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見張樹山大伯是在他兒子的婚禮上,他穿著整齊的西服,戴著喜慶的 “父親”喜花,熱情招呼著所有來參加喜宴的賓客。喜氣洋洋,看上去五十多歲,體型稍微偏胖,精神抖擻,容光煥發(fā),讓人怎么也聯想不到“糖尿病”三個字。
糖尿病不能不重視
然而,張大伯確診糖尿病至今已經有12年了,當初只是血糖偏高,自己并不太放心上。由于工作的原因,在外應酬的機會比較多。張大伯幾乎天天兩頓飯都是下飯館,而且每天差不多抽兩包香煙。生活習慣不好,也不規(guī)律。血糖控制的情況可想而知了。
直到5年前,張大伯由于睡覺打呼嚕比較嚴重在北京某大醫(yī)院檢查時,發(fā)現血糖偏高比較嚴重。雖然一直用降糖的西藥,但是,在進行手術治療精索靜脈曲張前,醫(yī)生誠懇地建議他對糖尿病進行相應的胰島素注射治療。至今張大伯仍清晰記得,2005年6月2日是他第一次注射胰島素的日子。此刻,與糖尿病和平共處的生活才真正開始。他正視了這個影響自己身體健康的敵人——糖尿病!
血糖控制要多運動
在2005年6月,他發(fā)現左腳的第二個腳趾甲慢慢地變得全黑了。當時特別奇怪:會不會是發(fā)生了糖尿病并發(fā)足病呢?
張大伯去了醫(yī)院,中醫(yī)院糖尿病科的主任建議他來醫(yī)院用溫水加中藥洗腳,每天下午都洗一次。連續(xù)兩個星期,張大伯堅持去醫(yī)院洗腳。又因為當時已經開始注射胰島素,血糖控制得比較好,慢慢的,腳趾就康復了。醫(yī)生建議張大伯,以后每天要堅持多運動。
張大伯回家以后,謹遵醫(yī)囑,開始計劃他每天的運動生活。為此,張大伯特意去拜師練習太極拳。最先,自己只是一個太極拳學徒,天天跟著師傅練習。慢慢地,長久的堅持鍛煉,張大伯由一位太極拳學徒“出師”了,還有了自己的跟班——張大伯每天早上準點提著錄音機去戲劇廣場,播放打拳的音樂,帶領200位太極拳“徒弟”一起鍛煉身體,大家都尊稱他為張教員。他最初為了鍛煉身體與糖尿病抗戰(zhàn)而堅持的太極拳鍛煉,如今已經成為一個責任,似乎這已經不僅僅是張大伯自己的事情,而是所有一群太極拳愛好者的共同信仰。
除了太極拳,張大伯還經常打打乒乓球。因為自己家有乒乓球案,所以經常一家人一起練習乒乓球。不僅鍛煉了身體,融洽了家人感情,也讓每個家人得到了身體鍛煉。
還有一件持之以恒的鍛煉項目,是每天老伴陪著張大伯進行的8000步散步運動。當時張大伯學習了洪昭光的書籍,里面有一個健康建議——“八個八”。 “八個八”即“日行八千步,夜眠八小時,三餐八分飽,一天八杯水,養(yǎng)心八珍湯,強體八段錦,米壽八十八,茶齡百零八”。于是,張大伯每天進行差不多1個小時20分鐘的散步時間。這么多年一直有老伴陪著散步,張大伯心里更是充滿了幸福和感激。
飲食平衡也少不了
說起飲食,張大伯的經驗可豐富了。他侃侃而談:“就我自己的飲食經驗,早晨吃得像皇帝:蛋白質高,面包和一袋奶,還有雞蛋和豆腐;中午吃得像平民,比較正常,粗糙一點 葷素搭配;晚上吃得像乞丐……”
張大伯目前的飲食生活似乎離不開豆腐,每天總是有一頓豆腐,但是花樣多變,倒是吃不煩。豆腐海帶湯、涼拌豆腐,炒豆腐等等,對烹飪豆腐,張大伯很有經驗,他自信滿滿地邀請我們去他家玩,說:“你來了,我做豆腐給你吃,保準你吃了贊不絕口。”
張大伯現在基本不喝酒,有時候,和朋友一起喝酒,也頂多只喝一兩白酒。大家都知道他血糖高,也都很配合,不讓酒了。
生活保持有規(guī)律
現在張大伯的日常生活很健康也很規(guī)律。每天早晨5點就起床了,先學習一個小時,然后6點鐘開始洗漱,準備去練太極拳。一般一套太極拳8分鐘時間,張大伯每天和徒弟們練習4套拳才回家。每次回來以后,在家吃個營養(yǎng)早餐,有時候是自己動手做,有時候是老伴準備好的。飯后就與幾個老朋友下棋。下棋有輸有贏,不過張大伯不計較這個,心態(tài)好,輸贏都高興。11點鐘是電視時間,張大伯總是不錯過“百家講壇”節(jié)目。中飯后,有午睡的習慣。到下午三點鐘,又開始運動了——打乒乓球。
每年6次體檢,張大伯都是正常的,近20年來,他體重變化很小,只長了3斤體重。目前是85公斤體重,雖然偏胖一點點,自己還是比較滿意的。
張大伯戒煙兩年,對香煙算是深惡痛絕了。在戒煙之前,有30年煙齡,每天差不多吸兩包香煙,夠嚴重的。那時候不僅咳嗽,還多痰。后來,在2008年由于鼻竇炎導致睡覺時候呼吸不順,經常感覺缺氧,被呼吸憋醒,在醫(yī)院做了個成功的小手術才解決了這個幾十年的老問題。這年,張大伯還戒煙了,獲得了巨大成功。他戒煙后體重長了2斤,食欲和嗅覺都變好了,現在不僅自己不抽煙了,也受不了別人抽煙。
快樂生活最重要
從張大伯說話的語氣和說話速度,還有歡快的笑容,不難看出,他的生活非??鞓罚浅P腋?。張大伯說自己心態(tài)特別好,目前閨女和大兒子都成家立業(yè)了,小兒子也上大學了,沒有什么需要擔心發(fā)愁的。
其實,這種樂觀并不只是他的短暫生活表現,而是張大伯的一種長期生活態(tài)度。保持良好的心態(tài),也正是張大伯戰(zhàn)勝糖尿病的一大利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