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6日晚,譚利華執(zhí)棒北京交響樂團在國家大劇院的演出開啟了第二屆中國交響樂之春的大幕。11支交響樂勁旅,千余名演奏家共赴這場交響樂盛宴。從北京交響樂團帶來的《云南隨想》到杭州愛樂的《京杭大運河》再到深圳交響樂團的《客家山歌》,“中國風”成為本屆中國交響樂之春一道搶眼的風景。其中一支特別的樂團演奏本土作品的比重更是高達九成,仿佛能看到雅魯藏布江滾滾流過,也能看到節(jié)日里的夏爾巴舞蹈。這,就是世界上所處海拔最高的交響樂團——西藏愛樂樂團。
遲來的相會
西藏愛樂樂團將于4月16日晚在國家大劇院音樂廳進行專場演出,為了適應平原環(huán)境、克服“醉氧反應”,樂團4月9日提前一周出發(fā)?!斑@樣到時我們的樂手就不會因為氧氣太足而嗜睡了,”指揮邊巴告訴記者。
早在兩年前,首屆“中國交響樂之春”就曾邀請過西藏愛樂樂團進京演出,但由于受汶川地震等因素的影響,西藏愛樂樂團最終沒能出現在國家大劇院的舞臺上。這次,他們終于如愿以償。
此次西藏愛樂樂團共有62名演奏家進京,其中年齡最大的60歲,最小的18歲。接到進京邀請后的兩個月來,團員一直加班加點排練,沒有任何怨言。高原氧氣稀薄,長時間的排練對管樂演奏員的肺活量無疑是一項挑戰(zhàn)。即便是常年生活在西藏的老樂手,排練時間久了都會感覺“氣短”。還有一些樂手是來自距離拉薩3、4個小時車程的山南地區(qū),雖然兩頭跑,但大家沒有絲毫抱怨。
濃郁藏域風
西藏愛樂樂團為了此次進京演出,在曲目選擇上下了很大的功夫。9首作品中,除了經典作品小提琴協(xié)奏曲《梁?!?、《北京喜訊到邊寨》、德沃夏克《第九交響曲》外,其余作品均為本土作曲家創(chuàng)作的藏域特色作品。扎西次旺的《歡歌起舞》、邊巴的《雅魯藏布江大峽谷》、扎西羅布的《珞巴隨想》、白瑪旺堆的《故鄉(xiāng)情》、旦增邊諾的《節(jié)日圓舞曲》都將一一亮相。同時,大法號、六弦琴、牛角琴、法鈴等這些北京觀眾平時難得一見的藏傳樂器也將集中揭開神秘面紗,這些樂器都是從藏傳佛教寺院、宮廷和西藏民間搜集來的。
邊巴告訴記者,西藏的音樂創(chuàng)作十分活躍尤其是歌舞音樂創(chuàng)作。雖然大部頭的交響樂作品相對較少,但單樂章的作品產量很高,只是新作品的演出機會不多。所以作曲家的新作品都會拿給樂團,希望能有機會演奏。
此次為了能夠演奏好德沃夏克的《第九交響曲》,樂團特別購置了一把英國管,這也是樂團的第一把英國管。之前因為沒有樂器,這部作品只能偶爾排練一下,在西藏也沒有正式演出過。
西藏愛樂樂團由西藏自治區(qū)歌舞團管弦樂隊,山南地區(qū)藝術團管弦樂隊及西藏藝術學院部分教師、拉薩市歌舞團部分演奏員聯合組建于2002年,演奏人員共60人,其中98%以上是藏族樂手。他們大多受過正規(guī)的科班訓練,許多被選送到國內最好的音樂學院學習,之后又返回西藏致力于當地的音樂發(fā)展。
在西藏,老百姓對交響樂的認知相對缺乏,因此交響樂普及尤為重要。作為政府全額撥款單位,西藏愛樂樂團主要擔任各種政府指令性的音樂會和高雅音樂走進校園、軍營、社區(qū)活動的音樂會并每年舉行“新年音樂會”,把大量的國內外交響樂及室內樂作品介紹給廣大聽眾。4月6日,樂團還在拉薩進行了進京前的預演。本次進京演出,樂團的女演奏員將穿著獨具特色的藏族服飾。本報記者 孟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