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光倒退七八年,我是不屑于下廚房的。我那時正處在“女強人”的癲狂狀態(tài),恨不得生出六臂,再踩上一對風火輪。吃什么、怎么吃根本就不是我要考慮的事情。公司有食堂,家里有保姆,無數(shù)精美的食物被我生生地暴殄了——人仰馬翻的職場生活,不僅遲鈍了我的味覺,也粗礪了我的情感。
突然有一天,我厭倦了辦公室政治,厭倦了守時打卡、晚晚加班、在天上飛來飛去的日子,我寧愿舍棄名企高職,去了一家小公司。不圖別的,只圖能在黃昏的時候準時回家。
回家了自然要做飯。走進廚房,看到那么多的新鮮蔬菜碼在案板上:紅的番茄,紫的茄子,白的冬瓜,綠的西芹,還有洗得干干凈凈的鮮魚家禽,我的心被溫暖了,我看見食物在微笑,它們用鼓勵的眼光,歡迎我的來到!
第一次做飯不免手忙腳亂。保姆在一旁指點,醬油在哪里,哪是鹽罐、哪是糖罐……那晚飯菜的滋味一般,但家人的欣喜是空前的:先生破天荒喝了一杯白酒,挑食的兒子吃了三碗飯——他們在鼓勵我呢!
從那以后,我愛上了廚房,也愛上了帶給我們快樂、溫飽、營養(yǎng)、健康的食物。下了班,我不慌不忙地走進菜場,在每一樣食物前駐足流連,仿佛它們是我失散多年的朋友,我和它們之間有一種心靈的默契;每一種食物都值得我們熱愛,沒有它們,人類將不會有文明健全的時代。站在食物面前我徹底覺悟過來:一個女人,即使美如天仙,如果不下廚房,也是一個不懂生活、沒滋沒味的女人啊!
我守在廚房里,可愛的食物們忠貞不渝地陪著我;我邊做飯邊和它們聊天,食物好像聽得懂我在說什么,不然,我的廚藝怎么越來越好、手藝越來越精湛呢?用兒子的話說,簡直趕得上中南海的廚師了,可我并沒有接受過專業(yè)訓(xùn)練啊!
很多個晚上,當我端上滿桌的美味,看家人吃得津津有味,我從心底里感嘆食物的神奇:只要搭配得當,無論是蒸、煮、煎、炸,還是炒、烹、烤、燉,食物都會把它最靚麗的容貌呈現(xiàn)出來,把最美妙的味道奉獻出來!夜深了,廚房里的燈滅了,我坐在電腦前,抒發(fā)我對食物的熱愛。于是,就有了大頭菜的笨拙精神,纏綿的紅豆沙綠豆沙;驚艷的豬蹄,流淚的苦瓜;嫌貧愛富的茄子,活色生香的龍蝦;追求理想的紅薯,沖破黑暗的豆豉;所向披靡的辣椒,特立獨行的黃鱔……我在鍵盤上敲啊敲,直敲得有感動的淚水潤濕了眼眶。
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淚水,因為我愛這食物愛得深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