羨慕啊,豆爸會說火星語——我們用什么和寶寶交流
胡慎之 曾 路
漸長大的豆子正在逐漸脫離低級趣味,他不再僅僅滿足于吃飽、睡好,他要豎著抱,還要走街街,現(xiàn)在,他要跟我們交流。
其實我們一直在交流。在肚子里的時候,我們就通過一根臍帶交流各種物質(zhì)和精神信息。后來他出來了,我們就通過喝奶、抱抱、對視等形式交流?,F(xiàn)在交流形式升級了,要從無聲到有聲了,從被動到互動了。
三個多月的小豆子不會說話,怎么和他交流呢?這對豆媽來說是個難題。我以前一直怕逗小寶寶,因為根本不知道怎么跟他們玩,說什么他也不懂啊,大眼瞪小眼,很尷尬。
這方面。豆爸很厲害,他總是輕易就能把豆子逗笑。他把豆子抱起來坐在膝頭,大臉對小臉,擠眉弄眼間,嘴里咿哩哇啦:“@#¥%……~!”豆子聽著聽著就很樂了,也開始咿咿呀呀說火星語,父子倆交流得很開心,他爹還做鬼臉,表情夸張,豆子興奮了,就吱哇亂叫。
我很羨慕這種本事,虛心向豆爸求教,答日:以彼之道,還施彼身。他說什么話,你就說什么話,要用人家系統(tǒng)內(nèi)的語言交流嘛。
道理是很簡單,但執(zhí)行起來效果就不一樣??偨Y(jié)了一下,豆子每天都說的是“啊~~卟”,或者“啊卟~~~”“啊~卟~”。我有樣學樣把豆子放在膝頭,看著他的眼睛,跟他說“啊~~卟卟卟”,豆子很冷靜地看著我,繼續(xù)聽,失敗。
豆爸在旁邊教導我說,“你得用心跟他交流,不是形式而已?!焙苡酗L涼味兒。
后來在雜志上看到一段話,大意是說:有研究成果表明。嬰兒更容易被父親們逗樂,這是因為他們與父母的交流方式不同,父親由于工作繁忙與嬰兒的交流時間較少,所以他們更需要用夸張的方式在短時間內(nèi)把孩子逗樂;而母親與嬰兒長時間相處,他們之間的交流更柔和細致??吹竭@段話,我簡直要從內(nèi)心深處伸出大拇指來。
是啊,我不必那么羨慕豆爸,不必生硬地去模仿,我要開創(chuàng)屬于我和豆子之間的交流方式。在和豆子的朝夕相處中,豆媽在摸索,并且頗有心得。
豆爸有一句話是對的,用心去交流。對于不會說話的小寶寶尤其見效。用心了,你們就有交流的平臺;沒用心。他是不會搭理你的。
我們開發(fā)出很多交流的方式。豆子尤其喜歡我們和他瘋,抱起來轉(zhuǎn)啊、洗完澡用嘴巴拱他的小肚皮啊、抱著他躲在門背后嚇外公啊,都是他喜愛的項目。我也會以很媽媽的方式和他交流,在他耳邊輕輕說話,給他的背背做撫觸按摩,胖胖很享受,媽媽很開心。
無意識中的交流
情緒和情感,從人一生下來就有。思維和認知能力,是后來慢慢發(fā)展的。所謂的心靈感應,是存在的,那是一種無意識的交流狀態(tài)。什么是無意識的交流?無意識又是怎樣被意識到的?那就是通過情緒和情感。
從精神分析的理論來講,生命過程中發(fā)生的任何事情,都會在我們無意識中留下印記,但并不一定有記憶。很少有人可以記得三歲以內(nèi)發(fā)生的事情,但有意思的是,三歲以內(nèi)經(jīng)歷事情而體驗到的情緒,可能會影響我們一輩子。幾乎所有的基本情緒,都會在三歲以內(nèi)被體驗。
誰愿意滿足寶寶,寶寶就選擇誰
所謂的育兒專家關于爸爸更容易逗樂孩子的理論,我并不是很認同,首先是沒有確鑿的證據(jù)表明爸爸更容易逗樂孩子。其次,即便這一發(fā)現(xiàn)真有足以佐證的調(diào)查,我也只會理解為那是為了緩解媽媽的挫敗感而找一個合理化的理由。當然,合理化的結(jié)果,真的起到了緩解豆媽挫敗感的作用。
孩子們更容易跟誰產(chǎn)生更親密的依戀關系?答案是,愿意給予寶寶滿足體驗的人。
這么小的寶寶就能分辨出誰是最喜歡自己的。難道她是個人精不成?
其實,做一個實驗我們就都能夠明白——把自己置身在一個完全是陌生人的環(huán)境,你會怎么去建立關系?你的第一反應肯定是去找自己看著順眼的人,與其建立最初的關系。一個人為什么讓你感覺面善?這大抵是因為他對你更親切,相比之下更關注你,使你找到了自己被照顧、關愛時的感覺。
道理很簡單,每個人都有安全的需要,被滿足的需要,愛就是被滿足的體驗。當你內(nèi)心真正愛寶寶的時候,會不自覺地去滿足寶寶的需要,把關注力完全轉(zhuǎn)移到寶寶身上。寶寶會體驗到被關注、被滿足的感受,就會很快樂。給予寶寶滿足體驗的人,就是一個完美的照料者,寶寶會很自然地與這個照料者產(chǎn)生親密的依戀關系。
當然,沒有一個人可以做完美照料者的,特別是每天24小時照顧寶寶的那個。是人就會有情緒,就會有私心。這也是促進寶寶發(fā)展自己、逐漸獨立的基礎。豆媽在給豆子上人生最初的一課,那就是人總是要學會自己照顧自己的。
情緒比語言更重要
向剛出生的嬰兒傳遞信息時,語言是很蒼白的(其實于任何交流而言,語言都是很蒼白的),更多的內(nèi)容需要用情緒去“感染”。這似乎很玄,實則不然。
剛出生的寶寶是上天給父母的禮物,怎么寵愛都不為過的。豆爸一直在傳遞給豆子信息,“我愛你,你是我的寶貝”。在這樣的態(tài)度下,與豆子的交流自然就順暢了。用心,忘我,這是和寶寶交流的基本原則。假如用佛家的話來說,那就是無我。
每當下班回家,見到粉粉的小寶寶,任何的煩惱都被關在門外,眼睛里只有寶寶??粗瑵M心歡喜。甚至感激上蒼給自己一個極大的禮物。懷著這樣的歡喜去與寶寶交流,寶寶是會感覺到的。假如你這樣對待身邊的每個人,那你就是上帝或者佛。沒人能做到,但在自己的寶寶面前,能做到,因此,寶寶能聽懂你的話,你也能聽懂寶寶的話。
我們經(jīng)常聽到一句話“愛可以改變一切”。這句話乍一聽,似乎有點口號的味道,但細細體會下來,那真的是真理。當你內(nèi)心充滿愛,眼前的一切才會成為美好的。細眼睛的胖豆子是世界上最可愛的小人兒。他的笑是那樣甜美,任何華麗的描述都無法表達出那樣的甜美。有句古話:兒不嫌娘丑。這句話的出發(fā)點最初是“娘愛自己兒”。這是愛的相互傳遞、延續(xù)過程。
親子之間的愛有一個基礎,寶寶是自己生命的延續(xù),他的到來,大大緩解了父母對死亡的恐懼。生命延續(xù),這是人生命意義的體現(xiàn)。因此,寶寶首先是給予者。
有了這樣的愛,豆爸會說火星語,一點不難。任何人都會說寶寶能聽懂的話,愛的語言,是人就能聽懂,哪怕是剛出生的寶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