滄縣農機安全監(jiān)理站 061000 孫國軍
近年來,新農村建設步伐的加快和農機購置補貼政策的大力實施,極大的調動了農民購買農機的積極性,農業(yè)機械發(fā)展呈現(xiàn)良好的勢頭,為農村經濟發(fā)展和農業(yè)增產、農民增收創(chuàng)造了條件。但同時也應看到,由于農民交通安全意識淡薄,搭乘、超載、超速、逆行、酒后駕駛、闖紅燈等違章現(xiàn)象十分突出,各類交通事故也日顯增多。如何保證農機既促農致富又安全生產,在此淺談一下我的觀點。
1.1 農機管理方面。一方面,對拖拉機的安全管理方面,法律沒有賦予農機管理部門上路檢查、糾正拖拉機及駕駛員違章違法行為的權力,不能對拖拉機和駕駛員的安全生產進行及時有效的監(jiān)管,農機部門行政執(zhí)法的手段較弱,對監(jiān)管安全生產帶來了一定的影響。另一方面,農機監(jiān)理裝備設施不齊,在一定程度上制約了對安全生產的監(jiān)管。監(jiān)理裝備是保障農機安全檢查的物質基礎。目前,大部分縣級農機管理部門沒有配備適合下鄉(xiāng)進村開展安全宣傳教育的筆記本電腦和多媒體教學設備,沒有農機安全技術狀況檢測線、檢測儀、電子樁考儀、酒精測試儀和攝像機等專用設備。
1.2 駕駛員方面。農機手文化素質普遍偏低,法制觀念淡薄,安全意識較差,有的喜開“英雄車”,夏天愛穿拖鞋駕駛,甚至把車交給未滿18周歲的少年駕駛,“黑車非駕”、“違章載人”等現(xiàn)象也十分突出,對因違章造成的交通事故后果及應承擔的法律、經濟責任考慮過少,輕學習技術,重經濟利益,致使農機事故時有發(fā)生。而在農村,拖拉機、農用運輸車大都作為農民出行、趕集、走親訪友,接送學生的主要搭乘工具,少則幾人,多則十幾人,造成了事故隱患。
1.3 農業(yè)機械方面。一是超載行駛、私自改裝現(xiàn)象普遍存在。因經濟利益驅使,多拉快跑經常發(fā)生,有的載物超高、超長、超寬,還存在擅自改裝、換大輪、加大輪胎、加寬加長拖斗現(xiàn)象。二是受經濟條件制約,農民購買的車輛以價位較低的拖拉機為主,有的甚至購買非法拼裝的“三無”車輛,加上機手日常不注重保養(yǎng)、維護和檢修車輛,忙于掙錢,忽視安全,在一定程度上造成車輛長期帶病作業(yè)。三是部分車輛超年限使用。農民購車幾乎沒有使用年限的概念,在鄉(xiāng)村道路上行駛的部分拖拉機已達到或超過報廢年限,隨時可能發(fā)生事故,給人民生命財產安全帶來隱患。
2.1 狠抓源頭管理,嘗試聯(lián)合辦公,加強牌證管理。一是要加大對農機安全監(jiān)管裝備的投入,有計劃地配備交通、通訊、宣傳、安全技術檢測、故障勘察、事故處理和計算機輔助管理等技術裝備,在人力物力上為農機安全監(jiān)管工作順利開展提供保障。二是要加強農機管理網絡化建設。針對農機特點和管理難點,加強市、縣、鎮(zhèn)、村、戶的網絡化建設,做到農機管理“橫到邊,縱到底”,避免出現(xiàn)管理空白。農機部門要把重心下沉,關口前移,經常開展農機安全大檢查和專項整治活動,提高拖拉機的入戶率、駕駛員的持證率、農業(yè)機械的年檢率,降低農機事故率。三是要加強拖拉機的牌證管理和技術檢驗。要嚴格規(guī)范拖拉機牌證管理,杜絕為超出范疇的車輛登記和核發(fā)牌證。同時,要嚴格拖拉機安全技術檢驗,在年檢中按照拖拉機運行安全技術條件、標準逐項檢查,堅決杜絕病機上路。四是加強駕駛員的教育培訓和考試工作。要嚴格拖拉機駕駛員培訓和考試,禁止把培訓班變成 “走過程”、“速成班”,要加強實地模擬訓練,通過設置障礙,制造各種可能發(fā)生的情況,反復訓練學員的處理能力,增強駕駛中對外界環(huán)境的適應能力。未經培訓或考試不合格的一律不予發(fā)放駕駛證。五是建立農機、公安聯(lián)合執(zhí)法的長效機制。針對當前無牌無證農用車輛的管理,采取公安交通管理部門和農機部門互相協(xié)作、密切配合的工作機制。公安交警查到無牌無證農業(yè)機械能及時通知農機部門予以發(fā)牌,農機部門也可充分利用基層交警大隊的大院停放暫扣的無牌無證車輛,可定期開展安全生產聯(lián)合大檢查,也可互相抽調人員,實行聯(lián)合辦公,以加大工作力度。這樣,既解決了交警警力不足,又充分發(fā)揮農機部門長期以來針對農村道路實施農機監(jiān)管的有利條件和經驗,進一步消除農業(yè)機械事故隱患,維護人民群眾的利益。
2.2 強化安全生產宣傳,加大執(zhí)法力度。要針對農村特點和管理難點,經常開展豐富多彩、靈活多樣的宣傳活動,使農機駕駛操作人員受教育面達到百分之百,形成“人人講安全,事事講安全,時時講安全”的良好氛圍。農機部門要把各種隱患釀成的事故案例制成圖版,配上文字,經常在農閑時節(jié)組織機手觀看,通過血的事實、活生生的案例,提高駕駛人員的安全意識。要深入開展無牌無證、違章載人、超載超速等道路交通專項整治活動,開展常年流動檢查工作,加大對違章車輛、駕駛人員的處罰力度,從而達到減少交通事故、確保農機安全生產的目標。
2.3 建立健全交通標志。交通標志是提醒人們行車走路的交通設施。農村公路路況復雜,彎路窄路多,三岔路口多,再加上道路少有養(yǎng)護,造成路況很差,有關部門應在村莊主要入口處設立“農機安全警示”標牌,在十字路口、窄橋、彎道、學校、事故多發(fā)地帶等處設立交通標志,合理設置安全標線,安裝減速帶。通過完善道路交通標志,警示駕駛人員,減少農村交通事故的發(fā)生。
2.4 加強農業(yè)機械的強制保險工作,減少事故損失。由于農機擁有者經濟實力相對比較差,擔風險能力比較弱,一旦發(fā)生生產大事故,肇事者就會面臨傾家蕩產的危機,而受害者由于得不到及時救助而釀成慘劇。為了降低生產經營風險,呼吁機手參加“交強險”。農機“交強險”的實施,減輕了農機手的生產意外經濟負擔,同時也減少了肇事機手與受害者之間的經濟糾紛與矛盾,極大地維護了廣大農機手和受害方的經濟利益,這必將對構建和諧社會,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起到重要的推動作用。農機部門和保險公司應以廣大機手的利益為重,宣傳“交強險”的意義,讓機手明白:辦理證件可使他們的財產得到法律保護,買了保險可解除他們作業(yè)中的后顧之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