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是中國二十四節(jié)氣之一,是個上墳、掃墓、踏青的好日子。按照舊的習俗,掃墓時,人們要攜帶酒食果品、紙錢等物品到墓地,將食物供祭在親人墓前,再將紙錢焚化,為墳?zāi)古嗌闲峦?,折幾枝嫩綠的新枝插在墳上,然后叩頭行禮祭拜,最后吃掉酒食回家。唐詩人杜牧流傳有《清明》一首“清明時節(jié)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睂懗隽饲迕鞴?jié)的特殊氣氛。在道教體系來說,清明、七月半和十月朔為三大鬼節(jié),是百鬼出沒討索之日。在習俗上,人們?yōu)榉乐埂肮怼钡那謹_迫害,而插柳、戴柳。柳枝和桃木一樣,在中國人的意識形態(tài)中有驅(qū)鬼、辟邪的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