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物是這樣,你把它當人看,你對它好,它會記著你的好;人更是這樣,人是世界上最高等的動物,你對他的好,他會點滴記心中,會“滴水之恩,涌泉相報”。
以前在好萊塢電影里出現的猛獸,如獅子、老虎,大多是用鞭打、電擊等很殘酷的方法訓練的。海夫爾當馴獸師后,他認為動物也是有感情的,他提出馴獸應該用“慈善誘導法”,他便放棄了殘酷的訓練方法。可很多人不以為然,覺得野獸就是野獸,人只能用暴力來制服它們,并且大家準備看他的笑話,甚至認為他終有一天會被動物吃掉。但他仍然采取溫柔的辦法待動物,漸漸地培養(yǎng)起了與動物們的感情。
有一天,海夫爾要外出演出,他開著拖車,帶著他幾年來用慈善誘導法精心訓練的獅子泰米去片場拍戲。沒想到,在高速公路上出了車禍,鐵籠散架了,獅子泰米受傷了,頭上和身上都是血,眼睛受傷看不見了,發(fā)出一聲嘶啞的咆哮!現場的人被嚇壞了,馬上報了警。警察聞訊趕到,為防止它傷人準備擊斃它。
但海夫爾醒來后,沖泰米吹了聲口哨,然后用親切鎮(zhèn)定的聲音一遍遍地呼喚它的名字。既受驚又瞎了眼的泰米正焦躁不安地發(fā)狂,聽到海夫爾的聲音,它猛地轉過頭。遲疑了片刻,終于慢慢地,一瘸一拐地朝著海夫爾走來,海夫爾撫摸著獅子,帶著它進了另一個籠子,一場危機就這樣化解了。
事后海夫爾不禁淚如泉涌,并伸開雙臂迎接這個對他無限信任的朋友。這件事后,大家相信了海夫爾。也相信了猛獸們,也開始對它們好起來,并且改變了殘酷的訓練方法。
還有一位少年16歲報名參加騎師訓練班。報名的800多人中,最后被錄取了7人,他是年齡最小、個子最矮的一個。此后訓練極其艱苦,早晨5點起床,然后集體做俯臥撐、蹲馬步,然后在馬背上開始一天的訓練;無論是烈日炎炎,還是狂風暴雨,一年365天,沒有休息日。他知道,要成為一名優(yōu)秀的騎師,光會騎馬技術遠遠不夠,還要有對馬兒的情感投入,以及打心底里透出的呵護和愛惜,因為馬的智商和人相近,它不僅能接受訓導,還能學習模仿,與人交流感情。于是結束一天的訓練后。其他同學累得只想睡覺,他卻跑到馬廄里,細心地給馬兒進行護理,每天雷打不動給馬匹量兩次體溫,洗澡,細心地擦干,而且還要陪馬坐一會兒,給馬捶一捶、揉一揉。自己才回宿舍休息。
他的馬成了他的伙伴,每次訓練、比賽都很配合,很肯幫他的忙,他也因此從見習騎師到正式騎師,本來要經過3年,贏得40場頭馬,而他僅僅用了1年。便贏得178場頭馬,提前晉級為正式騎師。
動物是這樣,你把它當人看,你對它好,它會記著你的好;人更是這樣,人是世界上最高等的動物,你對他的好,他會點滴記心中,會“滴水之恩,涌泉相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