藉著歌手的表現(xiàn),揮灑出他的才氣,他對歌手的麻辣點評肯定會成為收視率熱點。
本屆央視青歌賽收視率下降,人們多以為是缺了綜合素質(zhì)考核??墒且酝芯C合素質(zhì)考核,清華大學的尹宏、中宣部的李準等擔任評委時,收視率也沒上多少,是余秋雨當評委的這幾屆,收視率才節(jié)節(jié)攀升。所以,余秋雨才是收視率的關(guān)鍵。雖說人們又呼喚余秋雨回青歌賽當評委,但由于汶川地震捐助事件,再加上身體原因,還有不能食言等多方因素,即使青歌賽組委會熱邀,余秋雨也不得不婉拒。
為什么不讓易中天當評委呢?
電視劇《手機》已經(jīng)支招了?!妒謾C》里的美學教授費墨上電視講座《大家講給大家》對號原型就是易中天,他在廈門大學是美學教授,上了央視的《百家講壇》成了學術(shù)超男,其勢頭正如他的名中天,如日中天?!妒謾C》里費墨最后也當了電視選秀節(jié)目的評委,現(xiàn)實中,易中天當一回青歌賽評委那才堪稱生活與藝術(shù)的完美對應(yīng)。平時我們說藝術(shù)源于生活,憑什么就不能生活源于藝術(shù)呢?
讓易中天當青歌賽綜合素質(zhì)評委不僅是電視劇《手機》引出的收視由頭,更重要的是生活中的易中天比《手機》里的費墨綜合素質(zhì)要高得多。易中天形而上能鉆美學,形而下善搞藝術(shù)。
首先,易中天有很豐富的音樂素養(yǎng)。2007年我有幸同易中天一塊去美國講學,他講三國,我講漢字,朝夕相處兩個禮拜,我們聊的最多的就是音樂,諸如音樂的審美功能、教育功能、養(yǎng)生功能都涉及。光清淡理論還不算,易中天還能唱,有一次我倆分專題比唱70年代的歌,他居然能唱整出《智取威虎山》,甚至打虎上山那一段長長的圓號過門他都能用鼻音仿效出來,可以和洛桑比高下。
第二,易中天人文學養(yǎng)廣博。除了在《百家講壇》講過歷史《三國》、《兩漢風云》,講過哲學《先秦諸子百家》外,他還寫過長篇小說、美學專著、法律學專著、政治學專著、民俗學專著、城市學專著。湖南衛(wèi)視有個欄目叫《百科全說》,如果前面再加上“人文”修飾語,那易中天一個人就可以包了。
第三,易中天口才好,不論是自述還是論辯、點評,在中國學學者中他都堪稱一流。我能想象出來,易中天藉著歌手的表現(xiàn),揮灑出他的才氣,他對歌手的麻辣點評肯定會成為收視率熱點。易中天自說自己走紅的原因就是因為中國教育的失敗,學校的課沒意思,自己不過是個大蘿卜??扇珖挠^眾就喜歡這個大蘿卜,蘿卜可以順氣補勁,且平易近人。
第四,易中天易和對手擦出火花,如果在比賽中,他和主持人,專業(yè)評委就某一個問題產(chǎn)生爭論,就像往屆田青和劉輝為原生態(tài)的爭論,那會造成比賽的高潮??梢灶A想,易中天出鏡的青歌賽,收視率絕對創(chuàng)新高!
假如央視盛邀,易中天會來嗎?
憑什么不來?易中天正努力做著公共知識分子,央視青歌賽是多么廣闊的公共平臺,在這說話,如劉震云所說,《一句頂一萬句》。
你看吧,只要易中天一上青歌賽,出版商肯定策劃一本《易中天麻辣點評青歌賽》,到時,書也成了暢銷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