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里沒有刺耳的警笛聲,也沒有紅、藍相間的閃光燈??床坏骄皆O的封鎖線,也看不到一群鑒識專家,從設備齊全的廂型車走出來—_通常這些專家會提著令人印象深刻的黑色袋子,清一色戴著墨鏡,車窗的玻璃也是深色的,車門關上時會發(fā)出巨大的聲響;而他們手上拿的,全都是些沒人知道的先進儀器……
這些全都不存在,你只是孤零零的一個人,你得自己解決在你眼前的一片狼藉一在那張非常昂貴的地毯上,有一塊新的污痕;你最喜歡的MP3播放器正在洗衣機里發(fā)出咔嗒咔嗒的聲音;而你的頭發(fā)不知怎么的,粘到了一塊口香糖。你碰上麻煩了,這時候該怎么辦?你可以搬一張椅子過來,把污漬壓在下面,讓別人看不見;可以很心痛地把濕掉的MP3播放器丟進收放雜物的抽屜里,和那些壞掉的東西躺在一起;至于頭發(fā),就剪下一小撮吧。你可以告訴自己,說這就是莫非定律:如果有件事可能出錯,往往就真的出錯。你還可以去買個巧克力冰淇淋安慰自己,跟自己說這些都沒什么大不了的。
當然,你也可以換個方式,自己來扮演鑒識專家——你可以找一個放大鏡,尋找你所碰上的麻煩背后,有些什么蛛絲馬跡。這樣一來,你就能夠確實掌握到底是哪里出了差錯,也會了解為什么出錯。于是,你的生活將不再受到這些麻煩的困擾,就像鑒識專家不會被那些罪犯迷惑一樣,你也會知道該如何正確地處理這些麻煩?,F在,戴上你的墨鏡,拿出你的黑色手提袋,為你自己追根究底一下吧。預備好了嗎?
首先,各位必須了解什么是所謂的麻煩事。我說的,并不是那種需要叫警察、消防隊或救護車來處理的意外事故。我們這里所謂的麻煩,是在日常生活里經常會碰到的不如意的事情。就算這些事沒有發(fā)生在你身上,在附近的某個地方,也會有某人正碰上這些倒霉事。倒霉事的發(fā)生有可能是科技出了錯,或者更有可能的,則是我們使用科技的方式有問題。
不錯,我們日常使用的各種物品,都是為了某種特定的使用場合而設計的。如果物品出現在不適當的場合,例如把金屬容器送進微波爐里;或把口香糖放在頭發(fā)上;或是將紅酒倒在地毯上,麻煩就出現了——原本該洗掉頭發(fā)上臟東西的液態(tài)清潔劑,變成了腳底下的潤滑劑;放了金屬的微波爐里,產生可怕的火花,在里麗到處亂竄;頭發(fā)上的口香糖,則變成非常惹人厭的黏著劑,幾乎不可能去除干凈;地毯上的紅酒;也變成一種頑固的染料,甚至比地毯上的花樣更牢固,洗都洗不掉。
像這類的麻煩事經常在發(fā)生,但現在,你已經知道麻煩是怎么惹出來的了。如果你已經做好心理準備,我們不妨湊近瞧瞧這些麻煩事——想象一連串倒霉事全都讓你在一天之中碰上,這或許是你最諸事不順的一天……
多懂一點科學,少惹一些麻煩
每當我看電視的時候,總覺得有些困惑。我們生活在一個由科學建立起來的社會,但我們對科學的態(tài)度卻充滿矛盾??茖W家不辭辛勞的努力,使新的科技成熟,使我們的醫(yī)療更加可靠,也使作奸犯科的罪犯無所遁形。由于科學家的付出,我們知道自己所在的世界以及身處的宇宙的本質,也了解到周遭生命的奇妙,然而一般人對科學的看法卻是很混淆的。
我們對科學尊敬、信任,卻也對科學有很大的誤解。愈來愈沒有小孩子愿意去研究科學,很多人都認為科學的相關議題既令人費解又無聊。更糟糕的是,很多成人還把科學(或現代科技)當成了自己生活中一些新麻煩的罪魁禍首——如果沒有計算機的出現,我們就不必擔心計算機中毒了;如果科學家不曾發(fā)明三秒膠,我們就不會不小心把手指頭粘在一起;如果沒有人研發(fā)出超小型的MP3播放器,我們也沒機會把多年的音樂珍藏掉進馬桶里……許多人認為,如果沒有科學,我們的生活或許會比現在簡單得多,也快樂得多。
但是,這種對待科學的態(tài)度是完全錯誤的。抱怨科學要為一些倒霉事負責,就好像抱怨說話本領要對世間的爭吵負責一樣荒謬。為了怕爭吵,難道我們應該放棄說話的本領?還是,我們應該多學習與人溝通的技巧?
對科學持否定的態(tài)度就等于關上了好奇心的大門,從此不再問“為什么”??茖W只不過是我們用來了解周遭世界最好的辦法,而不是一件機械設備或一種特殊技術??茖W只是人類所使用的一種簡單的探索程序——如果我能找到足夠的證據來支持某件事或某個想法,我就相信它是真的:如果我認為某種新藥的效果比較好,我就必須去證明它;如果我相信某種材料和熱有一種特殊的交互作用方式,我就必須做一些實驗,證明確實如此。這就好像一名偵探,如果要證明嫌犯是清白或有罪的,就要去搜集各種證據。科學家也要搜集證據來支持或反駁某個想法,當支持的證據愈多,這個想法就愈有可能是真的。但是當證據無法充分支持某個想法時,這個想法便要加以修正、更新或改善,然后重新開始驗證的過程。
因此,如果某些事出了麻煩,例如我的車子在路上打滑,或者我把柴油誤加進汽油引擎而把它搞壞了,是不應該怪罪到科學頭上的,我們反而可以利用科學來解釋到底發(fā)生了什么。有了這些認識,當你碰上不如意的情況時,你會知道該怪的是自己。借由探究一些我們在日常生活中會碰上的倒霉事,同時認識最新的科學知識,你將會打開好奇心的大門,體會到科學令人驚奇之處。
請跟我一起,發(fā)掘倒霉事的真相
在這樣的過程中,我會讓各位看到科學可以多么迷人、多么刺激,只是偶爾有那么一點討人厭。就算真的遇上了后面這些倒霉事,你至少還能輕松地了解這個世界的真正本質。
我是怎么知道這些事的?雖然我很少穿白袍,但卻經常出現在各種專家的實驗室和辦公室里,像是計算機科學家、生物學家、化學家、物理學家等等。我也常和各種專門技術領域的人士合作,如藝術家、音樂家、建筑師、工程師、天文學家、經濟學家和機械人專家。
我本身的研究專長在于各種復雜系統(tǒng)(包括自然界的,還有人工的),專門整合你們所能想象的最復雜的研究,像是基因算法或人工智能。我算是很活躍的科學家,負責帶領一個研究團隊,同時訓練很多新進科學家。當然。我也是個平凡人,我喜歡看電影、享受美食,就跟各位沒什么不一樣。
鏈接
別再老怪自己走霉運了,
讀完這本書,你會慶幸還好自己不是那個倒霉鬼,
更幸運的是,你已經知道怎樣才能不變成倒霉鬼!
有的時候,人就是會這么倒霉……
一覺醒來,發(fā)現自己竟然睡過頭;
急忙去浴室洗個澡,又不小心滑一跤;
開著愛車趕上班,竟然錯把柴油當汽油;
無奈地去搭公交車,好不容易搶到的座位上,
竟有塊口香糖把你的頭發(fā)、衣服粘得一團糟……
誰說你只能埋怨:為什么每件事都要跟我作對?
其實驅除霉運的妙方,都在這本有趣的科學書里-——
從你該知道的口香糖化學、開車的人一定要懂的加錯油急救法,
到你為什么老是會睡過頭、忘東忘西、容易迷路、不小心摔跤,
還有計算機為什么中毒、硬盤怎么套故障只要能從科學的角度了解這些東西、了解你的身體,
你就會知道該怎么做,才能讓諸事平安又順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