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略帶神秘的影視劇組,有一種新鮮的職業(yè)叫光替,乍一聽似乎有些曖昧,其實這一職業(yè)和曖昧一詞沒有絲毫關聯,他們是一群專門為男女主演打光的替身。這些人不需要表演技巧,也不需要姣好的面容,那么,他們是靠什么在五光十色的片場找到自己的一席之地呢?
橫店情懷,初涉光替行業(yè)
穆欣是一位80后,2005年大學畢業(yè)后曾在北京干過一段時間的企業(yè)文職助理,后來一個偶然的機會進入了影視劇組,過了一把場記癮。
穆欣有個同學是一位跟組演員,在她的介紹下,2006年初,穆欣來到了這個位于橫店的劇組當場記。這是一部古裝劇,劇中的4位女主角都需要冗長的化妝時間及戲服搭配,所以燈光師要花費很長時間來調整各路燈光的位置與角度,以求拍攝出來的畫面效果最佳。
這部戲有兩位臺灣女演員,其中一位趙主演讓助理為自己尋找光替,就是打光的替身。做場記的穆欣第一次聽到這個名詞,覺得很新鮮,她詢問后才明白,原來光替在臺灣早就有了,有些鏡頭,要用升降機架上攝影機高空拍攝,機位調整很費時間,而主演當然沒有時間一動不動地在那里等著打光,所以用替身代替主演等待機位打光照明。另外有些場景,比如雨景、夜景下,也需要反復調整燈光位置才能拍出女演員的最佳面容,而這時,光替的作用就尤為重要了。
由于那時光替市場尚不成熟,趙主演尋找光替的事并不順利,導演為了趕進度,看到穆欣對這件事好像很感興趣,就提議讓她來試試。坐在拍攝椅上,穆欣起初很興奮,燈光師讓她側身、旋轉、抬頭、低首,她都樂此不疲。但是3個小時過去了,她開始覺得難受了,燈光師、攝影師依然在她身邊忙碌不止,甚至連去廁所的機會也沒有,特別是二十幾盞大燈連續(xù)數小時刺眼地朝她射過來,讓她感覺如芒在背。
終于,燈光師朝導演打出了一個OK的手勢,穆欣知道自己終于解放了。隨后,那位趙主演走過來莞爾一笑,對穆欣說了一聲“謝謝”,投入了拍攝。
當天晚上趙主演的助理來到了穆欣的房間,希望她能當趙主演的光替。原來,這個劇的外景和夜景戲特別多,每一場都需要調整布光位置,而當時正值隆冬,橫店的露天影視城寒風刺骨,拍攝很辛苦。如果光替可以幫她完成之前的調光工作,趙主演就可以有更多的休息時間。
“趙小姐愿意出50元每小時,這樣一個月下來,你最少可以賺到1500元,挺劃算的哦?!敝淼倪@句話打動了穆欣,因為她做場記,一個戲兩個月下來也就一千多元的收入。
“你的形象和身高與趙小姐很吻合,而且能吃苦,趙小姐正是看中了你這一點,所以希望能和你長期合作。”就這樣,穆欣接過了對方的繡球,做起了收入高過場記三倍的新鮮職業(yè)——光替。
這份工作看似清閑,每天只用坐在鏡頭前,什么都不用做,其實枯燥又辛苦。
有一場戲的劇情是這樣的,女主演因違反了族規(guī),被當家人投井,但命大未死。作為光替的穆欣要先到井下的特定位置待崗,耐心地等到燈光師一點點調整好效果后才可以上來。當時正值隆冬,溫度非常低,可穆欣根據劇情還要穿著春裝長褂下井,經過兩個小時的定位,穆欣已經凍成了冰人。而且這口老井四壁布滿綠苔,還散發(fā)著一股難聞的霉味。穆欣坐在升降椅上被工作人員吊下去,拉上來,兩個小時內折騰了幾十次。每一次上下,她都感覺一股寒風從耳邊襲過,讓人忍不住打寒戰(zhàn)??赡滦篮芫礃I(yè),一直一聲不吭地忍著,直到攝影師終于說OK了,她才如釋重負般長舒一口氣。
兩個半月后,這場古裝劇殺青了,穆欣拿到了平生最大的一筆工資報酬,2.3萬元。興奮不已的她立刻印制了一沓名片,發(fā)給了劇組的演員們,以尋求日后的合作。
新鮮職業(yè),賺足港臺影星的腰包
由于當時國內的光替行業(yè)正處于起步階段,競爭并不激烈,因此,穆欣的光替業(yè)務非常紅火,但是聰穎的穆欣能迅速在光替隊伍里站穩(wěn)腳跟,最重要的還是憑借她肯堅守保密協(xié)議。
眾所周知,一般有名氣的女演員根本不想讓外界知道自己有光替,因為不明真相的觀眾會以為她不敬業(yè)。因此穆欣嚴格遵守口風,很少對外宣傳自己的作品,也正因此,26歲的穆欣在短短的一年多時間里就擁有了良好的口碑,以及非常多的業(yè)務。
第一次光替工作結束后,穆欣馬不停蹄地又去了兩個劇組做光替,這兩次光替的對象都是年齡稍大的香港女演員,本來穆欣有些底氣不足,畢竟自己經驗不足,而且長相也一般。但是真正完成合作后,穆欣發(fā)現,其實光替最重要的是身高、坐高與光替對象相符。
因為,大部分戲主演都是固定地站或坐在那里,此時需要燈光師的燈光非常精確,否則本該打亮女主演的臉頰,誰料卻打亮了她的脖頸,影響拍攝,而一個好的光替則可以完全解決這些問題。
2008年,在浙江莫干山開拍的一部古代武俠劇,穆欣為一位臺灣女主演做光替時便鬧出了笑話。
那次合作之前,女主演的助理已為穆欣量好身高、坐高、手臂長度等尺寸,尺寸與女主演吻合后,穆欣順利進入劇組。其中有一組在竹林上空纏著鋼絲繩吊來吊去的鏡頭,穆欣知道很多演員因為親自出演吊索的戲導致腰部肌肉嚴重拉傷,為此她上戲前在腰上纏了兩圈護腰。好在鏡頭燈光調整得很順利,一個小時后,機位布光全部到位,女主演也已化好妝帶戲上陣。正在這時,攝影師因有急事離開,攝影助理頂崗拍攝。但攝影師走前一再叮囑所有機位全部調整到位,不能動。但誰也沒想到,由于上火,女主演的左臉頰長了一個紅疙瘩,而所有的燈光布置都是依照她最美的左臉設置的,而此前化妝師與燈光師也沒有進行溝通。導致導演在看現場片子時,大發(fā)雷霆,怒斥攝影、燈光師是一群笨蛋。無奈之下,穆欣再次上陣,在最短的時間內把所有燈光全部調位,從原先偏重的左臉頰移為右臉頰。
這次事件,讓穆欣又多了一些重要的從業(yè)經驗:在拍攝之前自己要做好與主演、化妝師、主演助理、燈光師的溝通,以免勞神費力做無用功。
從2006年到2009年,穆欣做過不下二十位女演員的光替,其中以港臺女演員居多,她們一般不太適應內地寒冷惡劣的天氣,所以情愿聘請光替,而自己則在車里或賓館里多待一兩個小時。粗粗算來,僅僅從這些演員身上,穆欣就賺到了三十多萬元。
3G手機問世后,興奮的穆欣立刻花高價去買了一個,這不是為了趕時髦,而是為了更好地工作。因為當制片人或導演再打電話找她時,就能直接看到她的相貌、身材以及一些外貌特征,可以直觀地敲定合作對象與項目。
劇組淘金,快樂賺錢輕松創(chuàng)業(yè)
在劇組待久了,穆欣發(fā)現其實生財的路子真不少,不僅和光替職業(yè)并不矛盾,而且還能相輔相成。
在拍攝一部著名的古裝劇時,一位知名度極高的臺灣女演員飾演的角色造型異常奪目,特別是當造型師和道具師把巨型風扇吹起時,她的頭發(fā)會像孔雀開屏一樣剎那豎起來,于是劇照老師拍下了一系列非常震撼的劇照照片。制片人從中挑出優(yōu)秀的,其他稍差的照片會隨機刪掉,但是穆欣憑借自己良好的人際關系,從制片人那里要到了那些準備被刪除的照片。
類似于這樣的絕版劇照積累了一定數量后,穆欣便在網上開了一家劇照小店。
每當一部新電視劇殺青時,制作方都會在各大媒體上做足宣傳,因此觀眾急切地想知道該戲的拍攝花絮以及劇照照片,聰明的穆欣很好地找到了這個空白點,適時推出了自己的劇照小店,讓饑渴的網友一飽眼福。
穆欣收集到的劇照美輪美奐,而且還有一些明星贈予的私人生活照,讓眾多網友趨之若鶩。
穆欣此舉的初衷本是想擴大交際圈,多結識影視圈業(yè)內人士,為自己的今后事業(yè)創(chuàng)造機會鋪寬道路,但是隨著自己QQ點擊率的不斷上升,提出購買收藏劇照的朋友越來越多。穆欣索性雇了助手,專職經營這家網店,輕松而愉快地賺錢。
劇照小店同時也為穆欣擴展了業(yè)務量,許多制片方的助理通過那些精美的劇照認識了穆欣,當得知她有豐富的光替經驗后,紛紛邀請她來自己的劇組擔任光替,穆欣通過這個平臺使自己的主打業(yè)務更上了一層樓。
2009年10月,穆欣結識了北京一家著名影視公司的制片人,當對方帶她參觀了他們的動漫攝影基地后,得到啟發(fā)的穆欣突然腦子里靈光一閃:之前,自己只承接與自己身高、坐高相似的女演員的光替業(yè)務,實在是一個誤區(qū)。其實只要按照不同身高演員的比例制作一些增高鞋、增長的假手臂以及增加坐高的墊子,便可以為比自己高,或其他體型的女演員做光替。很快,穆欣就在北京一家鞋廠專門定做了十幾雙不同形狀的增高鞋,增長的假手臂也在假肢中心定做好了。
2009年年底的一部古裝年代劇中,穆欣一個人為劇中的3位女主角做光替,因為穆欣有豐富的現場經驗,于是省掉了許多溝通的麻煩,既節(jié)省了劇組的時間,也為制片人節(jié)省了開支。那次穆欣兩個月就進賬了6萬元。
2010年春節(jié)后,穆欣結束了一個武俠戲的拍攝,有趣的是,這次的拍攝地還是在橫店影視城,回想這幾年的風雨,穆欣還是覺得酸中有甜,不僅增加了許多見識,而且還找到自己的人生方向,賺到了不少錢,很值得。她相信,只要努力,人生還會有更多的機會等著自己。
責編/曉華554743652@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