麥高
美國人認(rèn)為,世界上僅有兩種東西無法逃避:一是繳稅,一是死亡。既然無法避免,只好多拿死亡開玩笑。
不開玩笑,你又能怎樣?
越老毛病越多,老年人身上不是這里疼,就是那里痛。所以,有人開玩笑說:“如果早上醒來,你發(fā)現(xiàn)身上一點疼痛都沒有,趕快用手試試自己的呼吸,說不定你早就沒氣了。”
老諧星喬治·伯恩斯在電視上講笑話時說:“每天早晨起床,我做的第一件事,是看報紙上的訃聞。如果找不到我的名字,我就可以出去散步了?!?/p>
關(guān)于死亡有很多幽默的說法。報紙上出現(xiàn)最多的是“氣絕而亡”。皇帝死叫“駕崩”,道士死叫“羽化”。四川人稱死亡為“翹辮子”,我們鄉(xiāng)下小孩把某人死去說成“吃了伸腿瞪眼丸”。英文中死的說法也很多,其中之一是“蹬倒水桶”。
最初,我不懂它的意義,后來看了一部電影,方才恍然大悟。
電影中,一個淘金人拿著水桶與鐵鏟,在河邊淘金。忽然發(fā)生槍戰(zhàn),這個淘金人便把水桶放在腳下,掏出槍來,向?qū)Ψ缴鋼?。結(jié)果,對方的一顆子彈射來,命中頭部,他立刻雙腳一伸,把水桶蹬倒,氣絕而亡。
這部電影,我看過三次,每次看到這里,都會開懷大笑。不管“蹬倒水桶”這個說法來源如何,電影真把它解釋得精彩萬分。
人皆有死,死就要死得井井有條,一切安排妥當(dāng)。專家建議人們要立遺囑,而且越早越好。美國人大多有遺囑,以防死后發(fā)生眾叛親離的財產(chǎn)爭奪戰(zhàn)。
談到爭奪戰(zhàn),只有一種人無此顧慮,那就是早已死去母親的獨子。有一個美國年輕人,在父親死后,接受了大筆遺產(chǎn)。他寫信告訴親友,說:“從上個月十四日起,父親與我便進入極樂世界。”
遺囑還有很多意想不到的效果。
我妻子最大的享受是周末逛商場,我最大的享受是周末睡懶覺。在好夢方酣、人事不知時,太太推我好久,看我仍無反應(yīng),她只有大叫:“死人,已經(jīng)十點啦,還不起床!”
她的嗓門兒真大,就算是死人,也會被她叫醒。
去年,我立了遺囑,她忽然變得溫柔起來,不再亂叫“死人”,好像一叫就會立刻兌現(xiàn)。
全世界的人都忌諱提到“死”字,尤以中國人為最。不過,最富情調(diào)的死亡詞句卻出現(xiàn)在中文里,它就是湖南女人所說的“死鬼”。
當(dāng)美女說這句話時,似喜似嗔,欲迎還拒,真正是風(fēng)情萬種。
我認(rèn)識的一位朋友最不怕死,他認(rèn)為,死可以一了百了,可以解決所有的問題。他的口頭禪是:“那怕什么?最多死掉?!?/p>
朋友勸他注意身體,他說:“那怕什么?最多死掉?!?/p>
“你喝酒太多。”又有一位朋友勸他。
“那怕什么?最多死掉?!?/p>
“你不要超速駕車,很危險。”
“那怕什么?最多死掉?!?/p>
不怕的日子終于來到,去年,他因喝酒開車真的死了,還拉了三個無辜的親人陪葬。
(一凡摘自百花文藝出版社《原汁原味的美國人》一書,王 原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