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起馬籃球在中國的發(fā)展就不得不提“中國馬籃球第一人”——謝培亮(Harry)先生他是通過英國UKCC馬籃球教練認證的第一位亞洲人。真正促使他想把馬籃球引入國內(nèi)的動力,是中國馬術(shù)運動相對落后的現(xiàn)狀。由于他對中國馬籃球運動推廣的堅持不懈,在2009年9月國際馬籃球聯(lián)合會(FIHB)會員大會中,中國被接納為FIHB正式會員。2009年9月,北京馬籃球俱樂部獲邀出席觀賞馬籃球歐洲杯,并與多個歐洲國家隊進行了友誼賽。比賽中,西班牙隊的主教練對Harry談笑著說道:“上次來的時候你還是一個人,這次你帶來了支訓練有素的球隊,那么下次你又會帶給我們什么驚喜呢?”
之后,馬籃球在國內(nèi)舉辦的多次巡回賽和邀請賽中嶄露頭角,贏得了眾多年輕人的青睞和大眾的認可,也因此受到中國馬術(shù)協(xié)會的大力支持,成立了馬籃球委員會,并委任謝培亮為委員會主任,開始向全國著名院校和相關(guān)企業(yè)單位發(fā)函在中國推廣、開展馬籃球運動。
當我們走進位于昌平的北京馬籃球俱樂部時,不由得被隊員們一張張朝氣蓬勃的臉所吸引,大家精神飽滿地進行訓練,上午練習舞步,下午練習馬籃球技巧,一切都在井然有序地緊張進行著。在這里,隊員們悉心照料著馬匹的“飲食起居”,清馬糞掃馬廄,刷馬具……這些看上去又臟又累的活隊員們卻干得很開心,“這樣能夠和馬匹溝通,培養(yǎng)感情!”隊員們這樣說道。
在和老隊員的交談中,我們了解到,剛開始決定加入馬籃球運動的時候,大部分的隊員內(nèi)心多少都會有些忐忑,因為馬籃球?qū)τ谥袊藖碚f還是一項陌生的運動。然而,當真正地接觸到了馬術(shù),進而接觸馬籃球的時候,大家發(fā)現(xiàn)馬籃球給予了他們無限的快樂。作為隊里元老級的人物,李歡仍對他的第一場馬籃球比賽記憶猶新。他說,打第一場比賽的時候,他學習騎馬還不到一個月,那個時候哪怕是一米之內(nèi)的靜止馬上投籃也會讓他興奮不已,能在馬背上撿到球比撿到錢還要開心。
談到之前的歐洲之行,隊員們感觸頗深。他們?yōu)闅W洲強隊的技術(shù)戰(zhàn)術(shù)所折服,同時歐洲強隊隊員在賽場上清晰的思路以及冷靜的發(fā)揮都是值得他們學習借鑒的。但通過這次的歐洲之旅也使隊員們看到了中國馬籃球隊的未來和希望。在與西班牙隊的友誼賽中,兩隊打成4比4平,相較于西班牙隊隊員平均六年時間的訓練和參賽經(jīng)驗,我們的隊員僅僅接受了18個月的訓練。
打好馬籃球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需要不斷地學習和訓練,隨著不斷地努力,技術(shù)戰(zhàn)術(shù)的不斷提高讓李歡不斷地享受著馬籃球給他帶來的快樂。賽場上隊友間默契的配合
與對手酣暢淋漓的競技勝利的歡呼、失敗時重頭再來的信心、甚至平日里跟自己的愛馬培養(yǎng)感情的細枝末節(jié)都能夠為李歡帶來快樂。馬籃球運動帶給李歡的不僅僅是快樂,他還學會了很多東西:人與人 ,人與愛馬的配合讓他擁有了很強的團隊意識,勝敗無常的賽場磨練了心志,使他可以坦然地面對現(xiàn)實,褪去了年輕人的浮華和焦躁。他學會了即便是敗給對方也會為對手喝彩懂得失敗后冷靜地尋找失敗的原因,為下一場的比賽做好充分的準備,勝利了不忘記跟對手握握手,分析對手失敗的原因,避免以后自己的團隊犯同樣的錯誤。
而作為隊里的第一位專業(yè)女隊員,耿威華則成為了馬籃球?qū)I(yè)隊中一道亮麗的風景線,就如她的名字一樣,小耿有著堅毅爽快的性格,問及她當初為什么會選擇馬籃球這樣一項運動時,她笑著說,她的專業(yè)是拉丁舞,本來等畢業(yè)之后她是可以回家當老師的,但是她感覺當老師太平淡了,體現(xiàn)不出年輕人的激情,也就是在這個時候,馬籃球俱樂部去他們學校招聘,然后她就頭也不回地進入到這個自己陌生卻又充滿好奇的馬籃球世界,從此與馬籃球結(jié)下了不解之緣小耿有著自己的名言——“2010大家一起創(chuàng)業(yè)”,簡短的一句話讓我們看到了她對馬籃球的執(zhí)著,看到了她的生命力更看到了馬籃球的生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