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云禪話(十四)
誰是后人
天皇道悟禪師前去參訪石頭希遷禪師,一見面就問道:“如果超脫定慧(編注:“定”指禪定,摒除雜念;“慧”指智慧,認(rèn)識佛法。和指戒律的“戒”并稱為“三學(xué)”)之外,請問老師您還能告訴別人什么道理?”
石頭希遷禪師回答:“我這里本沒有束縛,談什么超脫?”
天皇禪師不滿地說:“您說這樣的話,叫人如何了解呢?”
石頭希遷問:“你知道‘空’嗎?”
天皇禪師答:“我對‘空’早有心得!所謂‘真空不礙妙有,妙有不礙真空’?!?/p>
石頭禪師慨嘆:“唉!想不到你也是那邊(指迷的世間)過來的人?!?/p>
天皇禪師否認(rèn)說:“我不是那邊的人。因為有了‘那邊’就有‘這邊’。您是指我的來處還是有蹤跡嗎?”
石頭希遷禪師肯定地說:“我早就知道你是有來處的?!?/p>
天皇禪師很不高興地說:“你怎么毫無證據(jù)誣賴我呢?”
石頭禪師大笑,指著天皇禪師說:“你的身體就是證據(jù),那不就是來處嗎?”
天皇禪師說:“話雖這么說,‘來處自他來,去處自他去’,可是我們究竟該拿什么來教導(dǎo)后人呢?”
石頭希遷禪師大喝一聲,斥責(zé):“請問誰是我們的后人?”
一喝之下,天皇道悟禪師豁然大悟!
石頭希遷和天皇道悟兩位禪師所談?wù)摰摹斑@邊”、“那邊”,主要是指生死輪回的流轉(zhuǎn)?!拔抑滥闶菑哪沁厑淼摹?,這是指仍在生死迷妄之中,所謂證據(jù)就是有漏(編注:與無漏相對,漏是流失、漏泄之意,有漏為煩惱之異名)的業(yè)報色身。
天皇道悟經(jīng)過深思,承認(rèn)自己還沒有超脫,故曰“來處自他來,去處自他去”,即生死由他之謂。但他又掛念后人,前前后后,生生死死,則生死如何了得?難怪石頭禪師要向他大喝:“誰是我們的后人?”
茶飯禪
龍?zhí)冻缧哦U師跟隨天皇道悟禪師出家的最初數(shù)年,每天只是打柴挑水、燒火做飯,除了勞作以外,沒有得到天皇禪師一言半語的開示法要。有一天,他向師父叩頭禮拜,說:“師父!成為您的弟子已經(jīng)好多年了,可是始終不曾得到您的開示。請師父慈悲,傳授弟子修道的法要?!?/p>
天皇禪師聽了立刻就說:“你剛才講的話好冤枉師父啊!自從你跟隨我出家以來,我沒有一日不傳授你修道的心要。”
“弟子愚癡,不知您傳授我什么修道心要?”龍?zhí)抖U師不禁訝異地問。
天皇禪師回答:“你端茶給我,我為你喝;你捧飯給我,我為你吃;你向我合掌,我就向你點頭。我何嘗一日懈怠?不都在指示心要給你嗎?”
龍?zhí)抖U師聽了,頓然開悟,又問:“怎么保持這種體悟?”
天皇禪師說:“任著天性逍遙自在,隨著緣分開放曠達(dá)。用平常心就好,沒有什么神圣的解說。”
龍?zhí)抖U師并不是被天皇禪師這么一說就開悟了。假如沒有多年端茶、煮飯、打柴、挑水,具足那許多因緣,是不足以成熟到領(lǐng)悟禪法的。我們從這則師徒問答之中,可以了解到禪就是生活。
在禪寺里面,寺僧不但要做很多粗重工作,甚至于庭園里的如茵綠草,都是禪者每天親手將草上枯黃的尖端,一點一點地摘除掉?,F(xiàn)今雖然有機器可以用來鋤草,但機器不能鋤掉心里的煩惱,而必須要用心去鋤。如何使心由凡轉(zhuǎn)圣?必須從心的忍耐、心的慈悲、心的凈化做起。生活工作中處處蘊藏著禪機,日常生活里就有禪道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