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 慧
“T”文實際起源于莫內(nèi)歐在哈佛大學開展的一門當代建筑師設計理論課程,課程涉及活躍于當代建筑界的八位大師。本文選取其中理論與實踐均頗為豐盛的庫哈斯為研究對象。書中“雷姆?庫哈斯”一章的論述布局似乎揭示了類似“理論—實踐”的微妙關系。而作者在結語中也同時提到:“我們將拭目以待,這個愿望將在他的下一個大尺度工程技術當中得以證明?!彼坪醣砻髟谧髡哐壑?庫哈斯是一位努力實踐其建筑理想和宣言的建筑師。
早年電影學習,記者的身份,培養(yǎng)了庫哈斯獨特的眼光,敏銳的洞察力,雄辯的口才,這對他日后個性化的工作方式影響頗深。而20世紀50年代在AA接受建筑教育時,AA正處在阿基格拉姆強烈影響下,其時翁格爾斯對庫哈斯的影響主要體現(xiàn)在城市與建筑的關系上。
庫哈斯的模型是自發(fā)的城市,來自于對曼哈頓的研究,因此他很清楚他的建筑被物化之后是什么樣子。他的模型是現(xiàn)實的,不是形式的幻影,不是柏拉圖式的夢想,也不是風格。此外,庫哈斯非常重視與客戶之間的溝通,溝通的結果會直接反映在他擬定的任務書當中。
庫哈斯拒斥烏托邦,他曾經(jīng)說過自己的工作是自覺地用現(xiàn)實狀況處理問題,而非任何一種自我陶醉。他提倡與現(xiàn)代力量的結盟,這種力量,就是大眾文化。因此,庫哈斯非常重視調查研究,他認為只有通過這種方式才可以找到建造的基本原理。
雞尾酒是用幾種酒加果汁、香料等混合起來的酒。作者在文章中多次用到“雞尾酒建筑”來形容庫哈斯的工作,及其構成社會冷凝器的建筑。而這些建筑被認為是從剖面上建構的,而非水平方向上的重疊,即所謂的“自由剖面”。
莫內(nèi)歐自始至終都在強調《瘋狂的紐約》的影響,可見這本書的意義不僅在于它是青年時代庫哈斯的代表作,也奠定了其迄今為止關于建筑與城市的主要觀點;不僅是他的認識論的宣言,同時也確立了他的方法論。文中時常提到庫哈斯對紐約摩天樓的崇拜,是因為摩天樓不確定地暗示了大都會,而給予庫哈斯靈感的大都會——紐約,創(chuàng)造了擁擠文化。摩天樓作為具備擁擠文化價值的一種類型,其所有潛力都將被開發(fā),并且最終構成社會的冷凝器。
《S,M,L,XL》表明了庫哈斯對尺度的興趣,以及對建筑服務對象的看重。庫哈斯認為,尺度是一種從個人到公共的范疇,建筑通過尺度找到他們的形式,從而定位他們在大城市中扮演的角色。事實上,庫哈斯從美國大城市中發(fā)掘的是一種建筑學,通過它使建筑從假定的在城市中的建造以及尺度的視角上找到他自己的形式。
在對一些概念的解釋,或者是設計方法的說明上,莫內(nèi)歐有意將庫哈斯的觀點與書中其他大師加以比較,對全面理解庫哈斯有很大幫助?,F(xiàn)將大師間的思想差異以表格方式加以歸類總結(見表1)。
“被”受到了曼哈頓的影響,清晰的街區(qū)劃分,各式各樣的摩天樓,都顯示出方案以城市結構的力量迎接擁擠的姿態(tài)。“逃亡”則受到了威尼斯概念藝術家和佛羅倫薩超級工作室的影響,并沿用了對柏林墻的研究方法,以寓言的方式,探究“大”的結構如何簡單地疊置。
前者使庫哈斯發(fā)現(xiàn)了“自由剖面”的原則,并由此產(chǎn)生了他在剖面基礎上處理大尺度建筑的方法。而自后者開始,庫哈斯將他對摩天樓的崇拜發(fā)揚光大。整個方案就像是一個事件,用透視法的技巧體現(xiàn)了其可塑性的力量。
表1 庫哈斯與其他建筑大師的思想差異
“鹿”中“整體”的觀念盛行,“整體”排除上下文與個性,適用于任何設計?!袄北荒獌?nèi)歐認定為庫哈斯展露其建筑師天賦的第一個作品。方案是一個不斷發(fā)展的結構圖解,預設了由條狀結構決定的活動區(qū)域,整個方案就是一種策略。建筑師熱衷于事先確定領域和范圍卻不急于按等級排列。條狀的活動內(nèi)容在日后將輪流被各種催化劑激發(fā)。
市政廳是反映模型作為再現(xiàn)手段在庫哈斯工作中重要地位的最佳案例。設計延續(xù)了紐約摩天樓,致力于建立一個廣普城市,其模型的照片有著可塑的力量。舞蹈中心的門廳空間極其有趣,建筑師以“雞尾酒”的方式建造了它。其中建筑的結構、表皮、樓梯、平臺等等,均是用以調制“雞尾酒”的調料。IJ-Plein的設計則偏重類型的選擇以及消費主義的偏好。
雙院住宅重拾了文丘里擅長的“使用建筑構件使建筑生色”方法。福岡香椎集合住宅合理地考慮了地形、普遍性的價值以及表皮。Dail-ava別墅則重在利用蒙太奇手法和多樣的建筑材料創(chuàng)造了無限連續(xù)的空間感覺和多種路徑,是一座名副其實的“雞尾酒”建筑。
前者強調外表與剖面,后兩者均重視結構、普遍性和立方體的空間利用。
方案因對地形的完美利用與“尺度”的把握,被認為是庫哈斯生涯中最美麗的建筑。
特殊的地形,傾斜的結構,門廳與觀眾廳的形狀,允許庫哈斯建造一個傾斜的平面,也是該建筑最值得關注的特點,在這里我們再一次認識到建筑師避免簡單與平庸的能力。
莫內(nèi)歐認為,由于內(nèi)部控制的缺乏,該建筑給人一種印象,似乎建筑師唯一關心的是設計一個抵抗結構的構件。激進的平面以及建筑的活力地帶均消失了,剖面自身也不具備普遍的價值,更不能夠解決提出的技術問題。這是個平庸的建筑,無論是在建造上還是形式上,庫哈斯所尊重的紐約摩天樓都沒能夠解決問題。
作為世界著名的建筑大師,莫內(nèi)歐以其敏銳的建筑洞察力,獨到與深邃的理解力和極具信服的講解,對庫哈斯的理論、思想、作品與實踐加以闡述與分析,為我們上了一門生動的建筑理論與設計課程。對于無論是看待當今建筑理論爭論,還是指導現(xiàn)實建筑設計實踐,都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
[1] Rafael Moneo.[translated by Gina Carino].Theoretical Anxiety and Design Srategiesin The Work of eight Contempory Architects[M].Cambridge,Mass.;London:MIT Press,2004:307-359.
[2] 朱亦民.1960年代與1970年代的庫哈斯(1)[J].世界建筑,2005(7):33-39.
[3] 朱亦民.1960年代與1970年代的庫哈斯(2)[J].世界建筑,2005(9):98-105.
[4] 楊 璐.從“普通城市”到“大”——庫哈斯建筑理論解讀[J].山西建筑,2004,30(16):19-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