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和投資一樣,不需要整天疲于奔命,每小時喊進(jìn)殺出。你只需要做足功課,選中幾個好的目標(biāo),專心去做。長期下來,就能成功。
到紐約看蘋果的旗艦店,回國時在機(jī)場買了一本《巴菲特之道》(“The Tao of Warren Buffet”)。這本書收錄了大師的智能語錄,其中最打動我的一句是:“人生要成功,只需要做對幾件大事就好?!卑头铺氐囊馑际牵喝松屯顿Y一樣,不需要整天疲于奔命,每小時喊進(jìn)殺出。你只需要做足功課,選中幾個好的目標(biāo),專心去做。長期下來,就能成功。
巴菲特身價約一兆四千億臺幣,一輩子也只不過投資了可口可樂、迪斯尼、美國運(yùn)通、華盛頓郵報等20家公司。他投資過的公司數(shù)目,恐怕不及臺灣隨便一個菜籃族。
不過“做對幾件大事”啟發(fā)我最深的,倒還不在投資,而在人生上。
東方的教育制度充滿考試和比賽,養(yǎng)成我們“無役不與、每一次都要贏”的人生觀。小到整潔比賽,大到考大學(xué),每一件事我們都要競爭,每一件事我們都力求完美。
這樣長大的我們有兩個問題:第一是很累,第二是不懂優(yōu)先。
累容易理解。那些大考小考抽考聯(lián)考都第一名的,最后固然上了第一志愿,但也第一個得了肝炎。固然都考上醫(yī)學(xué)系,但都缺乏人際關(guān)系。
累只影響到個人,不懂優(yōu)先就影響到公司。大小事都要做對的員工有一個特色:就是履歷表特別長、加班加得特別晚。履歷表長,是因?yàn)樗麑?shí)在舍不得把某些成就刪掉,殊不知他認(rèn)為嘔心瀝血的功績,老板只覺得雞毛蒜皮。加班加得晚,是因?yàn)樗卤毓H,而且不分輕重緩急。他不愿錯過e-mail inbox(郵箱)中任何一條,卻因此忘了老板催了幾次的報告。
所有的人,包括老板,都知道:公司的事是做不完的。那些能準(zhǔn)時下班,而且還把老板客戶伺候得服服帖帖的員工,并沒有天縱英明,只是清楚priority(優(yōu)點(diǎn))。
我曾看過一位杰出總經(jīng)理的inbox,里面看過的e-mail,大約是沒看過的十分之一。他說:“我只挑重要的主題看?!蔽覇枺骸澳切└粢箾]看的message(信息),會不會讓你心癢癢的?”他說:“我一天收200封e-mail,我沒有怕癢癢的權(quán)利。”
那些從小第一志愿,為公司鞠躬盡瘁的員工都怕癢癢。他們要把大小事都做得完美,所有人都面面顧到。可惜的是,老板不會看到小事做得好,只會感覺大事做得慢。朋友不會感謝他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只覺得這位老兄怎么總是遲到。
老板年終做績效評估,只看幾個大案子。陪我們走到最后的,只有一兩個好朋友。如果我們要參加全部比賽,那人生真的很難。如果我們只求打贏,那人生變得很簡單。
選對了工作和婚姻,已經(jīng)成功了一半。搞清楚工作和婚姻中的priority,你還可以準(zhǔn)時下班。至于那些沒看的e-mail,就等幾天吧。畢竟巴菲特大師,是連計(jì)算機(jī)都不用的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