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水縣位于黑龍江省中南部,東部屬小興安嶺余脈丘陵地帶,西部屬松嫩平原腹地,幅員面積346.9萬畝,其中耕地面積為159.2萬畝,玉米種植面積達70萬畝。年平均積溫在2300~2500℃,無霜期125天左右,屬第三積溫帶下限,年降水平均為4769.mm,年平均蒸發(fā)量卻在780mm,而且降水多集中在7、8月份,占全年降水量的80%,所以,明水縣幾乎是十年九春旱,春季干旱嚴重影響著農作物的播種出苗,制約著農業(yè)生產(chǎn)。結合明水縣農業(yè)生產(chǎn)的實際情況,大力推廣普及農業(yè)抗旱保苗節(jié)灌技術是保證春播、齊苗、壯苗及農業(yè)豐產(chǎn)豐收的有力保障。
抗旱耕作
1.滅茬淺翻,使土層結構良好
玉米根層密、數(shù)量大,垂直深度可達一米以下,水平分布也在一米左右,在土壤中形一個強大而密集的根系。玉米根系發(fā)育的好壞直接影響植株對水份的吸收和利用,而玉米根系的發(fā)育、分布及活性都與土壤結構有密切關系。秋收后及時滅茬淺翻可以使根茬充分還田,改善土壤有機質及土壤結構,同時避免散墑保持土壤水分。淺翻可使土壤疏松,水、肥、氣、熱相互協(xié)調,有利于根系的生長發(fā)育。
2.深松整地,使土壤滲水保水性能好
秋起壟時進行壟底深松,打破過淺的犁底層,有利于作物根系下扎、吸取更多的土壤水分。同時深松不改變耕層土壤的結構,而耕層有機質含量較豐富,水穩(wěn)定性團粒較多,保水性能較好。深松打破犁底層,當耕層水分缺少時,可通過土壤毛細管道提水,當耕層水分過多時,可滲到犁底層以下暫時貯存起來。所以深松整地,可提高土壤滲水能力和保水能力。
秋施肥,使耕層有機質和速效養(yǎng)份提高
在玉米生長發(fā)育過程中,提高土壤養(yǎng)份的供應能力是獲得高產(chǎn)的物質基礎,玉米吸收的養(yǎng)份主要來自土壤自身和肥料供應。因此,結合秋整地進行秋施肥,畝施農家肥2立方米,玉米專用肥15公斤,施于耕層20cm處,一般施于壟底。
秋整地,使土壤蓄水能力和保水能力提高
秋整地可以土壤接納秋季降水及春季冰雪消融后的水分,同時減少春季土壤水分的蒸發(fā)量,達到了蓄水保墑的目的。秋整地要及時、要整平、整細,這樣避免春季伐塊風干、喪失水分,同時也會給播種出苗帶來許多困難。秋整地不但蓄水保墑,還可以不誤農時,使春季播種及時進行。
水肥一體化
玉米是需水較多的作物,水份的充分供應是作物正常生長發(fā)育,高產(chǎn)穩(wěn)產(chǎn)的重要保障。玉米播種采用“坐水種”,我縣在4月25日~5月5日期間搶墑坐水催芽種,可以保證種子出苗有足夠的水分供應,同時又可以使有機肥料和無機肥料在水分充足情況下充分被吸收利用,從而提高節(jié)水效率和肥料利用率。催芽坐水種可避免因低溫或土壤通氣性等因素造成的種子霉爛,而肥水一體化供應可以提高種子頂土出苗力,從而提高出苗率和保苗率,使玉米苗齊苗壯,為玉米的高產(chǎn)、高效打下良好的基礎。
振動深松
耕層土壤結構緊密,通氣性差,排水不良,不利于玉米出苗和根系生長發(fā)育,而耕層土壤散亂,過于松散,不利于蓄水保墑,易造成脫肥缺水影響玉米的生長發(fā)育。因此,采用振動深松技術,振動土壤,使土壤疏松通氣性良好,同時土層不亂,達到蓄水保墑的目的。振動深松利用大型拖拉機牽引振動深松犁,深松30公分,結合整地進行壟底深松,結合中耕進行壟溝深松,整地深松和中耕深松各一次,既可達到蓄水保墑,提高肥水利用率的效果。
有機物還田 根茬粉碎還田
在秋收后整地前進行根茬粉碎,均勻拋灑田間,經(jīng)過秋整地、翻入土壤中、耙細耙勻。根茬粉碎還田可增加土壤有機質含量,改善土壤結構,同時還可以省去人工拿茬的工時和消除根茬對整地、播種、出苗以及中耕帶來的麻煩。
秸稈粉碎還田
秋收后秋整地前將作物秸稈粉碎后,均勻拋灑于田間,經(jīng)秋整地翻壓入土壤中。耙細耙勻。秸稈還田可以增加土壤有機質含量,改善土壤結構,增加土壤的通氣性,增加土壤蓄水能力,減少水分的蒸騰。
補墑注水
玉米幼苗期遇到干旱時,根系較短,不能利用土壤深層的水分,影響玉米的正常生長發(fā)育,及時補水是非常關鍵的。為減少常規(guī)補水對水分的浪費和延長抗旱時間,提高抗旱效果,我們采用補墑注水技術,既滿足了作物對水分的需求,又節(jié)約了水資源,同時還可省工省時,收到更好的抗旱效果。補墑注水技術采用我省自行研制的8SJ~4運行式旱田注水機向幼苗根系注水,靠機制壓力注水深度可達11~13厘米,有效抗旱時間可達13~15天。
田間管理
1.追肥
玉米是一種需肥較多和吸肥較集中的作物,出苗后單靠基肥和種肥還不能滿足拔節(jié)孕穗和生育后期的需要,尤其是土壤貧瘠的地塊,增施追肥更為重要。按照玉米不同生育期追施肥料,可分為苗肥、拔節(jié)肥、穗肥和粒肥,我縣追肥一般時間是根據(jù)植株生育期,一般為三遍,即“頭遍追肥一尺高,二遍追肥正齊腰。三遍追肥出毛毛。”追肥前期以氮肥為主,如尿素,后期以磷鉀肥為主。如磷酸二氫鉀(04~0.5%畝噴150~200斤)。在玉米各生育期給以足夠的養(yǎng)分,使其健康成長,提高抗性,同時促進根系發(fā)育,增強玉米根系吸水性,提高作物抗旱能力。
2.中耕除草
中耕可以疏松土壤,流通空氣,不但能促進玉米根系的發(fā)育,而且有益于土壤微生物的活動;同時還可以消滅雜草,減少地力消耗;并可以促進有機物質的分解,改善玉米的營養(yǎng)條件。中耕可以提高地溫,抗旱防澇。農諺說的好“鋤頭上三件寶:發(fā)苗、防旱又防澇”即在短期干旱時,中耕可以切斷土壤毛細管、防止水分蒸發(fā),起到防旱保墑作用,在大雨之后,中耕又起到散墑除澇的作用。
3.田間促早熟
玉米生長發(fā)育期間,可以采取去除分蘗,隔行去雄以及去除無效穗等促早熟方法,這樣可以減少水分和養(yǎng)分的損失,使玉米生殖生長得到水分和養(yǎng)分的充分供應,使玉米能在生長季里充分成熟。
抗旱保苗節(jié)灌技術能有效克服春旱及后期作物生長發(fā)育所需水份的供應問題,使我縣農業(yè)生產(chǎn)順利有序地進行,實現(xiàn)農業(yè)增產(chǎn)增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