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多人可能以為,政治人物面對公眾進行演講是西方的傳統(tǒng)。其實這是一個誤會。上古時期,中國的好幾位著名帝王都喜歡對公眾演講。盤庚就是其中一位喜歡并且善于演講的帝王。
公元前1300年前后,殷商王朝的第二十任國王盤庚為使國家繁榮安定,果斷作出遷都的決定,把國都從奄(今山東曲阜)遷往殷(今河南安陽)。也有學(xué)者認(rèn)為,盤庚遷都,一共有兩次,第一次是從奄遷往亳(今河南鄭州),第二次是從亳遷往殷。
不管是從哪里遷往哪里,盤庚的遷都之舉顯然受到了朝野許多人的反對。其中反對最為激烈的是貴戚大臣。他們在原來的都城里都有豪宅田地,家產(chǎn)豐厚,生活安逸?,F(xiàn)在千里迢迢遷到新都,必然會遭受一些經(jīng)濟損失。新到一個地方,興建宅院,開拓耕地,百事從頭,辛苦麻煩自不待言。不用說,他們對于國王盤庚的遷都決定是一萬個不贊成。因此,他們或者把盤庚的動員令隱匿起來,不向百姓宣講清楚,或者干脆鼓動百姓,一起反對遷都,要求重返舊都。
這自然惹怒了盤庚,他于是把所有貴戚大臣都召集到王宮里去,訓(xùn)了一次話。這次訓(xùn)話,我們可以給它取名為《盤庚遷都宣言》?!缎浴啡挠涊d在《尚書》這部日后成為儒家經(jīng)典的文獻里。
盤庚的這次訓(xùn)話,動之以情,曉之以理,誘之以利,恫之以威,引經(jīng)據(jù)典,聲情并茂,文采斐然,不啻是一次無比精彩的演講。它顯示了盤庚極高的語言藝術(shù)修養(yǎng)——其中有兩個原創(chuàng)的比喻,十分生動;有兩個原創(chuàng)的語句,后來被當(dāng)作成語,都沿用至今——更為重要的是,這次演講達到了他預(yù)期的目的:遷都決策得到了充分的執(zhí)行和落實,商王朝從此更為繁榮富強。眾所周知,舉世矚目的甲骨文就是在盤庚的新都殷(安陽小屯)被發(fā)掘出來的。顯然,遷都之后,商王朝不但經(jīng)濟快速發(fā)展,文化事業(yè)也呈現(xiàn)了一派興旺景象。很有可能,甲骨文就是那個時期被創(chuàng)制出來的。如此漂亮,又如此有實效的演講,中華數(shù)千年歷史,找不到能夠與之匹敵的。
遷都宣言
之所以找你們來,諸位,我是要告訴你們,對你們訓(xùn)話,目的是為了打消你們的私心雜念,奉勸你們不要傲慢,不要貪圖安逸。
從前,我的先王總是考慮任用貴戚舊臣,和他們共商國是。那個時候,先王發(fā)出的政治號令,他們是絕不敢加以隱匿或篡改的。因此,先王很敬重他們。他們也從來不會有什么錯誤的言論,民眾也能夠令行禁止,國家形勢蒸蒸日上。而現(xiàn)在,你們卻在不停地吵吵嚷嚷,信口雌黃,說出許多邪惡浮夸的話來。我真搞不懂,你們究竟想吵鬧出什么名堂!
不是我成心毀壞一直以來的這個君臣和諧關(guān)系,實在是因為你們把這個和諧關(guān)系藏匿了起來,不想給我。我對此洞若觀火(原文:余若觀火)。當(dāng)然,我有時也會糊涂,可能正是因為這,慣出了你們言行放縱的毛病!
如同只有把網(wǎng)結(jié)在綱線上,才會有條不紊(原文:若網(wǎng)在綱,有條而不紊);如同農(nóng)夫耕種,只有盡力才會獲得豐收;你們也只有去除私心雜念,造福于民,并惠及你們的親戚朋友,你們才可以大聲地說,你們是一直為人民謀福利的。倘若遠近民眾也像你們一樣自私,貪圖安樂,不去力田耕種,不肯努力做辛苦的事情,怎么可能獲得收成呢!
你們不但沒有把我的善意傳達給民眾,反而唆使他們做出了一些壞事,引火燒身,這是你們自己種下的禍根。你們既然要唆使民眾做壞事,這些苦果理應(yīng)由你們自己品嘗,現(xiàn)在你們想要后悔,已經(jīng)來不及了!看看這些小民百姓吧,他們尚且懂得聽從規(guī)誡,唯恐說錯了話,禍從口出。而你們,竟然忘了,我還操縱著你們的生殺大權(quán)呢!你們不但不向我匯報,反而以不實之詞去恐嚇蠱惑民眾。你們這種行為,如同大火燎原,人都無法靠近,豈能將它撲滅(原文:若火之燎于原,不可向邇,其猶可撲滅?)。釀成這個局面,這是你們作孽,不是我的過錯。
賢人遲任說過:用人應(yīng)該用貴戚舊臣,器具相反,應(yīng)該盡量用新的。從前我的先王和你們祖上都能夠同甘共苦,我怎么敢對你們動用過分的刑罰呢,你們?nèi)裟苁朗来^承自己祖先的勤勞傳統(tǒng),我絕不會忘記你們的好處?,F(xiàn)在我隆重祭祀先王,你們的祖先也一同受祭。你們行善得福、作惡招災(zāi),先王和你們的祖先都會處置你們,我也不敢擅用過分的獎懲。
我把困難告訴你們,好比射箭必須認(rèn)清靶心,你們不要侮慢老人,也不要忽視孩子,大家要安心地住在這里,勤勉勞作,聽從我的決定。
不論親疏遠近,作惡的必須受到懲罰,行善的肯定得到表彰。國家治理得好,是大家的功勞;國家治理得不好,是我一個人的過失。
你們大家應(yīng)該把我的話轉(zhuǎn)告其他人,從今往后,各人恭敬行事,恪盡職責(zé),不要信口亂說,倘若不然,懲罰就會降臨到你們身上,到那個時候,后悔就沒有用了。
原文:
格汝眾,予告汝訓(xùn),告汝以法教。汝猷黜乃心,無傲從康。古我先王,亦唯圖任舊人共政。王播告之脩,不匿厥指。王用丕欽,罔有逸言,民用丕變。今汝聒聒,起信險膚,予弗知乃所訟。非予自荒茲德,唯汝含德,不惕予一人。予若觀火。予亦拙謀,作乃逸。若網(wǎng)在綱,有條而不紊;若農(nóng)服田力穡,乃亦有秋。汝克黜乃心,施實德于民,至于婚友,丕乃敢大言,汝有積德之臣。乃不畏戎毒于遠邇,惰農(nóng)自安,不昬作勞,不服田畝,越其罔有黍稷。汝不和吉言于百姓,唯汝自生毒,乃敗禍奸宄,以自災(zāi)于厥身。乃既先惡于民,乃奉其恫,汝悔身何及!相時憸民,猶胥顧于箴言,其發(fā)有逸口,矧予制乃短長之命!汝曷弗告朕,而胥動以浮言,恐沈于眾?若火之燎于原,不可鄉(xiāng)邇,其猶可撲滅。則唯汝眾自作弗靖,非予有咎。遲任有言曰:“人唯求舊,器非求舊,唯新?!惫盼蚁韧豸吣俗婺烁?,胥及逸勤,予敢動用非罰?世選爾勞,予不掩爾善。茲予大享于先王,爾祖其從與享之。作福作災(zāi),予亦不敢動用非德。予告汝于難,若射之有志。汝無侮老成人,無弱孤有幼。各長于厥居。勉出乃力,聽予一人之作猷。無有遠邇,用罪伐厥死,用德彰厥善。邦之臧,唯汝眾;邦之不臧,唯予一人有佚罰。凡爾眾,其唯致告:自今至于后日,各恭爾事,齊乃位,度乃口。罰及爾身,弗可悔。
《尚書·盤庚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