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的主張加速了中國女人從身體到思想的解放,但他卻因此聲名狼藉,招來罵名無數;他被人稱為性博士和情愛專家,但面對自己的婚姻和愛情卻束手無策。
很多受了西方教育洗禮的“海歸”都對當時抹殺中國女性美的規(guī)定感到憤憤不平。但只有張競生一人站了出來,替她們說公道話。
解放婦女的胸和愛
民國初年,女人的穿著和政治氣候一樣保守,連最開明的上海政府也明文規(guī)定:女人的身體不能外露,只要穿著低胸露乳、裸露胳膊和小腿的服裝,就要照章懲辦。
很多受了西方教育洗禮的“海歸”都對這種抹殺中國女性美的規(guī)定憤憤不平。但只有張競生一人站了出來,替她們說公道話。
從法國留學歸來的張競生當時在北大哲學系任教,他在《美的人生觀》一書中,崇尚裸體——裸體行走、裸體游泳、裸體睡覺等,并詳盡介紹了“交媾的意義”和“神交的作用”,其內容更像一部“夫妻夜話”。 他認為“束胸使女子美德性征不能表現(xiàn)出來,胸平扁如男子,不但自己不美而且使社會失了多少興趣”。
此書不僅讓被理學籠罩的中國為之一震,也成為當時青年人,特別是時尚女子爭相傳閱的讀物,她們掀起“天乳運動”,松開了禁錮胸部幾千年的布條。中西結合的胸罩開始流行,紅極一時的女明星阮玲玉就是中國最早穿胸罩的女性之一。
1927年,國民政府聽從張競生的建議頒布條令,從法“天乳”,反對束胸。之后,張競生又在報上發(fā)表文章,抨擊當時禁錮婦女自由戀愛的包辦婚姻。他提出了著名的“愛情四定則”——愛情是有條件的;愛情是可比較的;愛情是可變遷的;夫妻有如朋友,離散在所難免。這篇文章竟引發(fā)了中國歷史上第一次關于愛情的大討論,吸引了梁啟超、魯迅、許廣平等人的參與。
此外,張競生還被譽為“性愛專家”。在他的《性史》一書中,收錄了征集來的7篇文章,他在按語中提倡“性是快樂的”,提出了“第三種水”(即“愛液”)的說法。這些主張驚世駭俗,引起輿論界一片嘩然,衛(wèi)道士口誅筆伐。
艷遇見光死
行在時代之前的人,總會被一些愚昧的人取笑。有人甚至惡毒地調侃:“既然張先生這么懂愛情,那么你的愛情肯定美滿無疑了,可否撰文披露以供我們分享?”事實上,這位對愛情理論言之鑿鑿的專家,還未曾享受過他所定義的美滿愛情,甚至還是包辦婚姻的受害者:在他很小的時候,父母便為他找了一位目不識丁的農村妻子。之后,他北漂求學,又到法國留學,兩人幾乎零交流,更沒愛情可言。
愛情大討論之后,一位名叫楚崇石的小學老師在報紙上發(fā)表了一篇文章力挺他的觀點,并表示愿和他過情人生活。張競生對能遇到這樣一位新時代的紅顏知己激動不已,心里暗自期待愛情的來臨。
他寫信邀請楚女士來北平,并寄上自己的照片。很快,楚女士也寄來自己的玉照,張競生拿著照片被雷得說不出話來。—楚女士面容冷峻,腰掛長劍,一副不愛紅妝愛武裝的大義凜然。但張競生沒死心,或許真人和照片上是不一樣的吧……
當“楚女俠”“裝備齊全”地出現(xiàn)在北平火車站時,張競生死心了,他恨不能馬上買張火車票打發(fā)她回太原。他把她送到旅館,并寫了一張“勿肉交”的字條,放在上衣口袋中時刻告誡自己不能沖動。
猴急的楚女士“含蓄”地將一團很舊的棉花塞給張競生。此時,這位中國第一個倡導“計劃生育”的節(jié)育大師才知道,中國婦女竟還在用又臟又舊的棉花球避孕。當然,張競生并未給這位“楚女俠”機會。
諷刺的初戀
對那段期盼已久的艷遇當場絕望的張競生遠逃內蒙靜心。他沒想到,此刻的北大,有一位對他傾慕已久的女學生正日夜盼他歸來。
她就是張競生的富二代學生褚叢雪。褚父母把女兒送入北大讀書,是想培養(yǎng)出一名名門淑女。沒想到四年新式教育竟換來一位潮女。為了禁錮女兒恣意蔓延的思想,他們把她許配給了一位年輕小官吏。
褚叢雪與丈夫毫無感情,性格志趣格格不入,她心中欽慕著風度翩翩的老師張競生。得知張競生從內蒙回來后,褚叢雪迫不及待地約他在北大紅樓“請教學問”。
“中國何時才能廢除包辦封建婚姻?何時才能實現(xiàn)男女平等?婦女何時才能獲解放?”剛一見面,褚叢雪就連珠炮似的向張競生道出自己對現(xiàn)實婚姻的不滿。眼前這位言辭犀利的小女生竟讓張競生突然有了覓得知音的感覺。
第二天,褚叢雪再約張競生見面。北平的十月已十分寒冷,褚叢雪小小的身體在風里微微發(fā)抖,她靠近張競生的身體取暖,兩個心意相通的男女猶如干柴遇到烈火。此后,他們便在北大上演了一場轟轟烈烈、理論和實踐相結合的“愛情劇”。
紙終究包不住火,褚叢雪的外遇很快被丈夫發(fā)覺,他在北大校園大吵大鬧,弄得眾人皆知。一直渴望婚姻自由的褚叢雪頂住巨大壓力,希望張競生先離婚,然后跟自己在一起。
于是,張競生馬不停蹄地趕回廣東饒平老家,與妻子辦了離婚手續(xù)。張競生以為,他和“守活寡”的妻子在離婚后都能重獲新生。但他不知道,有些女子并不期盼自由,幾天后,離婚的妻子上吊自盡了。
更諷刺的是,褚叢雪的丈夫知道妻子崇拜張競生的愛情理論后,即在家仔細鉆研起情敵的著作。這位張競生學說最用功的讀者,最終用張競生的愛情理論挽回了出軌的妻子。當張競生第二次從法國歸來后,褚叢雪已回到丈夫身邊,不再搭理他。
悲情婚姻
遭受打擊的張競生許多年都過著獨身生活??箲?zhàn)時期,在熱心人的介紹下,張競生結識了中山大學的女學生黃冠南,兩人一見鐘情,結為伉儷。之后,他們雙雙回到廣東饒平縣,過著鄉(xiāng)間生活。
廣東解放后,張競生被帶到廣州參加社會主義學院的改造學習。剛開始,夫妻倆還保持著頻繁的書信來往,張競生按時給家里寄錢。可一年后,張競生突然斷了音信,這讓黃冠南憂心忡忡,整日擔心丈夫的安危。
張競生每周都按時給家里寫信,但信件寄到饒平后,就被當時鄉(xiāng)村的“紅色政權”農會截留了。農會還散播謠言,讓黃冠南誤以為丈夫已被殺害,痛不欲生的黃冠南最終上吊自盡。
黃冠南去世一年多后,張競生才從友人處聽到這個消息。他不敢相信這是事實,因為前幾日才收到過妻子的來信。事后他才知道,這是兒子仿照母親的筆跡寫給他的。
兩任妻子都先后以同一種方式撒手而去,從此張競生再無婚娶,他的心再也不能負荷任何一段新的愛情。
1970年6月18日凌晨,82歲的張競生在家鄉(xiāng)饒平遽然去世。終其一生,他都在追求一種為世人難容的浪漫。這個屢敗屢戰(zhàn)的浪漫斗士去世時,書桌上油燈仍然亮著,面前攤著一本書,面色寧靜。
張競生的大膽言論“撕”開了禁錮中國婦女胸部幾千年的布條。
天乳運動后,中國女人大膽地穿上比基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