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神宗熙寧年間,遼國派遣使臣前來中原,蘇東坡奉詔接待。遼使知道他是大名鼎鼎的文士,便想出對子刁難他一下,于是出了一個上聯(lián):
三光日月星
蘇東坡聽后,不禁愕然,因為這是“絕對”,上聯(lián)的數(shù)字一定要用數(shù)字來對。這上聯(lián)的“三光”兩字,用了一個“三”,下聯(lián)當然也要用其他數(shù)字。但是,“三光”之下跟著又注明了“日、月、星”三樣東西,那么,難題就出來了:無論你用哪個數(shù)字來對,下面跟著提出的具體事物,不是多于三個就是少于三個,這樣的對聯(lián)確實難極了,但是,蘇東坡熟讀《詩經(jīng)》,從《詩經(jīng)》里得到了啟發(fā),隨口答道:
四詩風雅頌
這真是“妙對”。其妙處就在一個“四”字,以“四”對“三”,十分妥帖。但是,如果在“四”之后跟著提出四樣東西來,那就不可能跟“日、月、星”相對了。此聯(lián)妙就妙在他所提出的“四詩”只有“風、雅、頌”三個名詞。原來,《詩經(jīng)》中的“雅”這一部分,又可以分為“大雅”和“小雅”,所以通常又稱為“四詩”。
蘇東坡巧用《詩經(jīng)》解決了難題,對得機智而又饒有趣味,讓遼使不得不連連點頭。
【思考】
一代文豪魯迅先生也曾是寫對聯(lián)的高手。少年時代的魯迅在上私塾時,先生就教他們作對。一次,塾師壽鏡吾老先生出了一個上聯(lián)“獨角獸”,讓學生們對下聯(lián)。有的學生對出“九頭鳥”,有的學生對出“三腳蟾”,有的學生對出“百足蟹”等等,惟獨周樟壽(魯迅原名)一語不發(fā),等課堂上平靜下來后,他站起來對出了“__________”。課堂上立刻悄然,同伴們佩服得五體投地,樟壽雖小,卻語驚四座。你知道他的對句是什么嗎?
【張明常/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