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時候的農(nóng)村,一到冬天,日子特別難熬,冷是最大的敵人,難以對付。中原的民居,都是土坯砌墻,且不灌縫,四面通風(fēng),窗戶只有木格子,沒有玻璃,連一層紙也無錢糊。房子只留前窗,沒有后窗。農(nóng)村的習(xí)俗是:只要家里有人,門是萬萬不能關(guān)閉的,要時刻敞開著,不然會遭鄰里的冷眼,認(rèn)為家中有人而關(guān)門是一種吝嗇、小氣的表現(xiàn),是在拒絕鄉(xiāng)親,更有做壞事的嫌疑。大家就會自覺或不自覺地疏遠(yuǎn)你、孤立你,讓你成為孤家寡人。沒有后窗的房屋,室內(nèi)采光就靠敞開的門了,一旦關(guān)了門,大白天房子里也十分昏暗。所以,孩子們都不喜歡待在家里,除非是夜晚、下雨或者生病臥床不起。農(nóng)村人視土地為命根,一生當(dāng)中戶外活動較多,大部分時間都在陪伴土地,侍弄莊稼。但是冬天就不同了,地里的莊稼收割完了,土地也累得需要翻個身休息了,季節(jié)就進(jìn)入了隆冬。氣溫下降,戶外活動受限,只能貓?jiān)诒涞姆孔永锇救兆?,深感時間特別漫長,難以打發(fā)。大人們尚好些,孩子們最難受,衣薄身寒,整天蜷縮著身子,瑟瑟發(fā)抖。
我最怕冬天,總是跟冬天記仇。冷的時候,就用惡毒的語言咒罵冬天,以泄憤懣。生活不好,日子難熬,吃過晚飯?jiān)缭缟洗菜X,沒有瞌睡也得躺著,不然會冷得坐不住,也做不成什么事情。早睡不但防凍,還節(jié)約煤油。家里有老人的,才會在秋天用草和泥做一只泥火盆,比普通臉盆大一些,很沉重,不易搬動。那時奶奶還健在,家里就備了泥火盆,特別冷的夜晚,我就偎在奶奶膝邊,緊貼火盆取暖。通常情況下,無非是燒些碎木柴之類的東西,不經(jīng)燒,一會兒就燃盡了,不如樹蔸耐燒。秋天時就得準(zhǔn)備一些樹蔸過冬。
在我們那里,冬天室內(nèi)比室外還冷,這印象終生難忘。由于房屋沒有排煙設(shè)施,一點(diǎn)火,滿屋子煙霧亂竄,到處彌漫,嗆人辣眼,咳嗽加流淚,讓人很狼狽。好像遇到了什么傷心事兒,鼻涕一把淚一把的,臉上也糊上了煙灰,像唱戲的大花臉,滑稽可笑。在泥火盆邊燒火取暖,身體不太冷,但眼睛可遭罪了,有時不得不逃到外面,通通風(fēng),透透氣,打幾個響亮的噴嚏,才好受點(diǎn)兒。
而泥火盆對于我產(chǎn)生誘惑并感到最有趣的是,可以在烤火時,不時往火里投幾粒玉米、豆子之類的雜糧,然后緊張地屏息聽它們“嘭”的一聲炸裂,濺飛幾點(diǎn)星火,溢出一縷谷物的香味,這算是我最開心快樂的時刻了。那些豆類爆裂后,有的藏在火灰里,找到它們,還得以極快的速度揀出來,不然馬上就煳成一顆黑黑的炭粒。在這種情況下,我是不怕小手被燒傷的,迅速地從火中搶出豆米花來。有時豆粒兒爆裂時會崩得又高又遠(yuǎn),和我玩捉迷藏游戲,但我總會以少有的耐心找到它們。
燒熟的豌豆粒兒、玉米粒兒,被集合在碗里,舍不得一下子吃完,總是端在手中,審視把玩,仔細(xì)欣賞,細(xì)嚼慢咽。先吃小的,后吃大的,這是冬天泥火盆給我?guī)淼奈ㄒ豢鞓?。一家人圍著火盆取暖,看著我手忙腳亂地?zé)棺?、揀豆子、津津有味地吃豆子的樣子,他們也在心里短暫地忘記了寒冷和饑餓。特別是奶奶,看我吃豆子的模樣,總是慈祥地笑笑。
時間過去了幾十年,但一到冬天,我就想起農(nóng)村,想起充滿溫暖的火盆,想起從泥火盆里爆出的一縷縷噴著香氣的豌豆粒兒、玉米粒兒。全是因了這泥火盆,我童年的心才沒有被凍傷?!?/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