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5日晚,陜西演藝集團交響樂團在西安音樂廳上演了“跨越都市的靈魂、藍色探戈Blues——美國近現(xiàn)代作品音樂會”。這場音樂會由美籍華人指揮家張椿和執(zhí)棒,是樂團今年業(yè)務(wù)考核后的第一場有份量、有難度的音樂會。
張椿和多年的美國生活背景,使他對黑人舞曲、爵士音樂風(fēng)格特點的把握以及美國式幽默與詼諧的詮釋游刃有余。近百名音樂家們身著不同款式、不同顏色的晚禮服閃亮登場,成為當(dāng)晚演出中最靚麗的風(fēng)景。
《一個美國人在巴黎》、《古巴序曲》、《波基與貝絲》是格什溫的代表作,對于鮮少演奏這類作品的樂團來說,是一次不小的挑戰(zhàn)。在旋律分句的處理上,弦樂、木管、銅管、打擊樂配合默契。整個樂隊彷佛都不自覺地注入了黑人的血液,搖擺著身體、舒展著眉頭,全身心地投入到自由而深邃的爵士世界里。
相比之下,安德森的《藍色探戈》和《Plink Plank Plunk》更為通俗易懂。在演奏《Plink Plank Plunk》時,大提琴就像淘氣的小男孩,隨著節(jié)拍時不時做360度大翻轉(zhuǎn),一系列的高難度動作引起一陣陣含蓄的笑聲。此外,第一小提琴通過摩擦面板發(fā)出老鼠叫似的吱吱聲,低音提琴用琴弦猛烈敲打指板,發(fā)出了鞭子一樣的聲音,這些撥奏聲交織在一起,構(gòu)成了一段奇妙而優(yōu)美的旋律。
《山間小路》是格羅菲創(chuàng)作的《大峽谷組曲》中最受歡迎的一個樂章,樂團在原作品對風(fēng)景的描繪中又加入了童趣,各種樂器版的毛驢叫聲以及驢蹄的得得聲,在樂隊繪聲繪色的詮釋下既詼諧幽默又形象生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