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性教學是目前高中化學新課程倡導的一種非常重要的教學方式。探究性教學作為一種新型的教學方式,是將研究性的思想方法融入教學過程的教學方式,是教學與研究的有機結合。其方式是以探究為主,教師為學生提供充分自由表達、質疑、探究、討論問題的機會,讓學生通過個人、小組等多種形式解難釋疑嘗試活動,將自己所學知識應用于解決實際問題的一種教學形式,探究性教學對于每位高中化學教師來說,都是一個非常值得認真研究的問題。
一、探究性教學的特點
探究性教學充分體現(xiàn)了以學生為主體,講究實踐性、創(chuàng)造性、民主性、自由性。教學方式多樣,教學環(huán)境開放。探究性教學的目的不是單純地要求學生必須獲得一個已知的結果,而在于使學生通過參加探究的過程獲得相關的體驗,激發(fā)興趣,培養(yǎng)自學能力,力圖通過自我探究引導學生學習和掌握科學方法,為終身學習奠定基礎。
根據(jù)薩其曼的探究訓練模式,結合高中生的年齡特征、心里特點,確定高中化學探究教學的一般程序是:提出問題——猜想假設——設計實驗——自主探究——得出結論——遷移應用。顯然,這種方式對于培養(yǎng)學生獨立思考、自主探索、應用知識、解決問題等方面起到獨特的作用。原來的課堂以老師的講為主,現(xiàn)在轉變?yōu)閷W生的自主學。實際上活動探究也是一種教學方式的轉變,從原來直接給出知識,讓學生利用這個知識完成轉化,而現(xiàn)在恰好相反,讓學生通過活動探究自主實現(xiàn)轉化,對學生理解這些知識非常有幫助。
二、探究性教學要求教師精心設計教學內容
探究學習與其他學習方式相比,需要更多地發(fā)揮學生的自主性,因此其學習過程是開放的。實踐證明,這種開放的學習形式也最容易導致課堂結構的分散和學習效率的低下。因此,提高探究效率非常關鍵。在探究教學中,首先要精心設計問題的呈現(xiàn)方式,爭取以最精確、最明了、最簡練的語言或方式來使學生對問題情境和探究要求有清晰的理解。第二,要精心設計探究過程,對學生所要面對的探究問題進行控制,既不能過少達不到探究的目的,也不能過多而使學生不知所措。第三,要精心設計探究環(huán)境,盡量避免外界不利因素的干擾。第四,要對探究活動所需的學習材料實驗用品進行精心的設計和準備,使探究活動能夠按照預定的節(jié)奏進行下去。
三、活動探究小組的劃分要科學合理,要提高學生的參與度
高中化學教材中設計了很多“活動、探究”欄目,根據(jù)這幾年的探索經(jīng)驗,課堂探究活動一般把學生分為若干小組來進行,探究活動小組的劃分,盡量要小而精,并且成員劃分要科學合理,要讓小組內每一個學生都有發(fā)言的機會,不然就會光有小組的形式,而沒有小組的效果。考察教學效率的標準之一,應該是學生積極主動參與的程度。在一堂課上,如果每一位學生都以主人翁的姿態(tài),積極主動地參與探究的全過程,這就可以說是一堂高效率的課。
愛因斯坦就曾經(jīng)說過:“提出問題往往比解決問題更重要”。對一些理論性強、難理解的內容,如物質的量、化學平衡理論……等教師最好不要上來就講,而應在必要解釋的引導下。鼓勵學生先自主閱讀、思考、質疑、鉆研。通過質疑,發(fā)現(xiàn)問題,提出問題,讓學生嘗試自己找出規(guī)律,歸納總結,教師根據(jù)情況適時補充。
四、探究性教學要創(chuàng)造民主的環(huán)境,培養(yǎng)學生質疑
教育學研究表明,人在輕松、自由的心理狀態(tài)下才可能有豐富的想象,才會迸發(fā)出創(chuàng)造性思維的火花。由此看來,教師營造一個民主、寬松的教學環(huán)境必不可少。因此,探究過程中要充分發(fā)揚民主,讓學生始終擁有安全、自由、開放的心境,無拘無束,敢疑敢問,敢說敢為,并且允許學生出錯。全國著名特級教師魏書生即是典型代表。他班級管理依靠民主,討論問題發(fā)揚民主。這種民主作風將教師的意愿不知不覺化作了學生自己的意愿,給課堂帶來了活力與生機,大大提高了效率。
五、探究性教學活動要注意有效性
在實施探究教學時,某些教師把科學探究當成教學的唯一模式,把所有知識都以探究問題出現(xiàn),結果是既浪費了時間,重點知識又得不到充分的體現(xiàn),并不是所有的知識都要探究。那么,什么樣的知識需要探究呢?根據(jù)教學實踐,我認為值得探究的知識應該是化學教學中的核心知識、重點知識。
概括起來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①化學基本概念,如電解質、膠體與溶液的區(qū)別,原電池、化學反應速率等。②化學基礎理論,如元素周期律、堿金屬和鹵素性質遞變規(guī)律、離子反應發(fā)生的條件、溫度和濃度對化學反應速率和化學平衡的影響等;③重要元素化合物的重要性質,如甲烷、乙烯、乙炔、苯的化學性質比較,蔗糖、纖維素的水解產(chǎn)物,鋁的兩性等;④化學知識在社會、生活中的重要應用,如鮮果中維生素C的還原性,大氣污染及防治情況的調查等。
總之,問題意識是思維的動力,是探究式教學的前提。探究教學不僅能激發(fā)學生積極思考、發(fā)現(xiàn)問題,還能使學生在獲得科學知識和技能的同時,更深刻地理解科學的本質,形成科學的價值觀。在科學探究活動的安排上,我們不要只是追求探究活動形式上的完善,更要追求讓學生在科學探究活動中形成科學的思維方法。我們要創(chuàng)設讓學生發(fā)現(xiàn)問題和提出問題的條件,把探究的主動權交給學生,鼓勵學生質疑問難,允許學生出錯,培養(yǎng)其探究的信心和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