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巧玲 李朝輝
工程造價資料收集的主要內(nèi)容按建設項目建設過程的各個階段及各個階段項目組成的特點來分類,還要考慮新材料、新工藝、新技術的有關內(nèi)容。不僅要有估價,更重要的還要有量,如主要分項工程工程量、人工材料機械的消耗量、設備數(shù)量等。還要有詳細具體的技術經(jīng)濟條件,如建設規(guī)模、建設地點、建設工期、結構特征、總投資額、編制時間等,以利于資料的合理利用。具體內(nèi)容如下:1)按建設過程劃分不同的設計階段。一個建設項目按不同的設計階段可分為:投資估算、設計概算、施工圖預算、承包合同價、工程結算和竣工決策。在收集資料時,應按各設計階段分別進行收集、整理。這樣工程造價的資料才便于組織和管理,也便于查找和適應。2)各項工程的概況。這部分內(nèi)容可以分為兩個方面:a.工程名稱、建設地點、結構類型、建設單位、設計單位、監(jiān)理單位、施工單位、開竣工日期、占地面積、建筑面積、資金來源、投資額等。這些內(nèi)容是各類工程所共有的,無論哪個工程都必須記錄。b.應按不同的工程類型以參數(shù)形式進行記錄。3)各單項、單位工程的主要參數(shù)。這些參數(shù)對于選擇合適的類比工程并進行替換和取舍是十分重要的,不同的單項工程、單位工程顯然有不同的參數(shù)要求。收集時應記錄單項工程、單位工程的建筑面積、結構形式、基礎類型、主體結構、樓地面作法、裝飾做法、門窗材料、屋面做法等內(nèi)容,還應有主要材料用量。4)各單位工程中主要分項工程的工程量。與設備和材料消耗量類似,工程量相對于價格來說比較穩(wěn)定。因此存儲單位工程的分項工程量比存儲造價本身更利于替換和使用。這些數(shù)據(jù)也可以作為定額管理部門比較不同工程、不同地區(qū)技術水平的依據(jù)。5)主要設備、材料的用量及價格。特別是用量,和價格相比有相對穩(wěn)定性,只要掌握了設備和材料用量,就可隨時套用最新價格,從而得到對設備和材料支出的最新估計。用這一估計與在原價格體系下作出的估計相比較,還可以看出設備和材料支出的變化情況。只要保持同類工程的主要設備和主要材料選取的一致性就可以,至于主要設備和主要材料之外的設備和材料,可以百分率的方式存儲和使用。6)各項工程的造價情況。工程造價既包括整個建設工程的造價,也包括各個單項工程和單位工程的造價。前者主要包括:投資估算、設計概算、建筑安裝工程費用、設備購置費、工器具購置費、其他費用以及每種費用的具體組成。后者主要包括:施工圖預算及其具體組成、工程結(決)算數(shù)據(jù)及其具體構成。對于發(fā)生竣工決算、施工圖預算超設計概算、設計概算超投資估算的現(xiàn)象和內(nèi)容,必須說明其原因,以便使用時參考。另外,必須注意工程造價調整情況。注意設計變更所引起的造價變化,材料供應變化所引起的造價變化,國家政治經(jīng)濟形勢所引起的造價變化等。存儲這些變化資料,有利于在存儲其他項目時借鑒和參考,也有助于建筑工程本身的造價管理和成本核算。
工程造價資料的收集內(nèi)容:1)必須講質量。資料收集工作不僅僅是原始資料的收集,還必須經(jīng)過加工、整理,以使資料具有真實性、合理性。為保證資料的真實性,資料的收集就不能僅僅停留在設計概算和施工圖預算上,而必須立足于竣工決算資料;為保證其合理性,就必須將竣工決算資料與設計概算、施工圖預算資料進行分析對比,去粗取精,去偽存真。尤其重要的是,資料的收集必須符合國家的產(chǎn)業(yè)政策和行業(yè)發(fā)展方向,具有重復使用的價值。2)必須通過工程造價管理信息系統(tǒng),達到信息共享。通過各個層次的造價協(xié)會,對工程造價資料進行收集分析整理傳遞?;鶎訂挝灰皶r準確地收集由本單位負責建設、設計或施工的有價值的工程造價資料,以及實際成本、材料價差、設計變更及其他引起造價變化因素的資料,按照要求向省級、國家級造價協(xié)會提供信息,各級造價協(xié)會應建立造價資料信息管理系統(tǒng),通過互聯(lián)網(wǎng)絡,快速、準確、公開信息,達到資源共享,使每一個使用造價資料的單位和個人能便利地從網(wǎng)絡中查詢、使用。
1)為編制工程造價依據(jù)及制定有關造價管理政策和法規(guī)提供基礎資料。從資料中,對新工藝、新材料的定額消耗可得到有效信息,對修訂和補充定額提供有用的資料,資料收集的越多,確定的定額消耗量越真實、越準確。2)為合理控制確定和有效控制工程造價,提高投資效益提供依據(jù)。在建設項目的前期,利用收集的工程造價資料,采用類比方法,選擇若干類似的典型工程加以分解、換算合并,并考慮設備和材料的價格變動因素,很快得出工程的投資估算,對編制和審批項目的建議書、可行性研究報告、合理確定建設項目投資、提高投資效益起到重要作用。在初步設計階段,利用所收集的造價資料能更深入細致的編制初步設計概算,為限額設計和利用價值工程進行設計方案優(yōu)化提供基礎依據(jù)。設計人員通過利用典型工程的造價資料,尋找科學、經(jīng)濟、合理的設計方案,使工程技術與經(jīng)濟更有效的結合,確保設計概算控制在投資估算之內(nèi)。施工圖預算完成后,用類似的工程造價資料進行比較,判斷其準確性,并找出偏差原因,及時修改施工圖紙,同時對不可預見性的因素所帶來的造價變化進行準確地預測分析,有效控制施工圖預算在設計概算之內(nèi)。
總之,各級工程造價管理機構、行業(yè)協(xié)會,各類工程造價專業(yè)人員,應認真準確做好工程造價資料收集工作,使工程造價收集工作系統(tǒng)化、信息化、規(guī)范化、日常化,以便給工程造價管理工作帶來更大的經(jīng)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1] 劉 欽.談工程造價資料的積累與應用[J].經(jīng)濟師,2007(11):30-32.
[2] 王曉凌,洪建中.談工程造價資料的收集和整理工作[J].江西水利科技,2004(S1):20-22.
[3] 賈雁梅.施工企業(yè)工程造價的全過程管理[J].山西建筑,2008,34(25):271-2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