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敬之
現(xiàn)如今,這結(jié)婚越來越快,離婚也越來越快,就說有這么一對小夫妻,男的叫張登科,女的叫李桂萍,他們結(jié)婚才一年,因為過不到一塊兒,決定離婚了。這天,李桂萍提出,雖然兩人在一起的時間不長,可畢竟做過夫妻,離婚前,應(yīng)該進行財產(chǎn)分割。張登科想,分就分吧,便問李桂萍打算怎么分。李桂萍說:“我們這套婚房現(xiàn)在大概值60萬吧,你先選,你如果想要房子,就給我30萬,房子歸你,你如果不要房子呢,我就給你30萬,房子歸我?!?/p>
張登科一聽,眼珠子瞪得像牛眼那么大,怒氣沖沖地說:“你真是昏了頭,房子是我父母買來送給我結(jié)婚用的,你們家一分錢沒出,怎么能分你一半?”
李桂萍嘲笑道:“喲,你真是貴人多忘事啊,不錯,房子是你父母買的,但不是送給你一個人的,其中也有我的份?!?/p>
張登科好不氣惱,說:“李桂萍,體:不要胡攪蠻纏,房產(chǎn)證上寫的是我的名字,沒你的份!”
李桂萍冷笑一聲,從包里拿出一支錄音筆,說:“婚禮才過去一年,你真的全忘了?”張登科突然想起了一件事,一時間倒愣住了。這時,李桂萍按了一下放音鍵,錄音機里隨即響起了一片喧鬧之聲,細聽之下,能夠聽出是宴席上的聲音。只聽有一個中年男人說道:“什么你的我的?我買的房子,是送給我兒子張登科的,你如今成了他的媳婦,房子當然也就是你的了!”接著,一個中年女人的聲音附和著說:“對對對,房子是兒子的,也是兒媳婦的。”-又聽得李桂萍的聲音說:“謝謝爸爸媽媽,我給爸爸媽媽敬酒!”
李桂萍放完錄音,得意地說:“聽清楚了嗎?房子是兩位老人當著所有參加婚宴的人,親口許諾送給我倆的,這是我們夫妻共同財產(chǎn),不應(yīng)該一人一半嗎?”
原來,在張登科的婚宴上,他的父母一時高興,確實當著眾人的面,說過將房子送給小夫妻倆。這下,張登科有點吃不準了,婚宴上的許諾能算嗎?
張登科找到自己的父母,一講此事,兩位老人氣不打一處來:“我們拿出貼皮貼肉的錢買的房子,她這會兒想拿現(xiàn)成的?這房子我們說了算,沒她的份!”
這事后來越鬧越大,最后,李桂萍把張登科告上了法庭,要求法院判決房子的一半歸自己所有。.,。
張登科一家專門請了個好律師,一開庭就很有氣勢,他的理由就是《婚姻法》司法解釋第二十二條:“當事人結(jié)婚前父母為雙方購置房屋出資的,該出資應(yīng)當認定為對自己子女的個人贈予?!睆埖强频拇砺蓭熣f:“我的當事人的房屋.是當事人結(jié)婚前父母.出資為他購置的,只能算是對我的當事人的個人贈予,而不是對雙方的贈予。因此,我請求法庭駁回原告的訴訟請求?!?/p>
誰知,李桂萍的代理律師也不是省油的燈,他不緊不慢,侃侃而談:“剛才,被告的律師念了最高人民法院的司法解釋,可惜的是他只念了前半旬,沒有念后半句?,F(xiàn)在,我替他把后半句念出來。這后半句是:‘但父母明確表示贈予雙方的除外。也就是說,如果被告父母明確表示,這套婚房是贈給雙方的,那么,原告就理所當然地享有這套房子一半的產(chǎn)權(quán)?!?/p>
說完,李桂萍的代理律師當庭出示了三份證詞:一份是婚宴攝像師寫的,一份是婚禮主持人寫的,還有一份是酒店服務(wù)員寫的。他們都證明,婚宴上新娘新郎給新郎父母敬酒的時候,新郎的父母確實說過,他們買的房子,是送給兒子張登科的_如今李桂萍成了張登科的媳婦,房子當然也就是小夫妻兩人的了!”
形勢急轉(zhuǎn)直下,旁聽席上,張登科的父母臉色變得慘白,差點暈過去。他們沒想到婚宴上一高興說的話,竟然成了證據(jù),真是追悔莫及!
旁聽席上的其他人也都預(yù)感李桂萍將要贏得這場官司,有幾個性急的人已經(jīng)站起身來,準備離庭。不料,張登科的代理律師并不慌張;他臉上帶著一絲嘲弄的神色,站起身來,嚴厲地質(zhì)問對方律師:“請問什么叫房產(chǎn)贈予?”
李桂萍的代理律師有點不屑地回答:“房產(chǎn)贈予是指將房屋所有權(quán)無償贈給他人的行為?!?/p>
張登科的代理律師立即說道:“好。下面我就來讀一下法律對贈予的解釋……”
聽到這句話,李桂萍的代理律師已經(jīng)意識到這場官司已經(jīng)沒了勝算,他再也沒有站起身來反駁……
隨著法官的一紙判決,房子歸張登科一人所有。眼看就要飄然而去的30萬元,又晃晃悠悠地飄回來了,真是任你口說有憑,到底不如白紙黑字啊!
律師點評:
房產(chǎn)贈予是指將房屋所有權(quán)無償贈給他人的行為。根據(jù)法律規(guī)定,贈予房屋應(yīng)提交房產(chǎn)權(quán)證、贈予書、契證、公證書等相關(guān)憑據(jù),到房產(chǎn)交易中心辦理變更手續(xù)或訂立書面協(xié)議,并實際交付受贈人房屋的贈予方可成立。而故事《光說不算》中在沒有贈予協(xié)議前提下,僅憑張登科父母在婚禮上對兒媳李桂萍的幾句不確定的表述,顯然不足以成為有效贈予的法律依據(jù)。
錄音的表述中也有“你如今成了他的媳婦,房子當然也就是你的了”的話。這當屬附加條件的贈予,即贈予的前提首先房屋是給了兒子,而因為“你”是他們的兒媳婦,所以才有房子。假設(shè)原告要與被告離婚,贈予的前提條件已經(jīng)不存在,這種贈予也就不成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