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同志:
李某在我承包的采沙場上班十幾天即溺水身亡,法院判決我應支付其親屬死亡賠償款15萬余元,其同居女友范某因未與李某登記結婚被判不享有該筆死亡賠償款。判決生效后,當我前往法院交納賠償款并要求從中扣除李某生前向我借的1萬元時,法院工作人員未予準許。請問:死者生前借款能否抵扣死亡賠償款?
讀者 方俊民
方俊民讀者:
你提到的這個問題涉及債的抵消和遺產繼承問題?!吨腥A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99條、第100條規(guī)定:“當事人互負到期債務,該債務的標的物種類、品質相同的,任何一方可以將自己的債務與對方的債務抵消,但依照法律規(guī)定或者按照合同性質不得抵消的除外……”、“當事人互負債務,標的物種類、品質不相同的,經雙方協(xié)商一致,也可以抵消”。這是我國關于債的抵消的法律規(guī)定,前者為法定抵消,后者為約定抵消。從你反映的情況來看,很明顯,本案并不存在約定抵消的問題,因此,李某生前借款能否抵扣其死亡賠償款,必須看是否符合法定抵消的規(guī)定。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99條的規(guī)定,債的法定抵消必須同時具備以下條件:1、必須是雙方當事人互負債務、互享債權:2、雙方債務的標的物種類、品質相同:3、必須是債務均到清償期:4、非依法律規(guī)定或者合同性質不能抵消。而據你反映,是李某生前而不是其親屬向你借的款,亦無證據證實該借款屬于李某的家庭共同債務,你和李某的親屬之間并不存在“互負到期債務”問題,故不符合債的法定抵消的第一個條件,因此,你不能主張從李某親屬應獲死亡賠償款中抵扣李某生前向你借的款。再從遺產繼承的角度來看,李某親屬因李某死亡所獲得的賠償款,在李某死亡前并來產生,該款并非李某生前遺留的個人合法財產。即不屬于李某的遺產范疇,故你亦不能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繼承法》第33條“繼承遺產應當清償被繼承人依法應當繳納的稅款和債務……”的規(guī)定,要求抵扣李某生前向你借的款。因此,法院工作人員的做法是正確的。
當然,如果李某的同居女友范某與李某不僅僅是同居關系,而是已辦理了結婚登記,她可以配偶身份享有該死亡賠償款,在這種情況下你就可以夫妻共同債務為由,要求從范某應獲賠償款份額內抵扣借款了。
江西 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