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體育考生選材的科學化是體育考生在激烈的競爭中脫穎而出的基礎,在對體育考生進行科學化的訓練中還應重視其心理與體育訓練后的生理恢復,形成班主任、教練、任課老師、家長與體育生的專人管理者五位一體的管理體制,文化、體育與心理齊抓并進。
關鍵詞體育高考 選材 訓練 科學化
中圖分類號:G633.96文獻標識碼:A
隨著學校體育教學新課程標準的頒布實施,學校體育教學得到越來越多的重視,于是對體育教師的業(yè)務水平也提出了新的要求,這一連鎖效應最終導致體育招生對生源的要求也不斷提高;另外體育考生也在逐年遞增,這些因素都加劇了體育生上大學的難度。體育考生能否在激烈的競爭中脫穎而出,關鍵在對體育生的科學訓練上。筆者分別就體育高考訓練的各個組成部分談談如何做到科學化的訓練。
1 選材的科學化
成功的選材意味著已經(jīng)成功了一半,這句話放到競技體育的選材中依然適用,由此可見科學選材的重要性。
體育考生的訓練一般從高三上學期的九月份到次年的四月份,持續(xù)八個月,期間要提高速度,力量,耐力,柔韌,協(xié)調五個方面的基本身體素質,不是所有人都能在這短短八個月時間里經(jīng)過訓練達到要求,所以教練要在高三學生中選擇有一定素質基礎的學生。首先是身體形態(tài),當然也不需要嚴格按照專業(yè)運動員的標準;其次是進行生理指標測試,包括心率、肺活量、最大吸氧量等(有條件的地區(qū)可以測試,最好是能到醫(yī)院進行全身健康檢查);最后就是經(jīng)行一些基本身體素質測試,主要包括:力量、耐力、速度、靈敏、柔韌和彈跳力等,或者一般測試,如30M起跑、立定跳遠、立定三級跳遠等。教練還可以根據(jù)經(jīng)驗淘汰掉一些不合格的學生。選材的另一項很重要的指標是文化成績,要選擇那些文化成績相對理想的學生。當然選材不能只進行一次,剛開始訓練的時候粗略地選擇,隨著訓練的持續(xù)進行,再不斷的測試,不斷的淘汰。選材的目的是為了提高成功率,這樣做既有利于學生和家長不盲目地走體育這條路,也可以節(jié)省人力物力,讓教練有更多的精力去訓練那些體育基礎好學生。
2 訓練計劃的科學化
體育高考訓練是一個長期的過程,如果沒有科學的計劃做指導,最終將達不到訓練目標,甚至會誤了學生的前程。從人體生物適應的角度來看,人體對訓練負荷的生物適應必須通過有機體自身的各個系統(tǒng)、各個器官、各部分肌肉乃至每個細胞的變化,一點一滴地去實現(xiàn),因此運動員應持續(xù)地承受負荷,進行系統(tǒng)的訓練。另外競技能力的形成有連續(xù)性,訓練效應具有不穩(wěn)定性,所以教練員應該科學的制定訓練計劃。
體育高考前八個月的訓練分為三個階段:第一階段是9月至11月,這一階段為基礎訓練階段,這一階段的主要任務是進行基本功練習,掌握準備活動的一些動作,如跑的專門性練習,再就是一些項目的基本技術,如原地推鉛球的技術動作等,這一階段不需要太大的訓練量,因為學生多半沒經(jīng)過系統(tǒng)訓練,要逐漸過渡,讓他們適應,掌握一些正確的基本技術動作,為后來的訓練做鋪墊。第二階段是11月至2月,即通常所說的冬訓,這一階段是訓練的黃金時期,由于前兩個月學生已經(jīng)打好基礎,這一階段的任務就是全面提高身體各項素質,大多數(shù)教練在這一時期都加大訓練量,多進行速度、力量、耐力訓練,但是這一階段的負荷量還沒到最大值。第三階段是2月至4月,2月初到3月中旬,這一時期主要是大強度訓練,并且達到峰值,由于幾個月的冬訓,開春后,人體機能開始復蘇,學生的成績一般會大幅度提高,這時機體承受能力也加強了,可以進行大強度訓練,繼續(xù)挖掘學生的潛能。到3月中旬,開始逐漸減少訓練量,這一階段的主要任務是保持成績,這時成績一般不會有太大波動,針對考試的一些細節(jié)著重訓練,例如鉛球容易犯規(guī)等,這一時期由于臨近考試,所以也很關鍵,這一階段一定不能讓學生受傷,要保持成績。
周期訓練計劃只是從宏觀上去把握訓練過程,最終還是要落實到具體的訓練方法以及手段,教練員應在整個周期計劃的各個階段再制定詳細的訓練計劃,也就是具體的方法手段,這些計劃可以具體到每一天該練什么、怎么練、多大負荷,這都要求教練員有一個科學的訓練計劃做指導。
3 體育生管理的科學化
一個運動隊能夠出成績,可以說是三分靠練七分靠管理。對體育生的管理一直是學校頗感煩惱的工作,最主要是體育生的文化和紀律問題。體育生的文化成績普遍不是很理想,當然很大一部分取決于體育生自身因素,本身基礎就不好,對文化成績又不重視,存在厭學、自我約束差等情況;另一部分因素來之外界,家長對他們督促不夠,教師和周圍同學或多或少對他們存在一些歧視和偏見,他們內心其實想去提高學習成績,卻苦于找不到合適的方式方法,老師同學的歧視無疑是落井下石,嚴重傷害了他們的自尊心,使他們更加厭惡學習。有些教練只顧完成自己的任務,認為體育成績達標就可以了,文化課那是教文化課老師的任務,這其中就存在一個不可避免的問題,體育生在完成大量的身體訓練后還要進行文化課的學習,這也極大地影響了體育生的學習成績,這是訓練本身帶來的“后遺癥”。與這些問題一并存在的就是體育生的紀律問題,體育生本身自我約束能力差,加上他們習慣把賽場上的張揚與拼勁帶到生活中,并且不恰當?shù)尼尫懦鰜?,導致他們成了學校所謂的“害群之馬”,打架、逃課、鬧事幾乎被體育生占盡。
針對以上問題,我們應該更多地去思考它背后隱藏的客觀原因,家長、學校對他們的關愛不夠,管理制度是否合理等。我們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努力:
(1)關愛體育生心理,促使文化成績與體育成績并進。首先我們應該去找出他們學習不好的根源在哪里,要明白是心理問題還是方式方法問題,同時也應要求認課教師轉變態(tài)度,他們的態(tài)度在很大程度上能起到積極的作用,任課教師應該多關注體育生,從心理、學習上進行雙重輔導,增強他們在學習上的自信心,多表揚,少批評;給他們制定確實可行且有挑戰(zhàn)性的學習目標,幫他們樹立文化成績重要性的意識,端正他們的學習態(tài)度,讓他們明白只有體育和文化雙過線才能成功。
(2)樹立典型,嚴監(jiān)管與寬關懷并濟。學校應該派專人負責體育生的日常工作,和班主任、教練、任課老師、家長共同監(jiān)管他們的學習,形成五位一體的管理體制,一起抓訓練促學習;再者學校要有校風、班級要有班風、訓練隊也應該有隊風。風氣對人的意識有不可忽視的作用。因此我們應抓住幾個在學習和訓練上都冒尖的考生作典型,大力宣傳、表揚,以點帶面促使良好的學習、訓練風氣形成。充分挖掘學生學習與訓練的閃光點,特別在學習上哪怕是一點一滴的好表現(xiàn)或進步,都應給予學生充分的肯定和表揚。
(3)規(guī)范制度并嚴格踐行。體育考生同其他學生相比有許多突出的特點,他們比較活潑、思想波動性大,再加上體育訓練強度大容易產生疲勞,有可能出現(xiàn)故意遲到和曠課等現(xiàn)象。所以訓練的正常開展,還必須有嚴明的紀律制度保證,制度的制定使學生明白他應該做什么,不應該做什么,例如《體育考生行為規(guī)范》、《體育考生獎罰制度》等。
4 科學訓練中應注意的其他問題
4.1 關注學生訓練過程中的心理問題
心理問題在體育生中普遍存在,也是教練員最容易忽視的環(huán)節(jié)。由于體育訓練本身就是一個不斷重復、枯燥而且勞累的活動,而且在訓練中學生會因為自己成績的停滯不前而產生困惑,這些都容易導致學生心理問題的產生(例如自我效能感低,思維消極,情緒失調,人際關系不良),如果教練不及時給予幫助和開導,久而久之可能會導致學生厭惡訓練,最終放棄,從而半途而廢。這就要求教練員在訓練過程中隨時關注學生的心理變化,及時幫助他們做出調整,引導他們走出心理困惑。
4.2 注重學生訓練后的生理恢復
國外運動訓練學的專家早在上世紀五六十年代就開始關注運動員訓練后的恢復問題,他們提出“沒有恢復就沒有訓練,只有良好的恢復才能使運動員能夠承受持續(xù)的大負荷大強度訓練”,那么我們的體育高考學生訓練中也應該注重恢復問題,在體育生中普遍存在 “脛骨骨膜炎”的疲勞損傷,其中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因為長期的大負荷訓練,沒有得到有效恢復造成的。
恢復主要采用營養(yǎng)恢復和保健恢復。營養(yǎng)恢復主要是從膳食上保證運動員的營養(yǎng)需求,體育生一日三餐食物分配要合理,其基本原則是運動前的一餐,食物量不宜過多,但是要有一定的熱量,要易于消化,含有較多的糖、維生素和磷,不含脂肪和纖維素;運動后的一餐量可以大些,也就是晚餐,但是不適于吃有刺激性的食物,以免影響睡眠。早餐應含有豐富的蛋白質和維生素。當然學校的條件一般不是很好,很多體育生都住校,可能沒辦法做到那樣科學合理,學校也可以適當給體育生提供專門窗口,以滿足他們最基本的營養(yǎng)需求。另外由于劇烈運動造成機體內酸性代謝產物堆積,使體內酸偏高,學生應多攝入堿性食物,以利于體內酸堿平衡,對運動能力有良好的作用,若攝入酸性食物過多,將使機體內酸性增高,堿儲備降低,這對機體運動能力有不良影響。
在營養(yǎng)恢復的同時,再配合保健恢復手段,訓練完后留一點時間給學生進行按摩,放松肌肉,晚上可讓學生用熱水敷一下疲勞的肌肉,這樣就提高了恢復效果。
縱觀體育高考學生訓練的整個過程,它不僅包括運動訓練的工作,也包括了學校工作的方方面面,它們是一個有機的統(tǒng)一體,任何一點沒有做好,都會導致體育高考的失敗,所以學校各個部門應協(xié)同合作,做到學生訓練的科學化,才能取得好的成績。
參考文獻
[1]鐘尉.提高體育高考質量[J].體育師友,2001(3).
[2]朱靜華,從林.抓好高三體育考生工作的幾點建議[J].田徑,2004(11).
[3]黃金.選好體育苗子提高體育高考升學率問題的思考[J].哈爾濱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08(4).
[4]劉茂亮.淺談體育高考生四項基本素質的訓練與指導[J].網(wǎng)絡財富,2008(4).
[5]項發(fā)東,胡金香.體育高考生訓練應該注意的幾個問題[J].體育師友,2007(1).
[6]李建峰.如何快速提高體育高考生的水平[J].田徑,2007(2).
[7]王勇堅.體育高考生訓練后疲勞消除的方法[J].田徑,2007(4).
[8]王剛.運動營養(yǎng)食品在體育高考中的應用[J].田徑,200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