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是我的高考,我那時并沒有遠大的志向,作為一個農(nóng)民的孩子,離開農(nóng)村到城市生活就是我的夢想,而高考在當(dāng)時是離開農(nóng)村的唯一出路,由于知識基礎(chǔ)薄弱等原因,我第一次高考敗得很慘,英語才得33分;第二年我又考了一次,英語得了55分,依然名落孫山;我堅持考了第三年。最終進了北大,這里我想說明堅持的重要,因為無視失敗的堅持是成功的基礎(chǔ),這是我第一次體會到失敗和成功交織的滋味。
我的另一次刻骨銘心的失敗是留學(xué)夢的破滅,赴美留學(xué)的夢想在努力了三年半后付諸東流。一起逝去的還有我所有的積蓄,為了謀生,我到北大外面去兼課教書,因觸犯北大的利益而被記過處分,
為了挽救顏面我不得不離開北大,生命和前途似乎都到了暗無天日的地步,但正是這些折磨使我找到了新的機會,盡管留學(xué)失敗。我卻對出國考試和出國流程了如指掌;盡管沒有面子在北大待下去,我反而因此對培訓(xùn)行業(yè)越來越熟悉,正是這些,幫助我抓住了個人生命中最大的一次機會:創(chuàng)辦了北京斯東方學(xué)校,
一個人可以從生命的磨難和失敗中成長。正像腐朽的土壤中可以生長鮮活的植物,土壤也許腐朽,但它可以為植物提供營養(yǎng);失敗固然可惜,但它可以磨煉我們的智慧和勇氣,進而創(chuàng)造更多的機會,只有以平和的心態(tài)面對失敗和考驗,我們才能成熟、收獲,失敗和挫折。都將成為生命中的無價之寶,值得我們在記憶深處永遠收藏,
一個人成長的過程。是一個不斷在失敗中尋找與把握機會的過程,一個人是否活得豐富,不能看他的年齡,而要看他生命的過程是否多彩,還要看他在體驗生命的過程中能否把握住機會,人生的機會通常是有偽裝的,它們穿著可怕的外衣來到你的身邊。大多數(shù)人會避之不及。只有那些具備獨特素質(zhì)的人才能看到其本質(zhì)并抓住它們,這些素質(zhì)中最重要的就是承受失敗的能力和勇氣,
我在自己的生命歷程中遭遇了很多次失敗,但也正是這些失敗及其背后隱藏的機會最后成就了我,最終,我懂得了一個道理,就是藏在失敗背后的機會也許是最好的機會。這也使我進一步增加了堅強面對失敗的勇氣,到后來,坦然面對挫折和失敗便成了我的一種常態(tài),在失敗面前,我會不斷激發(fā)自已的斗志,就像高爾基在《海燕》中所說的那樣:讓暴風(fēng)雨來得更猛烈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