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5年10月26日,南京中山陵五號會議廳。國家副主席王震召集王平、向守志、郭林祥諸將軍開會,筆者列席旁聽。忽聞“咚咚”敲門聲,力極大,后以腳蹬之開。人未進,聲已震屋宇:“嗨!我來遲了!”抬頭視之,來者臉黑如炭,白發(fā)如銀,大大咧咧,搖搖晃晃,坐王震副主席旁。筆者輕聲問鄰座一秘書:“何人?”答:“陳再道將軍。”
陳再道將軍,湖北麻城縣乘馬崗程家沖人,原名程再道,1926年報名參加共產(chǎn)黨領(lǐng)導的農(nóng)民義勇軍時,填表人將“程”寫為“陳”,故其姓誤用至今。將軍幼年父母雙亡,由叔父帶大,性頑劣,惡作劇聞名鄉(xiāng)里。某曰,有富裕人家車水育秧,將軍于水田旁佯裝摸魚,暗挖一洞穴通田外。富家抽水一日,竟不能盈田,甚納悶。又某日,將軍上山砍柴,口渴難耐,遂拔田中蘿卜吃,而后將蘿卜秧原樣栽泥中。數(shù)日后,蘿卜秧黃葉枯,田主竟誤以為螻蛄所咬。
1932年8月8日,紅軍向敵陡坡山陣地進攻。陳再道將軍一馬當先,率全營勇?lián)鋽酬?。兩名國民黨軍士兵從左右兩側(cè)攻將軍,將軍怒吼一聲,以槍托向左砸之,又回身以槍刺向右捅之,兩士兵頃刻斃命。而此時,敵一顆子彈從將軍右臂進,后背頸出,險中咽喉。傷口血噴涌,將軍全然不顧,繼續(xù)率全營向前突擊。將軍驍勇之名大振。
陳再道將軍作戰(zhàn)有癮,聞槍聲即心發(fā)癢,尤喜槍對槍、刀對刀、面對面拼殺。他擔任師長、軍長后常擅離指揮位置,親赴前沿沖鋒。故每戰(zhàn)前,徐向前元帥下作戰(zhàn)命令時,必補充一句:“不許陳再道打沖鋒!”
紅軍時期某日,陳再道將軍又赴前沿單騎沖敵陣。徐向前元帥聞之,召將軍至,問:“騎兵團缺個排長,你看誰去合適?”將軍不解何意,一愣。徐向前繼曰:“我看你——陳再道挺合適!”陳再道將軍忙不迭作揖,曰:“報告總指揮,下次我再也不敢了?!庇帜吃?,敵追擊紅軍于木蘭山,陳再道將軍背五百塊銀元隨部隊撤退,將軍負重而行,力漸不支。敵將近,將軍忽佯裝摔倒,丟錢袋于一水潭中,遂躍起急奔,脫險。當日夜,潛回摔倒處,入潭摸錢袋返,五百銀元,一塊不少。將軍故此得上級賞識。
抗日戰(zhàn)爭時期某戰(zhàn),陳再道將軍設(shè)指揮所于一獨立屋。戰(zhàn)猶酣間,忽有敵軍一隊騎兵直撲指揮所。其時,主力部隊均在前線激戰(zhàn),指揮所僅置一警衛(wèi)排,眾皆憂之,獨將軍大喜,曰:“我這支二十響還沒見過葷呢,今天就讓它開開齋?!毖粤T,率警衛(wèi)排官兵阻擊,竟大捷。將軍二十發(fā)子彈,斃敵四人,傷兩人。
“文革”中,陳再道將軍由武漢至北京,宿京西賓館,造反派聞訊,圍之,逐樓搜查。據(jù)云,其時周總理指示賓館領(lǐng)導將將軍藏匿于大樓電梯內(nèi)。造反派上,電梯下:造反派下,電梯上。故而將軍避開了一場劫難。后有人問將軍,電梯內(nèi)滋味如何?將軍答:“如戰(zhàn)爭年代打地道戰(zhàn)?!?/p>
陳再道將軍晚年喜散步,常獨自至阜成門立交橋下,遛馬路,逛商店,觀街景,有時擠進人堆看別人下棋,為一子之得失,與素不相識者爭得面紅耳赤。
陳再道將軍吃西餐時,只用湯勺,從不用叉子。某宴,一大使館武官對將軍曰:“陳司令,您最好用叉子,這個方便。”將軍笑而對曰:“我不習慣用叉子吃飯,我習慣用叉子垛稻谷?!?/p>
某曰,陳再道將軍回故鄉(xiāng),參加某大會。將軍依慣例照稿宣讀,突然悟曰:“我回家了,還念稿子干啥?”遂棄稿于一邊,想啥說啥,自由發(fā)揮,屢獲掌聲。
有一次,陳再道將軍與某校學生座談,一學生起立問將軍:“你當時向往的社會是我們現(xiàn)在這個樣子嗎?”將軍答曰:“在青年時代,我認為社會主義是個好人的世界。至于社會主義還會有溜須拍馬,投機取巧,敲詐勒索的鬼名堂,是想也沒想過的。”言畢,掌聲驟起。
責任編輯 呂 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