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達俊
海南東線高速公路萬寧—陵水的右幅改造工程2006年3月31日開通,3年來擔負了較大的交通量,主要病害為車轍和坑槽,并伴有少量裂縫,為了確保車輛快速、安全、舒適地運行,我單位對部分病害進行了處治,保證路面長期處于良好的平整狀態(tài)。下面從瀝青路面病害成因、養(yǎng)護對策和日常養(yǎng)護注意事項等方面分別介紹。
高速公路瀝青路面早期病害主要表現(xiàn)特征:微量裂縫、泛油、車轍、坑槽破壞,這四種病害主要有下面四種成因:1)水破壞:海南地區(qū)雨水較多,雨水對瀝青路面早期病害的產(chǎn)生影響較大,主要破壞表現(xiàn)在兩個方面:a.水下滲破壞,水滲入表面層后滯留在表面層的下部和下層的交界面上,在長期行車荷載作用下,瀝青膜開始從面層的底部剝落并逐漸向上擴展,隨著下部大量碎石上瀝青的剝落,瀝青混凝土也就失去了強度從而形成網(wǎng)裂和坑槽。b.水直接破壞,水在瀝青面層上,在行車荷載的作用下,水形成瞬間射力射向瀝青混凝土,使瀝青和碎石的粘結(jié)力減弱,導致瀝青混凝土的強度降低,反復作用下瀝青混凝土完全松散,直至形成坑槽。2)施工管理不善導致早期病害的產(chǎn)生,主要有:a.油石比控制管理不嚴;b.回收粉使用過多;c.連續(xù)攤鋪時間過長,達到48 h;d.有時小雨天氣沒有停止路面攤鋪。3)車輛超載影響,海南東線高速公路上超重型車輛隨處可見,每天有上千輛且一直處于失管狀態(tài),加速了路面的早期破壞。4)日常養(yǎng)護管理水平有限,初期養(yǎng)護不及時,不到位,缺少必要的輔助設備,如彎沉檢測、車轍深度檢測、抗滑性能檢測等。
1)清除路面積土雜草。2)在綠化路緣修建泄水槽,每50 m修建一處,泄水槽長度為50 cm~100 cm。3)保持邊溝排水暢通。
1)涂膠防水:路面沒有出現(xiàn)明顯變形的網(wǎng)裂時,擬采用修補膠薄薄涂一層,防止水的滲透。2)裂縫灌熱瀝青,防止水的滲漏:路面出現(xiàn)裂縫時可采用灌熱瀝青的辦法做防水處理,具體做法為:清縫(用吹風機和鐵鉤清除縫中雜物)→以加溫到130℃以上熱瀝青(有良好的流動性)用灌縫機依次緩慢向縫中灌注,直到飽滿為止→待瀝青冷卻但在可塑狀態(tài)時(約60℃),用鐵鏟鏟除表面多余瀝青,以防污染路面。
瀝青路面泛油坑槽的處治主要采取挖補法。1)修補范圍的確定。a.挖補面積應從病害面積的四周向外擴大10 cm~15 cm。b.用3 m直尺檢查大于5 mm的點應在修補范圍內(nèi)。c.確定的修補范圍四周線要橫平豎直,與標線成垂直和平行狀。d.兩個坑槽相距不足1 m時,應連起來修補。2)挖補工節(jié)流程。劃定維修范圍→沿范圍四周鋸縫→鑿除病害層→清除廢料→高壓吹風機將修補界面吹凈→灑粘層油布滿界面→分層填筑(厚度不大于6 cm)→分層壓實,壓實度要在95%以上→用冷補膠涂四周接縫以防水→冷卻到50℃以下時放行。3)挖補法路面平整度的控制。a.分層修補時下面層厚度可以適當調(diào)整,上面層宜為4 cm厚,松鋪系數(shù)1.16~1.2。b.四周接口縱橫向 3 m直尺檢查要小于5 mm才能保證接口平順。c.用較細的集料填邊,先壓邊逐次向中間推進。d.確保瀝青混凝土溫度不得低于120℃,采用夯錘、夯板、小型壓路機聯(lián)合作業(yè)及時壓實,碾壓5遍~6遍,確保每層的壓實度。
1)采取措施及時排除路面積水,減小瀝青路面的水損壞。2)發(fā)現(xiàn)路面裂縫及時處理,減小雨水下滲帶來的破壞。3)路面坑槽及時修補,避免病害進一步擴大。4)嚴格控制超載車輛。公路管理部門應該按照《公路法》及交通部《超限運輸車輛行駛公路規(guī)定》的要求對超載車輛進行強制卸載,并在入口處設卡不得讓超載車輛進入高速公路。
高速公路瀝青路面常見病害的產(chǎn)生有多方面的因素,所以它的前期養(yǎng)護非常重要,它能夠減少中后期的大中修費用和次數(shù),并能保證其良好的服務功能。
[1]安 衛(wèi).公路瀝青路面病害原因分析與對策[J].山西建筑,2009,35(4):312-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