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播小麥因冬前積溫少,分蘗期明顯縮短,單株分蘗顯著減少,個體發(fā)育不良,應適當增加播種量,做到以密補晚、以密補穗,從而實現以穗保產量,每晚播種2天多增加0.5公斤播種量。10月底播種的小麥,667平方米(1畝)播種量以15公斤左右為宜。除此之外,種好晚茬小麥還應采取以下措施:
1 選用良種。以種補晚。由于晚播小麥的生育期相應縮短,在品種利用上應選用晚播早熟、階段發(fā)育進程快、營養(yǎng)生長時間較短、灌漿強度大、粒多粒重穗大的春性或弱春性品種,如“豫麥34”、“豫麥47”、“鄭麥9023”等,以彌補晚播小麥因前期積溫少致生育進程慢的缺陷,可以充分利用后期光熱條件,達到粒多粒重、早熟高產的目的。
2 增施肥料,以肥補晚。晚播小麥具有出苗晚、分蘗少、苗體小、根系發(fā)育差、成穗數少和生物學產量低、春季起身后生長發(fā)育速度快、幼穗分化時間短等特點,特別是前茬為紅薯的晚播麥田,地力消耗大,速效養(yǎng)分少,再加上晚播小麥冬前和早春苗小苗弱,不易進行肥水管理,因此需要加大施肥量,并做到以底肥和有機肥為主,氮、磷、鉀配合使用,注意增施磷肥,以促進主根系發(fā)育,增加干物質積累,促進早熟。晚播麥田每667平方米可用2,2.5公斤尿素作種肥,但要注意種、肥分開,以防燒根傷苗。
3 精細整地,以好補晚。晚播小麥幼苗弱小、根系發(fā)育差,對土壤養(yǎng)分和水分吸收能力差,因此,要早騰茬,早整地,早播種,適當淺播,達到“深、細、精、實、平”的整地標準,為晚播小麥正常生長發(fā)育創(chuàng)造良好的條件。
4 催芽淺播,促苗早發(fā)。晚播小麥適宜實行浸種催芽播種。經浸種催芽的種子,在同樣條件下,可比干播種子早出苗2-3天,早齊苗3~5天。浸種催芽方法是:用20-30℃的溫水浸種5~6小時,撈出晾干后播種。晚播小麥適當淺播,可減少養(yǎng)分消耗。一般播種深度以3~4厘米為宜。
5 實行科學管理,促壯苗多穗。晚播小麥因年前苗小、苗弱,肥水消耗少,一般不宜追肥澆水,以免降低地溫,影響發(fā)育。為了爭地溫、促壯苗,對整地質量差、地虛坷垃多、墑情差的麥田,冬季和早春可進行鎮(zhèn)壓,壓后淺鋤。晚播小麥起身后,營養(yǎng)生長和生殖生長同時并進,植株生長快,對肥水要求敏感,在此時期要加強肥水管理,以利促進分蘗,多成穗,成大穗,增加穗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