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我國的俄語教學(xué)與研究中,對語言文化類的關(guān)注和研究越來越引起重視,在我國有很多作家對克雷洛夫及其作品進行了細致的研究,之前人們在研究克雷洛夫作品時將更多的精力聚焦在了其作品的民族性和詩體性上,但是通過對克雷洛夫寓言故事的閱讀我發(fā)現(xiàn),克雷洛夫語言的一個很典型的特點是口語化,所以本論文以克雷洛夫的寓言故事為研究對象,分析其作品中大量運用的口語詞,例如:熟語、帶后綴詞語、特色呼語和語氣詞等,這些正是其語言口語化的最好體現(xiàn),另外,克雷洛夫的作品在民間廣為流傳,也有不少的民間諺語亦是由此演化而來,也是其語言口語化的一個佐證。
關(guān)鍵詞:寓言;口語點;熟語;諺語
收稿日期:2010-10-21
作者簡介:李佳航(1988-),男,黑龍江哈爾濱人,大慶師范學(xué)院外國語學(xué)院學(xué)生,研究方向:俄語語言文學(xué)。
克雷洛夫的寓言作品不僅在俄羅斯,更在全世界的范圍內(nèi)享有盛譽,他的作品堪稱是這個領(lǐng)域的典范,有很多作家都在研究其作品。目前比較成熟的研究都聚焦在克雷洛夫作品的民族性和詩體性方面,首先我們先對這兩方面進行一個綜述。
克雷洛夫的被普希金稱為“最具民族性的詩人”,這是因為克雷洛夫雖然沒有生活在社會最底層,但是他接觸了大量社會底層的勞動人民,親眼目睹了勞動人民水深火熱的生活,因而對沙皇統(tǒng)治深惡痛絕。他的寓言中融入了俄羅斯民族獨特的思維習(xí)慣和價值判斷。在克雷洛夫的寓言中,寫的數(shù)量最多的是揭露以沙皇為首的大大小小統(tǒng)治者的作品,克雷洛夫以獅子、狼、熊、狐貍、老鷹等兇猛狡詐的禽獸作為統(tǒng)治者的形象。獅王的偽善、狐貍的狡詐、狼的兇殘、熊的貪婪在寓言中刻畫得惟妙惟肖。他筆下的野獸完全是當時俄國社會蕓蕓眾生的一幅真實縮影,他塑造的動物形象不僅具有一般人類的特征,而且?guī)в卸砹_斯民族性格特征。正如他的同時代人指出的,克雷洛夫作品里的熊是俄羅斯式的熊,母雞是俄羅斯式的母雞,狐貍是俄羅斯式的狐貍。
這是其作品民族性的體現(xiàn),而說到其作品的詩體性,則是因為克里洛夫的寓言是用不同音步的抑揚格自由詩體寫成的。他的詩句有長有短,且不拘泥韻腳,充分表達了口語的特點。詩的節(jié)奏時而輕快活潑,時而重滯緩慢,完全配合了情節(jié)的發(fā)展和人物的性格。寓言的篇幅短小,人物也少,有時甚至只有一個,但形象鮮明,內(nèi)容生動,情節(jié)緊湊,寓言精煉,幾乎每一篇都是完美的藝術(shù)作品。克雷洛夫寓言中的不少詩句,甚至某些的寓言題目都成了格言和諺語。
我一直很喜歡克雷洛夫的作品,在閱讀了大量寓言之后,我覺得其作品的語言有一個很大的特點就是口語化,當然我的水平有限,不能就這個問題做深入透徹的分析,在這里只是對克雷洛夫寓言的口語化特點一個簡單的歸類總結(jié)。
一、使用大量的口語詞
克雷洛夫在寓言中大量地使用口語用詞,這些詞的使用使文章更貼近生活,使普通讀者更易理解文章內(nèi)容,表達也更形象。例如:На Белку в колесе зевал он и дивился.(《БЕЛКА》)[1] (P.63)(大家都來湊熱鬧,看到小松鼠在踩輪子,感到很新奇。)文中使用了“зевал”這個口語中使用的詞,而沒有使用“видел”之類書面語,使表達更準確,表達出大家對小松鼠踩輪子都來湊熱鬧,感到好奇的意味。
另外,Посмотришь на дельцаиного:Хлопочет, мечется, ему дивятся все: (《БЕЛКА》)[1] (P.64)(你再來看看另一個實干家,他奔走,忙碌,使大家感到奇怪。)文中使用“Хлопоче,мечется”這兩個口語中常使用的詞,表示“忙碌地張羅”,“折騰”。使用口語用詞表達出一些人到處瞎忙活,讓別人感到奇怪的意思,用口語用詞很貼切生活,真實地表達出一些人“瞎忙活”的意味。
二、使用大量的熟語,成語
克雷洛夫在寓言中使用了很多富有表現(xiàn)力的成語,熟語,使寓言中的語言表達更形象生動。例如:(1)Ну, некогда ни пить, ни есть,ни даже духу перевесть.(《БЕЛКА》)[1] (P.64)(啊,我沒有時間喝水,也沒有時間吃東西,甚至連透口氣的功夫都沒有。)文中使用了熟語“духу перевесть”表示小松鼠忙于轉(zhuǎn)輪子連透口氣的功夫都沒有,形象地表達出小松鼠瞎忙乎的狀態(tài)。
另外,Поутру, чуть лишь я глаза продрал.(《БРИТВЫ》)[1] (P.93)(大清早,我剛睜開眼睛。)文中使用了熟語“глаза продрать”表示“睜開眼睛”,形象的刻畫“我”剛醒,剛睜開眼睛的狀態(tài)。
三、使用加后綴詞語
克雷洛夫寓言中很多詞語都加后綴來加強詞語的感情色彩。例如:Нет, стыдно-то не мне, а стыдно лишь тому,кто не умел понять, к чему я годен.(《БУЛАТ》)[2] (P.26)(不,應(yīng)該害臊的不是我,應(yīng)該害臊的是哪種不知道把我派什么用場的人。)文中стыдно加了后綴то,加強文中對不識自己作用的人的應(yīng)該感到害臊的口氣。
另外,Послушай-ка, сосед?。ā锭'哀?НА ПСАРНЕ》)[2] (P.47)(聽著,鄰居?。┪闹效抱唰悃荮濮戋学奂恿撕缶Yка,,加強了命令口氣。表示獵人不再想聽狼的狡辯,不相信狼的謊言,所以用強硬的口氣命令狼住口。
四、使用具有特色的呼語
克雷洛夫寓言中大量使用各種呼語,不同呼語形式表達出說話人不同的說話情感。例如:(1)\"Землячка старая, - спросил тут Дрозд, - нельзя ли сказать, что делаешь ты здесь?\"(《 БЕЛКА》)[3] (P.22)(“老鄉(xiāng),”百舌鳥問,“你能不能告訴我,你在這干什么呀?”)文中使用Землячка做呼語,表達出百舌鳥與小松鼠的親密關(guān)系,也有想弄清小松鼠在干什么而想拉近一些關(guān)系的意味。
另外,Что вижу, кум! Ты всем в деревне насолил\"-Сказал тут Васька Волку. (《ВОЛК И КОТ》)[3] (P.45)(“看來,老兄,你把村里所有的人都得罪了?!蓖呶骺ㄟ@樣對狼說道。)文中使用了кум做呼語,表達出瓦西卡對狼能把村里所有人都得罪而感到無奈和驚訝之情。
五、使用感嘆詞和語氣詞
克雷洛夫在寓言中使用了大量的感嘆詞來表達說話人不同的感情色彩。例如:\"Ну, некогда ни пить, ни есть,Ни даже духу перевесть. \"(《БЕЛКА》)[1] (P.64)(“啊,我沒有時間喝水,也沒有時間吃東西。甚至連透氣的功夫都沒有?!保?/p>
文中使用了感嘆詞“ну”表達出說話者小松鼠勞累,無奈的口氣。
另外,\"Поверишь ли!- кричит,- чуть-чуть тебя мне видно;Признайся, что тебе завидно.\" (《БУМАЖНЫЙ ЗМЕЙ》)[4] (P.66)(“你信不信-它喊道-我費了好大的勁兒才看到你。你該承認,你是嫉妒了?!保┪闹杏昧苏Z氣詞“ли”,加強說話者傲慢,自大的口氣。
克雷洛夫的寓言反映了生活的真實和俄羅斯民族性格的典型特征,形象鮮明,內(nèi)容生動,情節(jié)緊湊,語言精練,富有表現(xiàn)力??死茁宸虻脑⒀宰园l(fā)表后,其中不少的詩句,甚至某些寓言題目都流傳成諺語或成語,對俄國文學(xué)的反戰(zhàn)貢獻很大。
例如:(1)А Васька слушает да ест. [4] (P.112)這句話直譯為“瓦西卡卻一邊聽,一邊吃”,出自克雷洛夫1812年發(fā)表的寓言《貓和廚師》(《Кот и Повар》)。寓言講的是一只叫瓦西卡的貓,趁廚師不在的時候偷吃雞肉。廚師發(fā)現(xiàn)后,叨叨不休地訓(xùn)誡貓行為不端,瓦西卡卻一邊聽,一邊仍然大吃雞肉,毫不理會。這是一篇充滿愛國熱情的寓言,借諷刺廚師只會說空話不采取行動,而貓又根本不理睬,繼續(xù)把雞肉吃的精光,用以影射當時沙皇政府對拿破侖的入侵久久不采取任何行動。這篇寓言一經(jīng)問世,在俄羅斯便家喻戶曉,逐漸成為流行的諺語,常用以指某人對別人的勸誡置若罔聞,你說你的,他還干他的,相當于漢語的“充耳不聞”,“我行我素”,“無動于衷”。
另外,А ларчик просто открывался. [4] (P.129)這句話直譯為“小箱子很容易打開”,出自克雷洛夫的寓言《小箱》(《Ларчик》)。寓言描寫的是一個自命不凡的人,想要打開一個新做的小箱子,他到處摸索,撬釘子,按把手,弄得滿頭大汗,也沒有把箱子打開。在寓言的結(jié)尾作家寫到“究竟怎樣把它打開,他怎么也想不透,其實小箱子是很容易打開的?!弊髡咴谠⒀灾屑耐械囊馑?,是指辦一件似乎很困難、很費勁,但只要開動腦筋想一想,就容易解決。后來這句話在人們中間流傳開來,用以比喻對待某件事情或某個問題,用不著故弄玄虛,也不必要看的太復(fù)雜,其實問題本身就很簡單,事情很明顯,解決很容易,相當于漢語的“不費吹灰之力”,“踏破鐵鞋無覓處,得來全不費工夫”。
對于克雷洛夫寓言中語言演變成諺語的現(xiàn)象有很多很多,不在此一一舉例。這些諺語的產(chǎn)生說明了克雷洛夫寓言的現(xiàn)實意義和其語言的精煉、簡潔,才會被人民大眾接受,流傳至今。
以上是我對克雷洛夫寓言學(xué)習(xí)心得做的簡單總結(jié),當然作者的學(xué)歷有限,分析中肯定有很多不足之處,希望能得到老師同學(xué)們的批評指正。
參考文獻
[1] 克雷洛夫. 克雷洛夫寓言[M].上海譯文出版社,2007.
[2] 張會森. 最新俄語語法[M].商務(wù)印書館,2000.
[3] 斯捷潘諾夫. 克雷洛夫傳[M].黑龍江人民出版社,1983.
[4] 劉文飛,陳芳. 俄國文學(xué)大花園[M]. 湖北教育出版社,2007.
[責(zé)任編輯:李 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