垃圾是一文不值的被拋棄物,垃圾是骯臟的代名詞,垃圾是污染環(huán)境的罪魁禍首……所以人們對它避而遠之。讀完《為垃圾正名》一文,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靜,我們真的該為垃圾“正名”了!
垃圾分為可回收垃圾和不可回收垃圾。可回收垃圾的價值已被人們接納,那不可回收的垃圾就真的一文不值嗎?不!它也有價值!看,新建的垃圾能源廠以垃圾為原料,生產(chǎn)發(fā)電,不僅節(jié)約了資源,而且保護了環(huán)境。一個垃圾能源廠每天能夠“消化”500噸垃圾,發(fā)電量相當于一個中型火電廠。這難道不是垃圾的價值嗎?
垃圾不應是我們隨手丟棄的東西,垃圾也是寶,我們應該充分利用它。記得有一次,老師給我們布置了一項作業(yè):不花一分錢,布置好教室。同學們紛紛發(fā)出怨言:“這怎么可能呀!”“癡人說夢,不花錢怎么布置教室嘛?”“這簡直是‘盲人摸象——沒譜’。”“我們可以拿一些廢棄的東西來制作呀!”班長一語中的。話音剛落,同學們就異口同聲地說:“對呀,我們可以用廢品當材料,這樣就可以不花錢了!”
第二天,同學們帶來了各種各樣的物品,把教室布置得漂漂亮亮:看,講臺上那用“可比克”筒做成的筆筒小巧玲瓏;用硬紙卡和紙箱做成的書柜放在后面黑板的旁邊,可供同學們放書,既方便又美觀;用飲料瓶做成的花籃放在“學習園地”邊,給教室增添了些許生機;再看看墻壁上,用瓜子殼、蛋殼、碎布頭等貼成的一幅幅風景畫情趣盎然,美不勝收;最巧的是窗前的那一串風鈴了,它用餅干盒子做架子,把廢棄的玻璃針管串成幾串,再用茶葉包裝袋作裝飾,風一吹,風鈴“叮當”作響,仿佛還帶著茶香呢!老師走進教室,滿意地點了點頭,夸我們能變廢為寶,真了不起。最后,老師意味深長地說:“同學們,節(jié)約資源,保護環(huán)境,是每個公民應盡的職責。讓我們從小事做起,合理利用垃圾,為建設(shè)資源節(jié)約型和環(huán)境友好型社會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吧!”
朋友們,垃圾也是寶,讓我們合理利用垃圾吧!
點評
小作者以自己的經(jīng)歷告訴人們“垃圾也是寶”,其用意在于勸誡我們:節(jié)約資源,保護環(huán)境,盡自己的一份職責。事小意義大,言實說理明,語言精當,發(fā)人深省。
【指導并置評:吳桂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