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將物理中的一些規(guī)律用詩詞的形式表達出來,以期達到增強學生物理學習興趣的效果。
關(guān)鍵詞:詩詞;物理教學;興趣
中圖分類號:G633.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3-6148(2010)12(S)-0077-3
筆者在物理教學中常常遇到物理難學的實際問題,聽到在學生中流傳的“物理難,化學煩,數(shù)學公式記不完”的順口溜。有的學生對物理失去了學習信心,興趣驟減。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要激發(fā)學生學習物理的興趣,必須打破學生中流傳的順口溜。為此,筆者將物理中的一些問題用古詩詞表達出來,以期提高學生學習物理的興趣。物理是最講道理的,物理是有規(guī)律可循的。但是物理解題需要畫一些簡圖,需要分析過程,需要列出有關(guān)物理方程,最后解方程即可。對此,筆者作了一首詩:
世人皆傳物理難,
我言物理亦簡單。
畫圖分析列方程,
問題盡在方程中。
同樣,在實際教學中,注意一些抽象的、重要的物理規(guī)律及結(jié)論,以詩詞格式加以總結(jié),讓記憶理解不再枯燥無味,進一步激發(fā)學習物理的興趣。
力學內(nèi)容是物理的重要部分,是必修、選修,會考、高考的重中之重。很多學生認為不易掌握,筆者對學生說:力學問題并非難,受力分析是關(guān)鍵。如何受力分析呢?第一步:受力分析不要慌張,切莫手忙腳亂,一定在眾多物體中確定研究對象,沒有對象不要受力分析。第二步:確定受力對象后,可以畫圖把物體隔離出來,以免其它物體的影響或干擾。第三步:受力分析依照一定順序。首先,畫出場力(重力場中的重力,電場中的電場力,以及磁場中的安培力或洛倫茲力);然后,畫出彈力,即支持力、壓力、拉力之類;最后,再畫出摩擦力,包括靜摩擦力及滑動摩擦力,如果有自己認為明顯的外力,也可以優(yōu)先畫出來。第四步:為了避免錯誤,受力分析后,再根據(jù)狀態(tài)加以驗證。這些受力分析步驟,見諸于各種參考資料,步驟冗長,不易記憶理解,對此筆者借以詩詞形式,幫助學生理解,總結(jié)寫下了受力分析歌:
受力分析歌
受力分析定對象,
畫圖隔離莫慌張。
場力彈力摩擦力,
明顯外力優(yōu)先想。
根據(jù)狀態(tài)再驗證,
受力分析算完成。
在講解圓周運動、離心運動過程中,筆者與學生共同探究二者的特點。圓周運動需要向心力,但是向心力并不是使物體有向心運動的趨勢,恰恰相反,向心力卻使物體向外(離心)運動的趨勢。當外界對物體提供的外力與物體需要的向心力相等,達到供需平衡時,物體就做圓周運動;當外界對物體提供的外力與物體需要的向心力達不到供需平衡時,物體就做不做圓周運動;外界對物體提供的外力小于物體需要的向心力,也就是供方不足,猶如生活中的戀人一樣,缺少足夠的魅力,古有“沖冠一怒為紅顏”,而今“紅顏一怒為沖冠”——物體就做離心運動。為了進一步理解,筆者寫了一首關(guān)于向心力、圓周運動及離心運動的詞《長相思》:
長相思
向心力,離心意,
供需關(guān)系圓周記,
滿足不分離。
離心動,離心痛,
供方不足鬧分崩,
人生多類同。
詞的上闕講的是向心力的特點,以及做圓周運動的條件:供方提供的外力與需要的向心力相等,滿足供需平衡。詞的下闕講的是做離心運動的條件:供方提供的外力小于需要的向心力,即供方不足鬧分崩。揭示了生活現(xiàn)象與物理規(guī)律相同,物物相通原理。
在講到行星運動開普勒三定律時,新教材分別給出三個定律的內(nèi)容:
開普勒第一定律:所有行星繞太陽的運動的軌道都是橢圓,太陽處在橢圓的一個焦點上。
開普勒第二定律:對任意一個行星來說,它與太陽的連線在相等的時間內(nèi)掃過相等的面積。
開普勒第三定律:所有行星的軌道的半長軸的三次方跟公轉(zhuǎn)周期的平方的比值都相等。
筆者對學生說,開普勒三定律可以簡潔地記為一首詩的形式:
行星軌道為橢圓,太陽處于一焦點。
行星太陽兩相連,時間相等積不變。
半三周二比第三,比值行星并無關(guān)。
多虧德國天文官,天上運動再不亂。
這樣8句話56個字,朗朗上口易于記憶并理解開普勒三定律。
關(guān)于萬有引力定律的復(fù)習,筆者告訴學生,天體運動是圓周運動在天文學的繼續(xù),思路方法與圓周運動類似,一方面可以從力學思路解決問題,即萬有引力提供天體運動需要的向心力,是本章問題的主線。另一方面,也可以從運動學與開普勒第三定律出發(fā),解決本章問題。為此,筆者寫了一首詞《鷓鴣天》,提醒學生本章的解題思路:
鷓鶴天
天體運動一主線,
萬有引力處處現(xiàn)。
圓周運動向心力,
二者相等乃關(guān)鍵。
開普勒,天文官,
半三周二比第三,
結(jié)合運動亦好辦,
天上運動再不亂。
電學中,經(jīng)常要學生通過實驗,總結(jié)記憶等勢面的以下特點:
(1)處于靜電平衡狀態(tài)的導(dǎo)體是一個等勢體,其表面為一個等勢面。在同一等勢面上的任意兩點間移動電荷,電場力不做功。
(2)電場線跟等勢面垂直,沿電場線走向,由電勢較高的等勢面指向電勢較低的等勢面。
(3)等勢面密處場強大,等勢面疏處場強小。
(4)不同等勢面在空間不相交。
筆者為了讓學生記住等勢面的特點,寫下了下面一首詩的形式:
等勢面上電勢等,
勢面場線兩垂成。
勢面密集電場強,
不交順線勢低行。
讓學生很容易就記住了等勢面的特點。
電學中,還要記住靜電平衡狀態(tài)下的導(dǎo)體諸多特點:
(1)導(dǎo)體場強特點:內(nèi)部場強處處為零。
(2)導(dǎo)體電勢特點:導(dǎo)體是個等勢體,表面是個等勢面,等勢體(面)上移動電荷,電場力做功為零。
(3)導(dǎo)體等勢面與電場線特點:二者互相垂直;等勢面越密集,電場線也越密集,意味場強越強;順著電場線走向,由高等勢面指向低等勢面。
(4)導(dǎo)體電荷分布特點:內(nèi)部沒有電荷,其電荷只分布在外表面;越尖處,電荷越密集,場強越強;凹陷處,幾乎沒有電荷,場強最弱。同樣,為了便于記憶,筆者總結(jié)寫下以下內(nèi)容:
導(dǎo)體靜電已平衡,內(nèi)部場強總為零。
尖端放電要記清,只緣凈電外表層。
等勢面上電勢等,勢面場線兩垂成。
勢面密集電場強,不交順線勢低行。
在講到游標卡尺與螺旋測微器的讀數(shù),學生反映不易掌握。二者讀數(shù)有相似處,也有不同處。游標卡尺讀數(shù)是有固定讀數(shù)與可動讀數(shù)相加得出的,單位為毫米,不需估讀,而可動讀數(shù)等于可動尺與固定尺對齊的刻度線數(shù)n精確度。而螺旋測微器讀數(shù)也是有固定讀數(shù)與可動讀數(shù)相加得出的,可動讀數(shù)仍等于可動尺與固定尺對齊的刻度線數(shù)n精確度,單位仍為毫米,但是需要估讀一位,一共讀到小數(shù)點后三位,所以螺旋測微器又稱千分尺。對此,筆者寫了游標卡尺讀數(shù)歌與螺旋測微器讀數(shù)歌:
游標卡尺歌
游標尺,欲讀數(shù),
兩零之間找刻度。
定尺再加可動尺,
單位毫米不估讀。
螺旋測微器歌
螺旋尺,欲讀數(shù),
兩零之間找刻度。
定尺再加可動尺,
單位毫米需估讀。
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回顧多年的教學實踐,采用詩詞方式應(yīng)用物理教學,有利地調(diào)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很多以前認為物理難于上青天的學生也改變了態(tài)度,學習起來信心十足,興致昂然,學習成績提高很快。實踐證明,把抽象的物理定律用形象的詩詞格式呈現(xiàn)出來,能充分激發(fā)學生學習的興趣,提高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自覺性,是值得提倡的一種教學方式。
以上是筆者在物理教學中利用詩詞激發(fā)興趣的一些探究與嘗試,筆者所寫的所謂“詩詞”,正確與否,與同仁們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