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編號:1005-6629(2010)07-0081-02 中圖分類號:G633.8 文獻標識碼:B
Cu跟濃HNO3在低溫時,剛開始反應速度比較慢,這是事實。但是筆者從《化學教學》2009年12期3頁上見到有作者竟指出,“在0 ℃~10 ℃的較低溫度下,Cu跟濃HNO3會出現(xiàn)異常,反應難以發(fā)生”。該作者曾在《化學教學》1996年7期第39頁上對此還有如下的解釋:低溫時, Cu(NO3)2在濃HNO3中的溶解度較低,在銅的表面生成的Cu(NO3)2不能及時擴散到溶液中去,而是覆蓋在銅片的表面,發(fā)生了一種類似鈍化的現(xiàn)象。
下面擬想就上述解釋和Cu與濃HNO3的反應速度何以先慢后快作進一步討論。
第一,Cu跟濃HNO3在低溫時的反應速度慢是事實,但是遠不可以用“異?!?﹑“難以發(fā)生反應“去形容。因為,即使把Cu片放入用冰鹽水降溫到-4 ℃~-6 ℃的濃HNO3中,Cu片周圍都可以立等可見生成淺綠色 → 綠色的Cu(NO3)2溶液(溶有NO2的硝酸銅溶液呈綠色)。
第二, Cu(NO3)2在水中溶解度之大是很少見的(見下表)。
可見,說Cu跟濃HNO3 反應“生成的Cu(NO3) 2在濃HNO3中的溶解度較低,會在Cu片表面形成一種類似鈍化現(xiàn)象”的解釋是缺少邏輯和事實根據(jù)的。
本來濃HNO3具有很強的氧化勢(E =0.77V)可以氧化Cu,至于何以低溫時的反應速度慢,溫度低本身就是導致反應速度慢的重要外因。
不知讀者是否注意到了,即使溫度很低,Cu跟濃HNO3反應的速度也會很快(比較而言)。下面的實驗或許可以使我們獲得更多的認識。
兩個試管都注入相同體積的濃HNO3,讓其中的左管通入少量(幾個氣泡)NO2(溶有NO2的濃HNO3呈淡黃色),當同時在兩管中放入大小相同的Cu片時,你會發(fā)現(xiàn)左管在同樣的低溫下(0℃~10℃)的反應速度明顯比右管要快得多,溶液很快變成較深的綠色(溶有NO2的Cu(NO3)2溶液呈綠色)。
溶有NO2的濃HNO3為什么會迅速啟動它跟Cu的反應, 使反應速度會明顯加快的原因是這樣解釋的。
第一,溶有NO2的濃HNO3中含有氧化性比濃HNO3更具有強氧化性的HNO2(E =0.99V)。
NO2+H2O=HNO3+HNO2
這種解釋還可以用下述的實驗作證:如果你發(fā)現(xiàn)低溫時Cu跟濃HNO3反應速度較慢,你只須向溶液中投進米粒大小的一點NaNO2晶體,反應所提供的HNO2和NO2就會使Cu跟硝酸的反應被啟動,使反應立即劇烈起來。
NaNO2+HNO3=HNO2+NaNO3
2HNO2=H2O+NO+NO2
第二, 從反應機理上看[1],濃硝酸的氧化性與硝酸中經(jīng)常會存在由光化分解而生成的NO2的催
化作用有關(guān)。這里NO2有起著傳遞電子的作用:
NO2+e-=NO2-
NO2-+H++=HNO2
HNO3+HNO2=H2O+2NO2
硝酸通過NO2獲得還原劑(Cu)的電子,反應便被加速。發(fā)煙硝酸和溶有NO2的濃HNO3具有比純的濃HNO3有更強的氧化性和更快的反應速度,正是因為在酸中已經(jīng)有了氧化性更強的HNO2和起催化作用的NO2所致。
綜上,Cu跟濃HNO3反應,最初速度慢的原因,一是溫度低,二是沒有生成具有更強氧化性的HNO2和具有催化作用的NO2;爾后的反應快,恰恰是反應自身生成了氧化性更強的HNO2, 和聚集了越來越多起催化作用的NO2;再加上反應過程的放熱導致溫度升高,更增強了硝酸的氧化性,所以后來的反應速度會越來越快,這當然就是自然的事了。
參考文獻:
[1]曹錫章﹑張畹蕙等修訂.無機化學 第二版(下冊)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88: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