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是什么?有人說,“O”是火紅的太陽;有人說,“O”是中秋節(jié)的月亮;有人認(rèn)為,“O”是人的眼球;還有人認(rèn)為,“O”是一顆子彈……
我覺得,“O”是被撞時起的包。那次,我在書房里看爸爸送給我的書——《胡雪巖與曾國藩的智慧》,看著看著,我就沉浸在書的海洋中了?!八囋拢燥埩??!薄鞍パ剑懒??!蔽也荒蜔┑鼗卮?。我邊走邊想:胡雪巖最后落得那樣的下場,是他咎由自取還是李鴻章在作怪呢?怪李鴻章?是他自己與李鴻章作對呀,可胡雪巖與李鴻章作對是因為李鴻章賣國呀?!芭椤钡囊宦?,我的思緒被拉了回來,緊接著是一聲慘叫:“疼死我了!”原來,我一不留神,頭撞到門上了。盡管媽媽用豬油給我擦了好幾遍,但我頭上還是起了個圓圓的如“O”般的包,很疼……
我覺得“O”還是達(dá)·芬奇手中的蛋。你瞧,“O”是圓的,蛋也是圓的,兩者不是很相似嗎?達(dá)·芬奇是世界著名的畫家,《蒙娜麗莎》就出自他之手。但他初學(xué)作畫時,畫的就是蛋。剛開始,達(dá)·芬奇覺得很新奇,可后來,他就覺得不耐煩了,認(rèn)為畫蛋沒意思。經(jīng)老師點撥,達(dá)·芬奇恍然大悟,開始認(rèn)真畫蛋,這培養(yǎng)了他敏銳的觀察力,為他后來成為大畫家奠定了基礎(chǔ)。有一個成語叫“妙筆生花”,我覺得,達(dá)·芬奇畫蛋應(yīng)該叫做“妙筆生蛋”,因為他畫出的上千個蛋沒有一個是相同的。
我還覺得,“O”是鄭成功收復(fù)臺灣時的炮口,你向“O”里望去,似乎沒有底,這,不像炮口嗎?
大家快來想一想,“O”還像什么呢?
點評
小作者想象“O”是自己看書入迷時被撞起的包,還想象“O”是達(dá)·芬奇筆下的蛋,鄭成功收復(fù)臺灣時的炮口……多么形象呀,同學(xué)們,你們覺得“O”是什么呢?開動自己的腦筋想想吧!
【指導(dǎo)并置評:茍成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