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六的早晨,我和爸爸去河塘釣魚。(開頭用簡潔的語言交代了“我”去釣魚的時間和地點,起到了總領(lǐng)下文的作用。)
我們來到河塘岸邊時,天還沒有大亮。夜幕(這里用“夜幕”不太合適,應(yīng)改為“天空”)像一塊青色的帷幔,上面嵌著一顆顆珍珠似的小星星。地上的青草有些濕潤,踩上去軟軟的,草叢中的小蟲在呢喃著。偶爾,有小魚跳(此處用“躍”字更能表現(xiàn)出小魚的靈動之感)出水面,“撲通”一聲又落入水中,銀白色的河面上立即漾起了層層漣漪。一切都那么美,令我開懷。(這一自然段是對河塘景物的描寫,小作者按照從高到低的順序把景物描寫得很美。)
我把魚餌穿在魚鉤上,又(去掉“又”字)將它捏緊,然后甩出魚竿,靜靜地等待。我的眼睛一眨也不眨地盯著水面,仔細(xì)觀察著浮子的動靜。時間一分一秒地過去了,我終于看到浮子輕輕地動了一下。哇!一定是有魚上鉤了!快拉!快!可我拉起來的卻是個空鉤,真令人失望。爸爸說:“你太性急了,魚才剛剛碰了一下魚鉤,你就急著提起來,那魚還不跑了呀?”(這一自然段比較詳細(xì)地寫了“我”釣魚的過程,特別是將等待魚上鉤時的專注神情寫得很細(xì)致,同時也表達(dá)了自己因性急而撲空的失望心情。)
我重新裝好魚餌,將魚竿用力一擲,魚線在空中劃出一道美麗(將“美麗”換為“優(yōu)美”能更好地表達(dá)魚線的動態(tài)美)的弧線,“撲通”一聲扎入了水中……看!浮子又在動了,這回我可不著急,等浮子沉下去時才提竿。最后,我終于釣到了一條銀色的大鯽魚。
通過釣魚,我懂得了這樣一個道理:做什么事情都要有耐心。(結(jié)尾用一句話寫出了小作者的收獲:做什么事情都要有耐心。)
總評
小作者巧妙地運(yùn)用寓情于景的寫法,通過描寫美好的景物來襯托自己快樂的心情。另外,小作者設(shè)置的情節(jié)一波三折。第一次因為小作者性急,沒等魚咬著魚餌就提起魚竿,撲了個空;第二次,他吸取了教訓(xùn),耐心地等待,終于釣著了大魚。這樣安排非常符合小孩子釣魚時的實際情況,文章寫得很真實。
【指導(dǎo)并置評:姜巧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