題型一:理解文中重要詞語、句子的含義
理解文中重要詞語(包括文章標題)的含義主要是指理解詞語的語境義,有時也要回答詞語的本義。要聯(lián)系上下文,推斷詞語在文中的特殊含義??疾樵~性多為實詞,如代詞、名詞、動詞、形容詞等或相應短語,有時是副詞或疊音詞等。不同詞語要視其詞性及具體語境進行解析。
理解重要句子的含義,主要指理解句子的深層含義,如象征意義、比喻意義、哲理意義、雙關意義,一般為文章所要闡述的道理或表達的感情(主旨)。
【設問方式】
重要詞語:結合句意或文意概括詞語(包括標題)含義。
重點句子:某個句子的含義是什么(或有哪幾層含義)。
【背景知識】
重要詞語含義:指一定的語言環(huán)境中一個詞語具體的語境義。理解重要詞語的含義,即聯(lián)系中心主旨、人物形象、作者感情以及上下文等理解詞語的轉化義、語境義,其中最主要的是語境義,它包括詞語在語境中的深層含義(特殊含義)等。文學作品考查重點詞語含義主要從理解表層含義、深層含義幾方面設題。
常見重要句子:1.段意句(概述段落內容);2.結構句(起總領下文、收束上文、承上啟下、前后呼應等作用);3.情感句(表達作者強烈思想感情);4.中心句(體現(xiàn)寫作意圖和文章主旨)。
【答題思路】
根據(jù)“詞不離句,句不離段”的原則,找準答題區(qū)域,結合上下文分析關鍵詞語或重點句子的含義,在整體理解的基礎上分析概括作答。
關鍵詞語(包括標題)的含義一般包括兩方面,答題模式一般為:表層含義﹢深層含義。
重點句子的含義則要根據(jù)上下文與重點句子相關聯(lián)的區(qū)域,篩選、梳理、提煉、概括相關信息,結合賦分情況作答。注意三點:一是審視語境,瞻前顧后;二是聯(lián)系主旨,關注背景;三是多角度、多層面思考。
【萬能模板】
一般答題模板:表層含義﹢深層含義(主旨)。
如果重點詞語或句子含有特殊語言現(xiàn)象(如修辭),則為:相關術語+效果+表層含義﹢深層含義(主旨)。
如果重點句子屬結構句,則依據(jù)結構作用(承上啟下、總結全文)概括含義。如總結句含義的答題模板為:相關內容一+相關內容二+相關內容三……
【考題回放】
1. 2010年江西卷(熊召政《飲一口汨羅江》)第16題:
結合文意,概括“泊羅江”的兩種主要含義。(每種不超過15個字)(6分)
參考答案:(1)憂國憂民者的精神寄托;(2)憂國憂民者苦難的象征;(3)屈原殉國之處。
解析:在此文中,“汨羅江”有兩種主要含義,表層意義指作者游玩的自然之江,是浸透屈原的理想和淚水的那條江;深層含義則是指作者由此產(chǎn)生聯(lián)想與感悟,并賦予“汨羅江”的特定語境義,可根據(jù)“何處沒有汨羅江”“你的汨羅江會是什么呢”等提示語,找到相關語段,進行提煉歸納。
2. 2010年天津卷(遲子建《寒冷的高緯度》)第20題:文章結尾說“我回過頭來一想,世界其實還是那么大,它只是一個小小的北極村”,這句話有哪幾種含義?請概括回答。(5分)
參考答案:(1)故鄉(xiāng)是世界的縮影;(2)作者對故鄉(xiāng)的愛是永恒的;(3)童年在北極村學到的一切,奠定了作者人生的基礎;(4)故鄉(xiāng)是作者人生思考與創(chuàng)作精神之源;(5)故鄉(xiāng)使作者對人生的理解得以升華。
解析:根據(jù)小結句綜述全篇內容的特點,多角度、多層面展開思考,這個重點句子關聯(lián)前文五個段落,分別概括文章主體部分五個段落的大義,即可得出答案。
題型二:分析作用題
分析作用類題型是出現(xiàn)頻率最高的題型,主要考查分析文章標題、重要句子、重點段落的作用,有時還包括分析文學形象的作用、分析人稱變化的作用等。如果某重點句子或段落屬于描寫文字,則是要求分析描寫的作用。
【背景知識】
分析作用常見術語:
內容方面——交代原因、渲染氣氛、營造意境、奠定基調、深化主題、升華情感、畫龍點睛等。
結構方面——線索、懸念、伏筆、鋪墊、照應、過渡、開門見山、引起下文、承上啟下、收束全文、起伏跌宕、延遲節(jié)制、推動情節(jié)發(fā)展等。
環(huán)境描寫的作用:
?、黉秩緺I造氛圍,為后邊內容作鋪墊;②交代人物身份,表現(xiàn)人物性格;③襯托人物心理;④象征和暗示;⑤交代人物活動場所;⑥展開、推動故事情節(jié)。
細節(jié)描寫的作用:
刻畫人物性格、豐滿人物形象、推進故事情節(jié)、豐富作品內涵等。
【設問方式】
文章標題、某重要句子或重點段落在文中有何作用?(變式:某內容在情節(jié)安排上有何作用?)重要句子、重點段落在結構上有何作用?
【答題思路】
此類題型,如果籠統(tǒng)設問“在文中有何作用”,一般從內容和結構兩方面思考。內容方面一般包括含義、氣氛、主題、情感等方面,常見表述句式如“交代(描寫、敘述)了……”“使意義更加豐富充實,使內容更加生動形象”,“渲染或烘托出……的氣氛”,“揭示(表現(xiàn)、深化)了……的主題”,“奠定了……的感情基調”或“升華了……的情感”等。結構方面結合具體情況,參考上述術語準確作答。在小說閱讀中,如果問“在情節(jié)安排上有何作用”,要認識到情節(jié)安排實際上包括內容和結構兩方面。答題時要結合題目賦分情況分要點整理答案,思路要全面,概括要準確。
【萬能模板】內容方面+結構方面
【考題回放】
1.2010年北京卷(季羨林《海棠花》)第17題第2小題:
簡要分析“海棠花”在文中所起的作用。(4分)
參考答案:海棠花構成了文章的行文線索;海棠花寄托了作者的相思,升華了作者的愛國情感。
解析:這是分析標題在全文中的作用這一類的題型。標題在全文中的作用常常是情感主旨的落腳點,是全文敘事抒情的線索。主要從結構和內容兩方面作答,從賦分情況分析,兩方面各2分。
2.2010年全國卷Ⅱ(張承志《大河家》)第14題:
結合全文來看,開頭三段在文章中有哪些作用?(6分)
參考答案:①開門見山,點出文章的主題;②挑明寫作緣由,激發(fā)讀者的閱讀興趣;③奠定文章的抒情基調,展現(xiàn)思想深沉、情感飽滿的特點;④總領下文,預示行文的內在結構,當下的感念與往昔的情景相互交織。
解析:上述答案中第①點有結構和內容兩方面的作用,第②③點側重內容方面,第④點側重結構方面。結合賦分情況看,一般答出三點即可得滿分。
題型三:概括信息類
概括信息類題型主要考查對文章部分或整體信息的篩選、分析、概括,包括概括信息、概述情節(jié)等。敘事文學作品概述人物形象特征也可歸屬概括信息類。
【設問方式】
概括信息:試概括某對象的內容、特征、原因、觀點等。試概括作者的態(tài)度、觀點等。
概述情節(jié):請概括小說的主要情節(jié)。
概述人物形象特征:小說中的某人物是一個什么樣的形象?請簡要分析。簡要概括某一人物形象的性格特征。
【背景知識】
分析人物形象一般要結合人物描寫相關內容作答。描寫人物,從內容方面說,分肖像、語言、行動、心理描寫;從描寫角度看,分直接描寫和間接描寫;從語言方面看,分概括描述和細節(jié)描寫。
【答題思路】
解答這類題型先要鎖定答題區(qū)域,是從文中某個或某些段落中篩選,還是著眼于文章整體。概括信息一般采取直接摘取法、簡單整合法和概括提煉法三種方法;概述情節(jié)要求抓住關鍵信息概括整合,力求完整;概述形象特征重在準確、全面。三種題目都要視賦分情況分要點作答。
【萬能模板】
概括信息:相關信息一+相關信息二+相關信息三……
概述情節(jié):開端+發(fā)展+高潮+結局(一般在小說閱讀中設題)
概述人物形象特征:特征一及依據(jù)+特征二及依據(jù)+特征三及依據(jù)……
【考題回放】
1.2010年重慶卷(陳俊峰《在春天里觀察兩只鳥》)第16題:
根據(jù)文意,請簡析兩只鳥把巢筑在第五棵樹梢頂?shù)脑?。?分)
……年輕人的新巢建在第五棵樹上,父母的舊居建在第三棵樹上;父母親不在了,高高樹頂?shù)呐f居空著,仿佛一個家族的圖騰和標志;從我的角度看去,直立的杉樹舉著那只舊巢,更像是舉著的一個祖宗的牌位。那么,這兩只鳥選擇在第五棵樹建造自己的新家,是想虔誠守著父母的遺址和祖宗的牌位么。那么,與之間隔一棵樹的距離,是不是想和舊時的文化傳統(tǒng)既不挨得太遠,又不挨得太近。它們在生命的繁衍和承續(xù)中,需要有自己年輕獨立的思想,需要創(chuàng)造一種完全屬于自己的信心、銳氣和生活。
而我必須自覺離開了,我要做的不是對兩只鳥進行觀察和猜測,而是能否進行自身的反省,包括我們對待美妙自然和可愛生靈的態(tài)度和行為。舊巢和新巢都建在樹的高處,那幾乎是樹的梢頂了。它們未必不知道這要擔當多么大的風險,但它們更知道這世上真正的風險,來自人類。因此它們把巢盡可能地建在高處,建在梢頂,那是對人最明白無誤的拒絕、痛斥和對峙。
……
參考答案:既可守望父母的遺址(祖宗的牌位),又與“文化傳統(tǒng)”保持適當?shù)木嚯x;體現(xiàn)出年青一代對屬于自己的獨立、信心、銳氣和生活的追求;可以遠離來自人類的威脅。
解析:首先根據(jù)題干,可將答題區(qū)域鎖定在第7、8兩段,從原文第7段“那么……那么……”兩個句子(照應題干中“第五棵樹”)和第8段“因此……”(照應題干中“梢頂”)可以確定,這兩處是在陳述“兩只鳥把巢筑在第五棵樹梢頂?shù)脑颉保\用直接摘取法、簡單整合法和概括提煉法,對文中相關內容進行整合提煉即可得出三個方面的答案。
2.2010年廣東卷(沃爾夫岡·博歇爾特《面包》)第16題:
請概括小說的主要情節(jié)。(4分)
參考答案:①妻子發(fā)現(xiàn)丈夫凌晨在廚房。(開端)②妻子仔細觀察后發(fā)現(xiàn)丈夫偷面包。(發(fā)展)③廚房對話中,妻子沒有揭穿丈夫的謊言。(高潮)④第二天妻子找借口把自己的面包勻給丈夫。(結局)
解析:依據(jù)小說情節(jié)發(fā)展的基本結構——開端、發(fā)展、高潮、結局四部分概括,在全面把握的基礎上,提取關鍵信息,壓縮整合。根據(jù)賦分,分四點作答。
題型四:表達技巧類
【設問方式】
寫作手法:分析某段或某部分文字運用了怎樣的表現(xiàn)手法、修辭手法(或表達方式、人稱運用有何特點),有何表達效果。
語言風格:分析某段或某部分文字的語言特色或表現(xiàn)特色。
【背景知識】
表現(xiàn)手法的內涵:表現(xiàn)手法指文學作品中采用的各種語言表達技巧和藝術方法。狹義的表現(xiàn)手法包括象征、聯(lián)想、想象、對比、襯托、抑揚、渲染烘托、借景抒情、托物抒懷言志、虛實結合、點面結合、動靜相襯、以小見大等。廣義的表現(xiàn)手法除包括狹義的表現(xiàn)手法外,還可包括表達方式的藝術性運用(如分析細節(jié)描寫、白描、描寫角度等),篇章結構方法(如鋪墊、伏筆、懸念、照應)等。
各類手法的效果分析:
1.修辭手法
比喻:形象生動。
擬人:具有人情味,便于抒發(fā)感情,親切自然。
排比:表達強烈感情,增強氣勢,突出對象某種特性或豐富內容。
夸張:引起對某物豐富的想象,更好地突現(xiàn)特征,表達感情更強烈或引起讀者的強烈共鳴。
對偶:使句子音節(jié)協(xié)調,節(jié)奏感強,具有音律美;內容凝練集中,概括力強。
設問:引起讀者興趣(思考)。用在一段的開頭或結尾處,除引起思考外,還有承上啟下的過渡作用。
反問:加強語氣,強調、強化對象某方面的作用。
反復:使文章緊湊、有氣勢、表達效果強烈+對某方面層層鋪開,逐步擴大,強化了文章的主旨。
借代:生動活潑、使語言形象鮮明,利于表達作者對某物的思想感情。
引用:增添文句意蘊,豐富文章內容,增強表達效果,增強說服力。
2.表現(xiàn)手法
象征(包括托物言志):借某個具體事物表現(xiàn)某種抽象的思想、感情(表達了……感情),使某物具體可感,令讀者印象深刻。
抑揚(包括欲揚先抑和欲抑先揚):突出事物,更令人信服。
對比:突出事物特征。
襯托:突出所要表現(xiàn)的主體事物和所要表達的思想感情。
聯(lián)想和想象:運用聯(lián)想和想象手法,使……的表達更生動,更豐富,更有內涵,更富有文學色彩。
3.表達方式
插敘:豐富內容,深化主題,曲折有致。
倒敘設置懸念:吸引興趣,波瀾起伏。
描寫景物的角度:視覺、聽覺、味覺、觸覺。
描寫景物的方法:動靜、遠近、虛實、點面、聲色。
描寫(或抒情)方式:正面(又叫直接)具體可感、側面(又叫間接)反襯烘托。
4.人稱運用
第一人稱:便于直接抒情、真實可信。
第二人稱:抒情更強烈感人,對某物態(tài)度更鮮明,親切自然。
第三人稱:可以多角度描寫,靈活自由,客觀冷靜,便于敘事和議論。
語言特色術語:質樸自然、形象生動、清新優(yōu)美、情感濃郁、簡潔凝練、精辟深刻、通俗易懂、幽默詼諧、音韻和諧等。
【答題思路】
首先要明確問題類型,到底是要求分析狹義的表現(xiàn)手法,還是分析表達方式的運用或者篇章結構方法。題干中一般有較明確的指示,如題干中說“文中劃線部分描寫了……試分析表現(xiàn)特色”,可以明確該題要求分析描寫特色,屬表達方式運用一類;有的明確說“分析語言特色”,是要求著眼整體語言風格作分析;如果籠統(tǒng)說“分析畫線內容或指定的表現(xiàn)手法”,則要視對象而定,一般選擇特點最明顯的作答。第二,答題時概念術語要準確,各類手法要銘記于心,常見語言特色也要心中有數(shù),要做有理有據(jù)的分析,答案詳略視賦分情況而定。
【萬能模板】
寫作手法:術語+相關內容+效果
語言風格:觀點(含術語)+舉例分析
【考題回放】
1.2010年江蘇卷(阿城《溜索》)第11題:
文中畫線部分描寫了峽谷險峻氣勢,請分析其表現(xiàn)特色。(5分)
萬丈絕壁垂直而下,馱隊原來就在這壁頂上。怒江自西北天際亮亮而來,深遠似涓涓細流,隱隱喧聲騰上來,一派森氣。俯望那江,驀地心中一顫,再不敢向下看。
參考答案:以壁頂為觀察點,變換視角,從視覺、聽覺、內心感受多方面描寫,使人如臨其境。
解析:題干中要求分析一段描寫文字的特色,心中必須明確分析描寫特色的基本思路:描寫的立足點或觀察點,描寫的視角變化(如俯視仰視、遠眺近觀等),調動多種感官(視覺、聽覺、嗅覺、觸覺等)描寫,描寫的層次性(如上下、內外、主次)。
2. 2010年山東卷(老舍《駱駝祥子》節(jié)選)第19題:
第一段中畫線部分突出的語言特色是什么?請舉例分析。(4分)
土混混出身,他曉得怎么對付窮人,什么時候該緊一把兒,哪里該松一步兒,他有善于調動的天才。車夫們沒有敢跟他耍骨頭土混混(注:調皮搗亂)的。他一瞪眼,和他哈哈一笑,能把人弄得迷迷糊糊的,仿佛一腳登在天堂,一腳登在地獄,只好聽他擺弄。
參考答案:運用了口語方言(北京方言,或“有京味兒”“有濃郁的地方色彩”,例如,“土混混”“土混混”“緊一把兒”“松一步兒”“迷迷糊糊”等;質樸自然(通俗),形象(活潑、生動),例如以“仿佛一腳蹬在天堂,一腳蹬在地獄,只好聽他擺弄”解說“迷迷糊糊”。
解析:這道題目中,主要再從整體上把握語言風格,畫線文字口語化、通俗化、地域化特點明顯,但質樸中又不失形象生動。應按題目要求舉例分析。
題型五:情感主旨類
情感主旨類題型主要考查對作品思想情感、中心主旨的把握。
【設問方式】
文章表達了怎樣的主題?或者:分析文章的深刻意蘊和作者抒發(fā)的情感。
【背景知識】
散文閱讀常見主題示例:鄉(xiāng)土情結、故園情懷、心靈家園、故人懷想、生命意識、反思反省、追求自由、呼喚人性、平等博愛。
分析小說主題常見思路:抓中心句,挖掘題材,聯(lián)系背景,分析形象,探究情節(jié),梳理情感。
【答題思路】
解答此類題型必須把握的兩點:從文本內容出發(fā),把握作者創(chuàng)作的情感傾向性;結合時代背景,剖析作品的主題思想。
概括主題情感的基本模式:通過……的敘述(描寫),表達(抒發(fā)、抒寫)了作者……的情感,表現(xiàn)(彰顯、揭示)了……的主題。答題時要注意對主題進行多元解讀,關注作者感情的復雜性和多樣性;注意對作品文化內涵的開掘和對社會歷史背景的領悟。有多重主題的作品,答題時可使用“既……又……”之類的句式,彰顯思辨性;或分多個要點闡述,體現(xiàn)層次感。
【萬能模板】
一般模板:內容概括+情感表達+主旨內涵
如果情感主旨多元多樣,則須指明具體內容并概括情感主旨,分條作答,答題模板為:①內容一+情感(主旨);②內容二+情感(主旨);③內容三+情感(主旨)。
【考題回放】
1.2010年江蘇卷(阿城《溜索》)第14題:
本文寫了馱隊飛渡峽谷的故事,請?zhí)骄科渲械纳羁桃馓N和作者的情感取向。(6分)
參考答案:
深刻意蘊:①飛渡峽谷的情景:表現(xiàn)人在自然面前接受挑戰(zhàn),戰(zhàn)勝艱險;②馱隊的人際關系:體現(xiàn)團結協(xié)作,相互信任,關心愛護;③動物形象:隱喻人應該像雄鷹飛翔、像駿馬奔馳,而不是像牛那樣軟弱畏縮;④“我”與領隊的對照:表示人會在艱苦磨煉中成長。
情感取向:①駿馬、雄鷹、高山峽谷:對雄起險峻崇高的贊美;②領隊、精瘦傻子:對樂觀向上人生態(tài)度的贊美;③牛的恐懼、發(fā)抖:對平庸、畏難的厭棄;④本文所寫生存畫面:張揚了原始、野性的陽剛之美。
解析:此題重點考查對主題情感內涵多樣性的把握,要求結合“馱隊飛渡峽谷的故事”分析,賦分6分,主題和情感兩方面各答三點即可得到滿分。
2.2010年廣東卷(沃爾夫岡·博歇爾特《面包》)第18題:
小說的主題是什么?請結合全文分析。(6分)
參考答案:小說通過饑荒中妻子維護丈夫尊嚴并為他省下口糧的故事,不但表現(xiàn)了患難與共的真情,也歌頌了二戰(zhàn)后饑荒中,人們互相砥礪、互相關愛的精神。或在物質極度匱乏的條件下,人與人之間應該互相理解、寬容、尊重,并無私奉獻,才能渡過困境。
解析:按照概括主題的基本句式,扣住時代背景“二戰(zhàn)后的饑荒出境”(小說注解),提煉出“患難與共”“寬容尊重”等關鍵詞作答。
題型六:結構思路類
結構思路類題型主要考查對文章整體或局部結構思路方面的理解分析。
【設問方式】
整體設問:圍繞文章線索,梳理作者的思路。
局部設題:某個段落或某一內容與前后有何聯(lián)系。
【背景知識】
分析文章結構思路常見術語:
著眼開頭——開篇點題、埋下伏筆、設置懸念、欲揚先抑、交代線索等;
著眼中間——環(huán)環(huán)相扣、銜接自然、層層推進、起伏跌宕、承上啟下等;
著眼結尾——照應前文、畫龍點睛、卒章顯志、回味深長、戛然而止等;
著眼整體——提綱挈領、結構緊湊、呼應勾連、思路開闊、貫穿全文等。
【答題思路】
在整體感知環(huán)節(jié)必須對文章整體的思路有大致了解,如線索是什么,文章如何推進,情感怎樣抒發(fā)等,答題時要求能合理運用術語,一定要注意結合具體內容分析,分析結構思路始終離不開對文章內容的概括闡述。著眼局部的考題與上文所述“分析作用類”題型可能有交叉的內容,但設題側重點有差別,分析作用類題型點明作用即可,分析結構關系的題型則要結合內容分析。
【萬能模板】
整體設題答題模板:第一部分內容及作用+第二部分內容及作用+第三部分內容及作用
局部設題答題模板:觀點(含術語)+內容分析
【考題回放】
1. 2010年重慶卷(陳俊峰《在春天里觀察兩只鳥》)第15題:
文章是圍繞“我觀察兩只鳥”展開的,請梳理作者的思路。(6分)
參考答案:文章以“我觀察兩只鳥”為線索,先寫兩只鳥尋找和放棄與我的觀察和推測。再寫兩只鳥在舊巢不遠不近處筑新巢與我的觀察和思考。最后寫兩只鳥把巢建在樹梢引發(fā)的我對人類自身的反省。
解析:緊緊圍繞題干中的線索,分析文章圍繞線索展開推進。內容大體分三部分,答題時結合具體文章內容分析?!跋葘憽賹憽詈髮憽贝鸢笇哟吻逦C總€部分的內容及在文中的地位作用各2分。
2.2010年四川卷(愛默生《自然》)第17題:
簡要說明第六段畫線部分與第一段畫線部分之間的聯(lián)系。(4分)
參考答案:這兩部分前后照應,體現(xiàn)了作者對自然認識的逐步深化。從最初對自然單純的喜悅感受進而領悟到:自然不僅有喜悅,有時還會被憂傷籠罩,身處自然中的人也是如此。
解析:先答出術語,再結合內容適當解說。術語與觀點2分,解說分析2分。
3.2009年重慶卷(池莉《瓷器的意味》)第16題:
文章是圍繞“瓷器的意味”展開的,請梳理作者的思路。(6分)
參考答案:①由現(xiàn)實生活中瓷器的雅引出話題;②追溯瓷器從俗到雅的歷史過程;③點出做人如瓷器“盡自己本色”的境界。
解析:題干已經(jīng)指出了“線索”,答題時要著眼整體,點明文章大體分三個部分,第一部分引出話題,第二部分追溯歷史,第三部分點明題旨。三部分的作用和內容分析要準確,答案概括要精當。每部分內容與作用分析各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