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葉高興地厭倦喧囂與浮躁,
都市白領頓生“隱居”念頭
柳葉高中畢業(yè)后,考入北京某高校學習美術設計。那年暑假,正讀大學的柳葉利用假期,一個人背著畫板,慕名來到黃山腳下的西遞古村寫生。
走進西遞,她立刻被眼前這個溪流潺潺、青石鋪地的幽靜村落吸引住了。這里猶如夢中的桃花源,村中一百二十多幢明清民居黛瓦白墻,古樸淡雅。放眼望去,遠處綿延的青山薄煙籠罩,若隱若現(xiàn)。整個村莊猶如一幅徐徐展開的水墨畫……
柳葉在村子里轉了一圈、也畫了一天。天色漸晚,一戶老鄉(xiāng)邀請她在自己家住下。熱情淳樸的老大娘還從菜地摘來新鮮蔬菜,在土灶上炒了幾個小炒,給她做了一頓農(nóng)家飯,她吃得特別香。西遞的夜晚是靜謐的,柳葉躺在老鄉(xiāng)家的木板床上,聽著窗外陣陣蟲鳴,恍然有種置身世外、返璞歸真的感覺。
大學畢業(yè)后,柳葉先后在北京做了兩份工作,但是工作內容毫無靈性可言。而且,因為工作緊張,她再無閑暇外出寫生,經(jīng)常是周末也加班,她感覺自己像只陀螺,而大都市快節(jié)奏的生活,就像一條抽打陀螺的鞭子,抽打著她一刻不停地旋轉…… 后來,實在厭倦了這種工薪生活的柳葉辭職了,她拿出自己打工多年的積蓄,做起了小生意。柳葉原本以為,自己做老板的日子會很舒服。孰料,在北京,像她這樣的小老板很多,競爭異常慘烈。柳葉每天從早到晚,精神高度緊張,就連做夢也在和客戶談判。有一次,她打的去見一個客戶,由于堵車遲到了,客戶拂袖而去,結果她生意沒做成,還背了近百元的士費。
在這樣的大都市生活,方方面面都要精打細算。就像《蝸居》里的海萍一樣,她把滿腹的詩情畫意收藏得緊緊的……
后來,柳葉認識了男孩周杰,周杰是位作家,也在這座城市打拼。共同的愛好,把他們聯(lián)系起來,他們成為了戀人,兩年后,他們結婚了。
經(jīng)過幾年聯(lián)手打拼,兩人有了一定的積蓄,他們在北京買了房,過上了小康生活。
然而,富足的生活并沒讓他們感到快樂,兩人時常覺得心里空落落的。高樓大廈把城市的空間侵占得滿滿當當,詩意卻像殘存的牙膏被繁雜的生活擠得一干二凈。
2004年3月初的一天早晨,柳葉醒來后對周杰說:“我夢見了你家鄉(xiāng)的桃花開了?!敝芙苎鄯殴饷ⅲ@訝地說:“我也夢見桃花了。而且桃花初放是有聲音的,就像嬰兒的初啼,真令人陶醉啊?!眱扇瞬患s而同地想到了周杰的家鄉(xiāng)西遞!
幾天后,他們來到了西遞。這里果然桃花盛開,桃花將民居老宅襯托得更加古樸。14年后再訪西遞,她有種回歸故里的感覺。而這一次,她下定決心要在這里扎下根。
扎根就要有房安家。說來有緣,那天,他們一路打聽,來到村中一個地方,走進一座老宅。老宅是磚木混合的三層小樓,典型的徽派建筑風格,看上去很滄桑,里面的幾間屋子格局保存完好。樓下只有一對老夫婦看守。守宅的老夫婦告訴他們,這座宅子已有400年歷史了,現(xiàn)在的主人是他們的親戚。經(jīng)過協(xié)商,他們買下了這座老宅。
讓“疲倦”的鐘表像我們一樣休息吧,
我的家已經(jīng)融入鄉(xiāng)村
2004年5月,他們鎖上北京的家門,再次來到西遞。他們動手對老宅進行全面修復。他們的原則是:修舊如舊,不露痕跡,他們唯一的“破壞”是將三樓的屋子開了天窗。這樣躺在床上,白天能看到碧藍如洗的天空和房頂掠過的小鳥,夜晚能看到星輝月色……
老宅漸漸煥發(fā)了生機。當?shù)氐墓そ硞兟龡l斯理,好像把干活當成了享受,柳葉和周杰也不催促。修復工程完工后,柳葉發(fā)現(xiàn)這些工匠們真的堪稱能工巧匠,雕飾細膩逼真,木工活精致入微。她這才理解他們干活為什么慢條斯理了。
在這修復的兩年里,他們受工匠和鄉(xiāng)親們影響,性格改變很大,任何時候都不急不躁,有條不紊,和村人們相處也非常融洽。許多大媽大嫂知道柳葉愛吃新鮮的蔬菜,她們就在自家菜園里摘一些送給他們,家里若是沒人,就把菜用繩子捆好,掛在他們家的門上。
2006年初夏,他們正式入住老宅。他們還在院內修建了個小酒吧,院內擺放一架木制風車、一盤小石磨,狹窄的空間被打扮得天然原始、粗獷質樸。這座老宅是西遞村為數(shù)不多的三層民居,三樓被做成觀景臺,與村邊的矮峰山遙遙相對。觀景臺是一個敞開的空間,放著幾張舒適的躺椅,配合著一套北歐風格的鐵藝餐桌椅,這里也叫“發(fā)呆吧”。依欄遠眺,可見矮峰山下一片白墻黑瓦,可聞遠處隱約的雞啼犬吠,人,盡可以發(fā)呆下去……
三樓敞開式的觀景臺,可以一覽西遞的全景。黃昏的時候,他們就坐在那里眺望落日。矮峰山和他們沉默面對,他們忽然體驗到“相看兩不厭,只有敬亭山”的悠遠意境,屋檐上的風鈴間或發(fā)出一兩聲脆響,而黑色的瓦頭仿佛一個智者陷入冥想……
在大城市時,他們整天都要為生活奔波,有時談生意要到很晚,回到家還要上網(wǎng)加班,經(jīng)常要忙到深夜,而一大早又要被鬧鐘驚醒,急匆匆地洗把臉就往公司沖……而在西遞,一到晚上,四處幽靜,村里連看電視的人都很少,一般晚上八點多鐘,他們看完書后就鉆進被窩睡覺了。更讓他們陶醉的是,夜里居然還能聽到打更聲。西遞還保留著敲更報時的傳統(tǒng),專職的敲更人會在每一個深夜,披著月色,提著馬燈,走街串巷敲響他的更鑼,這更聲就是西遞在夜晚美妙的心跳…… 天剛蒙蒙亮,村子里就開始雞鳴狗吠,人們推開自家院門,扛著鋤頭,去農(nóng)田里勞作。柳葉和周杰也會自然醒來,攜手出門,沿著青石板鋪成的路面走出小巷,去野外散步。
走出村巷,面對的就是綿延的矮峰山,他們在山腳下漫無目的地行走。有時,柳葉會摘下一束野花,帶回家插在花瓶,看花的笑臉在古宅里綻放。爬上半山坡,回頭眺望,西遞古村炊煙裊裊,一幢幢古民居的房脊、碉樓在晨霧中時隱時現(xiàn),好似《西游記》里的天宮,飄飄渺渺。在家里時,她有時候一天都不出屋,坐在窗前飛針走線做女紅,這些女紅,都是她跟村里的婦人學來的。家里的窗簾、沙發(fā)罩、被面、枕巾以及一些零碎的布藝飾品,都是她一針一線親手縫制的,她很享受這份安逸。
在北京時,無論再忙,柳葉也得每天抽時間去菜市場買菜,擔心菜里殘留農(nóng)藥,她要把菜放在清水里浸泡,然后一遍遍地沖洗。而在西遞,他們買了一畝地,開辟了園子,種上了向日葵、黑芝麻、雛菊等植物,另外還種了一些白菜、辣椒、黃瓜等蔬菜。每天為它們澆水、培土。這些植物,一方面用來觀賞,另一方面用來插花。她把每個房間都插上了向日葵、雛菊等。古色古香的房間因這些插花,頓時春意盎然。而那些蔬菜,基本上能自給自足。
同時,周杰還在園子旁砌了個豬圈,養(yǎng)了三四頭豬仔。柳葉經(jīng)常會過來和周杰一道,給豬洗澡,清理豬圈。周杰在田里耕作時,柳葉就在家里做正宗的農(nóng)家徽菜。在炊煙裊裊中戴著斗笠荷鋤歸家的周杰,回到家里,揭開砂鍋,雞湯的香味已飄滿全屋,還有像雞蛋大小的白蘿卜、金黃的小南瓜……
在西遞,時間似乎要比外界緩慢得多。有一天,柳葉偶然發(fā)現(xiàn)房間里的老式座鐘的鐘擺靜止不動了。她這才想起,已經(jīng)很長時間沒有注意鐘表了。是啊,在這個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鄉(xiāng)村,不用趕著時間上班、不用掐著時間去應酬,鐘表自然也就無用了。
“減壓潮人”名揚天下,
都市“忙人”如潮涌來
柳葉和周杰的諸多朋友聽說他們的“桃花源”后,紛紛從各地趕來祝賀,與他們分享鄉(xiāng)野的空氣和恬淡的生活。
周杰的一群文友云集西遞。夜晚,文友們聚在酒吧里飲酒賦詩。院子里,星光下,被皖南的雨水滋潤的花木幽幽地吐著香氣,偶爾能聽到幾聲蟲鳴和蛙叫,整個村落就像泊在港灣中的一艘古船,安詳靜謐。這時,一個文友對周杰和柳葉說:“西遞的夜晚這樣美,為什么不讓更多的人來這里享受大自然賜予的這份美呢?你們要是開一個鄉(xiāng)村旅館,肯定會賓客盈門?!彼腥硕紴檫@個建議叫好,但周杰和柳葉卻未置可否。他們覺得,一旦這里成了鄉(xiāng)村旅館,自己的生活就會被破壞。
由于拗不過眾多朋友的請求,他們表態(tài):這里不掛牌子,只接待向往西遞的文友、畫家和藝術家。
2006年11月,他們辦的酒吧和旅館在西遞靜悄悄地開張了。沒出半年,酒吧就吸引了諸多中外游客,聲名鵲起。許多知名人士都慕名來訪過他們的酒吧。
2008年4月,法國知名旅游組織——巴黎之家邀請了法國著名雜志《費加羅時報》的兩位記者前往徽州鄉(xiāng)村考察。兩位記者在考察中被西遞的建筑、文化、村落格局及這所酒吧深深吸引,在他們的酒吧住了三天?;貒?,兩位記者以《徽州的普羅旺斯》為題,在《費加羅時報》上首發(fā)了大幅贊美西遞和該酒吧的文章、圖片,稱贊西遞可以和他們心目中最美的普羅旺斯媲美。 柳葉非常注重細節(jié),她每天都要讓人把插花擺放在客人床頭,讓客人在睡夢里也有花香。客人生日,她一定要送上小禮物。如果是外國客人生日,她就會按著中國的十二生肖,送符合他們屬相的動物玩具,往往讓外國客人感動得稀里嘩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