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無論是妊娠期的準媽媽還是產后的新媽媽,在日常飲食中,都要注意鐵的攝入量,以免出現(xiàn)缺鐵性貧血。下面的幾款美食就是補鐵不錯的適量妙方!
咖喱豬肝炒杏仁
材料:豬肝70克,杏仁30克,米酒1/2大匙,醬油1小匙,油1小匙,咖喱粉1/2小匙。
做法:
1. 豬肝切成小塊,清洗并瀝干,加入米酒、醬油、咖喱粉,靜置一下。
2.將杏仁放入平底鍋干炒一下盛出。
3.浸泡好的豬肝瀝去醬汁,放入油鍋中,兩面煎熟。加入杏仁,并撒上咖喱粉拌炒。
營養(yǎng)點評:豬肝中富含鐵質。杏仁中富含維生素E,有很強的抗氧化作用,可以保護紅細胞細胞膜上的脂質,維持紅細胞的正常運作。
芝麻醋拌菠菜海藻
材料:海藻5克,菠菜100克,白芝麻2小匙,醬油、醋各1小匙,高湯1~2大匙。
做法:
1. 干海藻泡軟,稍汆燙并瀝干。菠菜也汆燙瀝干,快速泡冷水冷卻,瀝干后切成2厘米長的小段。
2.白芝麻下鍋炒香,盛起來加上醬油、醋、高湯拌勻。
3.海藻、菠菜和上面拌好的湯汁拌勻盛盤即可。
營養(yǎng)點評:鐵質可分為血紅素鐵(紅肉和魚類等動物性食品中含有的)和非血紅素鐵(海藻、蔬菜、大豆等植物性食品中含有的)。身體對鐵的吸收比率,血紅素鐵比非鐵紅素鐵高出好幾倍,但非鐵紅素鐵和維生素C結合就能提高吸收率。醋及柑橘類的酸性食物有和維生素C相同的作用,因此海藻和菠菜的鐵質搭配維生素C和醋一起食用,可提高吸收率。
醬汁草莓筍干貝
材料:草莓2個,干貝50克,綠蘆筍2根,醬汁(酸奶1/4杯
,淡味醬油1小匙)。
做法:
1.草莓去蒂,縱向切成4等份。
2.干貝汆燙一下,每片切成一半的厚度。
3.綠蘆筍切除較硬的莖部,汆燙后切成3~4厘米長,再縱向對切。
4.將上面的材料裝盤,撒上醬汁,拌勻即可。
營養(yǎng)點評:草莓不僅含有豐富的維生素C,而且每100克的草莓中含有90微克的葉酸,能夠促進血液的生成。干貝中不僅含有豐富的蛋白質,而且還含有鈣、磷、鐵、鋅等礦物質,有滋補陰血之效。
奶油香菇煮雞胸肉
材料:雞胸肉120克,雞腿菇、香菇各30克,鮮奶油1/4杯,鹽、胡椒粉、香菜碎末、面粉各適量,醬油或沙拉油1/2大匙,白酒1大匙,起司粉(或吉士粉)1小匙。
做法:
1. 雞胸肉切塊,撒上鹽、胡椒粉及面粉,將多余的粉拍掉。
2.將雞腿菇、香菇切成小塊。
3.雞胸肉煎至稍微焦黃,翻面后放入菇類拌炒,加白酒燉煮,再放入鮮奶油、鹽、胡椒粉,煮至湯汁濃稠后盛盤。
4.撒上起司粉和香菜末。
營養(yǎng)點評:雞肉中富含蛋白質和B族維生素。香菇不僅含有豐富的蛋白質及維生素,其鐵的含量也十分豐富,配合高蛋白質的雞胸肉和鮮奶油,有幫助造血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