詐是什么?從藝術醫(yī)療學的角度看就是藝術手段,病不厭詐或可聲東擊西,或可欲擒故縱,或可虛虛實實。
孫武名著《孫子兵法》有一名言:兵以詐立。用今天的話就是兵不厭詐。孫武有個后人叫孫思邈,是唐朝的醫(yī)圣,活了143歲,他活學活用《孫子兵法》,將兵不厭詐改成病不厭詐。詐是什么?從藝術醫(yī)療學的角度看就是藝術手段,病不厭詐或可聲東擊西,或可欲擒故縱,或可實虛虛實。
一次一個貴婦人找孫醫(yī)圣看病,她至少有糖尿病、高血壓、心臟病、脂肪肝。之前找了數(shù)個名醫(yī)都說治不了,讓她想吃啥吃啥,想喝啥喝啥。孫醫(yī)圣一看貴婦人,嘆了口氣,說老朽無能為力,您還是另請高明吧!貴婦人撲通跪下了,一把鼻涕一把眼淚地哭開了,說:“我剛40歲,還想活呀!求您救救我吧!”等她哭得差不多了,孫思邈說:“或許有一方可以一試!”“什么方?”貴婦人抹干鼻涕眼淚,雙眼顯出貪生的目光。孫醫(yī)圣說:“你家十里開外有一座百花山,從春到秋盛開著百花,你必須每天清晨采一種花,編成花籃,就著第一縷陽光,祭日,你的病眼,就是得罪了太陽,所以必須祭日,才能救你命,至少堅持10個月?!辟F婦人說:“這好辦,讓我家仆人抬著我去?!睂O醫(yī)圣說:“萬萬不可,仆人身上有濁氣,污染了花香,變成毒,會加快你的死亡進程。你只能自己去?!辟F婦人說:“像我這樣的美女,天還沒亮就走路,流氓劫了色可怎么辦?”孫醫(yī)圣說:“沒關系,你可以把頭發(fā)披散下來,將綢衣撕成小條條,邊走邊唱wu?!辟F婦人求生欲強,只能照著做,堅持了10個月,沒想到病還真的好了。
有人說是每天30里走路、運動治好了她。其實不僅走30里,這里的詐術是綜合的,首先,每天唱wu,可摩細胞,披發(fā)緩行可讓她放松,第二,每天采花,聞花香,花是植物的精華,花釋放的香氣就是藥,第三,綢衣撕成條條便于吹進陽光,唐朝還沒有吊帶裙。第四,每天祭日,讓她有一件比病還大的事惦記著。
病不厭詐是不是和我以前說的“認知最重要”相矛盾?沒辦法,有的人或由于年齡小心智不成熟,或由于年齡老,智力退化,或由于病重,障礙了智力,或由于心理脆弱,承受不住一點精神打擊,不能認知正確,這時,音樂養(yǎng)生師保證自己認知正確的情況下可以靈活使用詐術。西醫(yī)有時也這樣,如藥苦,小孩子不愛吃,但裹上糖衣,小孩子當糖豆順口地吃下藥。
我有個學員小力是鋼琴老師,兒子5歲,三天兩頭發(fā)燒咳嗽,幾乎每周都要打一次吊瓶。體質非常弱,而且還有小兒多動癥。我按照事情病癥推理,原來他的病根是剖宮產,所以一生下,就得了新生兒肺炎,那時就打吊針,從頭皮上找血管。就這樣5年,依賴上了打吊針,抗菌消炎藥不斷地升級,他免疫力下降的同時抗藥的本事越來越強。
我給小力的建議是以后不要用西醫(yī)抗生素,萬一病重,可用中藥、湯藥,另外,從現(xiàn)在起,每天早晨起來跑步,鍛煉體質。小力說,一個5歲的孩子,怎么會愿意跑步呢?他怎么也不會將跑步和不得病聯(lián)系在一起。我說我有辦法。我用詐術,用好玩的游戲逗他跑步。
我和孩子交流,知道他特別喜歡飛機,有多個飛機模型和幾本各種飛機的畫冊。于是我跟他說,我們每天早晨要讓飛機在跑道上滑行,起飛,嘴里唱wu,模擬飛機的轟鳴聲。
孩子想象力很豐富,開始拿飛機模型,后來自己伸開雙臂,每天早晨裝飛機飛翔。有一天,他連跑邊wu,右手拿個跳繩在頭上轉圈。我問,這是干啥?他說這是直升飛機,是美國的阿帕奇。又過了幾天,他拿跳繩在前面轉。我問這是什么?他說這是老式的螺旋漿飛機。他幾乎把他所知道的飛機種類扮個遍,他一會跑直線,一會跑曲線,一會左臂低,一會右臉翻,我想,他在模擬飛機在天上的各種高難度動作。
三個月過去了,來了機會考驗訓練的成果,一次他早晨拉稀了。小力很急,說非要去兒童醫(yī)院打吊針。我過去一看,大便有點西紅柿皮、水,沒有膿、血,放心了,對小力說:沒事,是腸胃感冒。估計晚上貪涼,讓空調吹的。這天別吃飯,只喝綠豆粥,別看他今天拉水,明天就會拉醬。果真,正如我預言,第二天拉醬,第三天成條。小力很高興,覺這3個月訓練,兒子體質增強了。
又過了3個月,小力兒子發(fā)燒咳嗽。往常,小力一定帶他上醫(yī)院打吊針了。我說,孩子現(xiàn)在有免疫力了,每天多喝水,照常跑步,一周,病會自己去掉。小力相信了我的話,第二天,還燒38度,第三天還燒,且咳嗽更重了,小力沉不住氣了,我卻看孩子精神狀態(tài)一天比一天好,照常玩照常吃,于是我說再堅持兩天,第四天,體溫正常了,第六天,不咳了。當孩子知道每天開飛機病就少了,即使病,也用不著打吊瓶了,他每天開飛機的勁頭就更足了。
我講音樂養(yǎng)生時,常給學員開一個人生的方子,我說,我們一生都在探求人生的奧秘,這個奧秘我們80歲時能進入表層,就像地球的地殼,100歲能探到中層,似地幔,活到119歲,才可能探到人生奧秘的深層,似地核。我們就是為了滿足好奇心,找到人生的真諦,活不了143歲,也得努力活到110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