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熱無可厚非,但要做到秘而不宣。一個經(jīng)驗告訴我們,你潑別人一身臟水,難保不臟自己的手。
南在南方:原名毛甲申,原籍陜西,現(xiàn)居武漢,朝秦也,暮楚也。寫小說若干,專欄若干。
她和丈夫過了一陣子蜜糖生活,粘稠而明亮,但好景不長,丈夫愛上了別人,也不明目張膽,就那么小偷小摸,可氣的是還裝出一副模范樣子,再晚也回家,周末還在家里陪著她。她恨,但沒有揭穿他,她要報復,弄頂綠帽子讓他嘗個鮮。
她身邊也有示愛的男子,之前,她明確拒絕??涩F(xiàn)在,有什么不可能?身在報復情緒中的人,常常是失控的。她和那男子就在一起了。事畢,她大笑不止,體會到了報復的快感。可笑過之后,卻流了眼淚。沒過幾天,她設計讓丈夫目睹了她和別人歡愛的場景。
婚姻散了,她和那男子也散了,但秘密就像長了腳,傳出很多香艷版本。公司里,平日看起來莊重的男子,忽然輕浮起來,話語上的,眉目上的,手腳上的,看似示愛,實則揩油,本質上就是調戲。
她想重新戀愛扭轉這個局面,正好有朋友介紹了一個,感覺都挺不錯,可還沒有熱乎兩人就散了,就是因為他去她公司接她,正好她不在,而她的同事討論她,他們不認識這個男子……
這讓我想起一個外國人做的實驗。兩輛全新的汽車放在一起,一輛車窗是好的,一輛車窗砸了一個窟窿。
結果,一夜之間,那輛有窟窿的車窗的玻璃全被砸碎,完好的依然完好。他們在一棟大樓做實驗,打破一個窗戶上的一塊玻璃,結果還是一樣的。
于是就得出了破窗理論:如果有人打壞了一棟建筑上的一塊玻璃,又沒有及時修復,別人就可能受到某些暗示性的縱容,去打碎更多的玻璃。但人們對完美的東西則保持著適度的維護。
還有一個故事。這個女子剛剛參加工作,愛上了一個已婚男人,如同趙薇的臺詞,你要我做的事情,我都會去做,不管你是騙我,還是不騙我。
那男人也沒有拒絕,看得出來滿心歡喜,可始終沒有多余的舉動,如果她不撲到他的懷里,他不會擁抱她。某個時刻,他問,你之前有過沒有?這是一句不合時宜的話,但是他問了,她也答了,沒有。他從狂熱中冷卻下來,幫她扣上了扣子。他說,得有一個明明白白的人,才能配得上你清清楚楚的青春。話說得很漂亮,可在那時她覺得卻是羞辱。她要一輩子恨他,為什么會這樣?
其實,不管這個男人的拒絕,是因為怕?lián)斬熑芜€是真心呵護,但他能拒絕,于一個女子來說,卻是萬幸。因為這意味女子還有機會體會,一場清清楚楚的戀愛所特有的美感,和儀式感。
破窗如此,破人也是如此。這個理論同樣適用于情愛之中,戀愛從一開始就兩種結果,一種繼續(xù),一種是分手。不管如何分手,是誰提出來分手,但結束了,所能做的就是打理愛情后事,不再糾纏不再打擾,重新上路。
但問題常常出在愛情后事上面,從一場勞心勞力的情愛中走過來,差不多有一個不應期,頭腦容易發(fā)熱,常常做些驚人之舉,要么自動泄密,公布情書、照片,或者其他物證,無非是想給對方貼個標簽。硬是把兩個人的事,弄得人人盡知。等到再次戀愛,常常因為閑言閑語,半途而廢。久而久之,就跟一句俗話說的,破罐子破摔。自己先破摔了,還指著誰來珍惜?
愛情后事,第一要辦的就是保護秘密。親密連在一起,親熱無可厚非,但要做到秘而不宣。一個經(jīng)驗告訴我們,你潑別人一身臟水,難保不臟自己的手。不如騰出手,給自己的窗口裝塊好玻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