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志揮何許人,他是中華總商會駐澳門區(qū)域茶譽理事,澳門茶藝協(xié)會永遠會長,澳門人稱其為“普洱茶王”。
認識曾志揮先生是在澳門的茶事活動上,那時他正在表演臺上為眾多茶人“粉絲”作激情講演,他站在舞臺上并不“安分”,前后左右踱著步,比劃著手,說到興頭上,還“靈犀一指”向臺下的聽眾反問,給他們來個小測試。
看著很精彩,聽著卻不過癌,因為曾志揮的講座從頭到尾全是粵語,讓筆者和另一位從云南來的記者很是頭痛,后來我們合議找到活動的主辦方,表示想在會后和曾志揮先生見個面,讓他單獨給我們“開個小灶”,主辦方很快給了回話,曾志揮很樂意和我們聊聊,我們大喜過望,于是栗訪本、攝影機、錄音筆準(zhǔn)備好??墒且驗樵緭]的人氣太旺,讓我們的采訪一推再推。
曾志揮的講座剛完,馬上就有人圍上前請教問題,曾志揮很耐心地為提問者做完解答,一臉疲憊走出里外三層的人圍,見到等候已久的我們,馬上收起疲倦滿臉笑容和我們握手并表示歉意。采訪開始后,我們又開始頭痛了,曾志揮說慣了粵語,回頭來講普通話很吃力,實在不行,我們又找了之前聯(lián)系過的主辦方人員,讓她當(dāng)我們和曾志揮的翻譯,原本面對面的采訪,變成了有意思的“三方會談”
開茶方的老醫(yī)師
首先要和曾志揮談?wù)劙拈T的茶,對于這位羞不多與澳門茶業(yè)同成長的人來說,他的說法極具代表性。從7。年前開始廣州一帶有人開始做普洱熟茶,主要是參照廣西六堡茶的做法,后來推廣風(fēng)靡至澳門、香港,直到今天澳門仍盛行普洱茶。還有一種茶,名為“六安海笠”,它的誕生和當(dāng)年的馬背上的驚喜一樣。100多年前交通還不發(fā)達,六安瓜片從安徽運到南方澳門就發(fā)霉了,當(dāng)?shù)赜腥讼氲桨堰@些發(fā)霉的綠茶重新放鍋里炒制,不僅去除了霉味,剛炒過的茶還帶有火香,后有人加入米蘭花繼續(xù)烘炒,最后從鍋里取出放在竹簍里自然發(fā)酵。這茶還有順氣的作用,早年曾志揮手頭有一批“六安海笠”,有位客人到他那一口氣買了100多包,說他母親嚴(yán)重哮喘,買茶調(diào)理。
過去幾年后的一天,曾志揮受邀請到廣東中山為當(dāng)?shù)夭枞酥v座,席間休息,有幾位在中山從事茶葉買賣的聽眾上前與曾志揮聊天,其中一個中山茶商居然大言不慚,稱自己有全中山最好的茶,這話出口真惟恐天下不亂,其他茶商都把目光投到此人身上。在這氣氛緊張之時,曾志揮處變不驚,反問一句,
“能否讓我見識一下你那最好的茶嗎?”這一問,打破了僵局,也暫時消解了一旁其他茶商的憤恨不平,轉(zhuǎn)為好奇。這位中山茶商倒真掏出了茶請曾志揮鑒定,曾志揮一喝,不覺一驚,忙問這茶從何而來,見曾志揮在詢問茶商的態(tài)度挺誠懇,也坦白茶不是自己的,是哥哥從別處買來的?!肮?,真是茶緣啊!”曾志揮恍然大笑道。原來這大膽的茶商是幾年前那位買茶人的弟弟,得聞曾志揮是這茶的真正主人,—臉感激說是茶治好了他們母親的哮喘,所以覺得這一定是最好的茶,直到現(xiàn)在他母親90歲了還健步如飛。
看來喝茶對身體有益,可是說到廣東一帶流行的菊普茶,曾志揮倒不建議天天泡來喝,畢竟菊花屬藥,有藥性,頻繁泡飲對身體有害,如果是專業(yè)的茶人不見得常喝菊普,所以流行是很多當(dāng)?shù)氐募彝ブ鲖D買來調(diào)配著當(dāng)做日常茶飲。他還提醒說菊普要放進冰箱冷藏,因為菊花容易發(fā)霉變質(zhì),可是與普洱混在一起不易被發(fā)現(xiàn),喝了對身體有害。建議買回菊普要放冰箱。
老茶的鑒定師
曾志揮喜歡老茶。他對“珍藏普洱茶”的定義是必須是陳放10年以上的普洱茶,他說現(xiàn)在很多做茶人太浮躁了,放置三五年的普洱茶居然也冠以“珍藏”,違背原意不說,還破壞了市場規(guī)則。
知道曾志揮會鑒定老茶,不少人都拿著手里的茶去拜訪曾志揮,讓他給看看茶的年份和價值。一旦敲上“曾志揮志揮鑒定”的“鋼印”,這老茶絕對假不了。曾志揮有個朋友是香港立法委員。他也有一批老茶是爺爺輩傳下來的,這些茶被存放了多長時間也無從考證,曾志揮從竹簍里取了些碎茶一沖泡,陳香四溢,一聞一品,馬上斷言是百年陳普,更讓人稱奇的是曾志揮還大膽推算了一簍老茶的重量,普洱茶餅是分批裝在竹編的筒簍里,每簍裝60公斤,現(xiàn)在這一簍老茶陳放百年以上,茶葉中的水分慢慢揮發(fā),使茶的重量減輕,估計每簍約重45公斤。這位香港的朋友起初還有懷疑,回到家二話不說馬上起稱,42公斤,這只憑一點碎茶能把一簍茶的重量測算到八九不離十,這下不服不行了。
朋友回到香港馬上接到曾志揮的電話,原來曾志揮對那百年老茶念念不忘,想問問朋友能否割愛給他,朋友很欣賞曾志揮對茶的那份癡愛,每公斤1000元半賣半送給曾志揮,總共120公斤,曾志揮照單全收。這批老茶在曾志揮的手里一直保存完好,直到去年抵不過澳門的天災(zāi)洪水,老茶被淹,曾志揮冒著生命危險只搶救回幾塊茶餅,現(xiàn)已成為絕品。
澳門茶協(xié)的永遠會長
談了澳門的茶和曾志揮對茶的理解,我們也好奇他是如何與茶結(jié)緣,成為澳門茶藝協(xié)會的永遠會長。
茶是中國文化特色產(chǎn)品,茶是外國人籍此了解中國的媒介。可是在1965年之前,澳門茶業(yè)薄弱,在出口界排不上號。外匯收入中茶葉貢獻最小。1965年,曾志揮受托于中資企業(yè)“南光公司”。希望他出面領(lǐng)頭茶葉外貿(mào)。當(dāng)年9月,曾志揮聯(lián)合54\"經(jīng)營國貨的商貿(mào)朋友,組建成“華聯(lián)公司”,專營中國大陸茶葉。其后他深入云、貴、東南部各省的重點產(chǎn)茶區(qū),走訪專家、茶農(nóng),刻苦學(xué)習(xí),積累茶葉商品知識,結(jié)合自身經(jīng)驗,制定出一套茶葉收儲標(biāo)準(zhǔn)和國際市場開拓計劃。在兩年時間內(nèi)。曾志揮使大陸向澳門輸出茶葉數(shù)量由不到5%,上升到95%,使澳門茶葉出口一直興盛至今。
一直到現(xiàn)在,曾志揮做過的行業(yè)很多,最喜歡的還是茶,因為投入大,利潤小,勞動力很強,專業(yè)程度很高,有挑戰(zhàn)性,曾志揮對其欲罷不能。自從1965年曾志揮走進茶界就再沒走出來,這一做就是45年。直到13年前曾志揮創(chuàng)立澳門茶藝協(xié)會,曾志揮作為創(chuàng)始人,被稱為“永遠會長”。他要帶領(lǐng)各界的愛茶人在國際性的茶展會上進行茶學(xué)講座、茶藝表演和品茶會等活動,把中國茶文化的博大精深向世界展示。這些活動開展,動輒千人甚至幾千人參加,那熱鬧精彩的場面。真是茶中自有樂無窮!曾志揮說到這些,顯得如孩童般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