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張艾嘉 ■http://www.trends.com.cn/people/view/2010-08/278753.shtml
打開塵封的筆記本
■文/張艾嘉 ■http://www.trends.com.cn/people/view/2010-08/278753.shtml
當工作人員告訴我資助的孩子,我將會成為他遙遠的家人時,他似懂非懂地看著我,想哭卻又笑著的臉閃過了一絲希望的光彩,照暖了我和他的心。
從年輕時開始就習慣走到哪里皮包總是會揣著一本筆記本,但隨著繁事增多,寫的次數(shù)反而減少,每一本都開個頭,寥寥數(shù)句就不了了之,書架上越積越多這些沒寫完的小本子。今年終于下了決心不能讓這種狀況泛濫下去,所以在3月去印度宣明會探訪之旅時,我在架子上抽了一本最舊的藍皮筆記本隨我上路。
在印度探訪的最后一天,我終于喝到4天以來第一杯真正的濃縮咖啡,然后翻開這本筆記本。
Nov. 25. 1989……21年前的11月25 日我寫下:
這是不尋常的一年,親眼目睹世界上大事件:東德和西德通行,拆墻,我由東柏林坐車進入西柏林,多少人搖著旗子歡迎著每一輛車子,有點驚奇見到我這個黑發(fā)黃膚的大姑娘興奮地向他們招手(那時我還是大姑娘)。感覺世界逐漸變小。哇!一翻就是21 年,太神奇了!
想想這些日子經(jīng)歷的風風雨雨,也有風雨后得到的快樂滿足,我少了份浪漫,增添了些世故,尚未到灑脫,卻也開始懂得和自己平靜相處,17年的宣明會義工身份帶著我走向更寬闊的視野。剛剛才去過的加爾各答北部比哈省,那是印度最貧窮的省,再往南部開車一個鐘頭就到了最窮的村莊Jamui,在那里我資助了我第八個資助兒童Pujhar,男孩,7歲,他有7個兄弟姊妹,去年弟弟因為腹瀉,家中貧困沒有立即求醫(yī),等找到醫(yī)生時又因藥物不足無法醫(yī)治而死在回家的路上,那個孩子才一歲半。
在印度每天有5000 個兒童活不過5歲,一年有200萬幼兒死于瘧疾、腹瀉、肺炎和營養(yǎng)不良。瘧疾來自不衛(wèi)生的居住環(huán)境,人與牲畜同住,動物糞便引起蚊蠅帶來的病菌。腹瀉來自飲用不干凈的水;沒有過濾的井水或是開放式的自挖井水,長期覆蓋著塵土,風帶來的各種細菌。肺炎是因空氣不干凈,呼吸系統(tǒng)發(fā)炎。因貧窮,并沒有什么可以取暖的設(shè)備,燃燒牛糞是一種方法,但也因此,在關(guān)閉的空間內(nèi),大家吸進去的都是糞便中的“精華”。營養(yǎng)不良是因糧食缺乏,這將是全世界都會面臨的苦難。貧窮令他們更貧窮,一張張認命的臉孔,不問為什么生下來,不知為何窮,不埋怨死亡,只是不停地生孩子,至少保障家中要有年輕人繼續(xù)勞動下去。
當工作人員告訴我資助的孩子,我將會成為他遙遠的家人時,他似懂非懂地看著我,想哭卻又笑著的臉閃過了一絲希望的光彩,照暖了我和他的心。離開前,他快樂地抱著一本破舊的書本去上宣明會為他們開設(shè)的補習班,我遠遠望著他,想多看他一會兒,這一會兒可能是我們的永遠,這一生我們就只會見這一面,但一次就夠了,一次我們就建立了一份兩人一生都不會忘記的關(guān)系,他轉(zhuǎn)頭看向我,我舉起手向他揮別,7歲的他靦腆地低下頭,但隨即立刻抬起來沖我一笑,舉起手大力地揮著。
最后一站我們來到了恒河,終于我站在石階梯邊,看著她靜靜流向孟加拉灣,一群群烏鴉圍繞著河邊,在臟亂的垃圾中尋找食物。到了傍晚,男女老少就帶著食物往河里扔,有人拿著瓶子裝入河水,可能拿回去治家中的病人,也可能去為將死去的家人洗滌,穿著艷麗的婦女一步步走入混濁的水中,慢慢將整個人浸入河水,鮮艷的紗裙漂浮在水面上,像一朵朵彩色的花朵,空氣中充滿了腐臭味,但印度人深深地敬愛著她。
我想了很久,人們靠她生活,不斷地向她取用,生老病死的洗禮,一切都是一個過程。當她已是如此污濁地進入大城市時,人們感激她的寬厚和她的包容,這時,她已經(jīng)不再只是一條河,她就是人生,一個豐富美麗的人生,流入大海,進入汪洋,所有的恩怨情仇就這么洗凈了。
聯(lián)系編輯:wangqian@blogweek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