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東北大學 佟利功
對漢語母語者來說,日語授受關系句型是學習的一個難點。特別是日語「てやる」句型一直以來都是困擾學習者的一個語法點。那么,要解決這個問題,首先就要弄清日語「てやる」句型的本質。至今為止,對于日語「てやる」句型的研究并不少見,但都缺乏細致而全面的考察。本文將在總結先行研究的前提下,從新的角度來探究日語「てやる」句型的本質。
1.以往的觀點
「澤田淳」(2005「日本語の受益構文と「主體化」:「~てくれる」構文と「~てやる」構文の比較」『日本語認知言語學會論文集』)把「てやる」句型作為動詞「やる」句型派生出來的用法,分成三個階段進行了如下的考察。
【第一階段】
(1)私は息子にお金をやった。/我給兒子錢。
(2)私は弟に本をやった。/我給弟弟一本書。
特點:①表示物體的移動;② 主語對自己的行為具有控制力;③主語必須是有情物。
【第二階段】
(3)私は花子にハサミを取ってやった。/
我把剪刀遞給了花子。
(4)僕は花子に蝶々を捕まえてやった。/
我抓蝴蝶給花子。
特點:①表示物體的移動;② 主語對自己的行為具有控制力;③主語必須是有情物。
【第三階段】
(5)私は花子を勵ましてやった。/我鼓勵花子。
(6)私は花子の代わりに走ってやった。/
我替花子跑。
特點:①不表示物體的移動;② 主語對自己的行為具有控制力;③主語必須是有情物。
澤田是從“是否有物體的移動”,“動作主對自己的動作是否有控制力”,“動作主的性質(有情物,無情物)”等角度進行考察的。本文也將參照此觀點進行對「てやる」句型的分類。
「金殷?!?2003「いわゆる非恩恵の「~てやる」における受け手の再検討」『言語科學論集』)
關于「てやる」句型,以“表達說話人意志”為中心進行了考察。此時的「てやる」不表示恩惠的傳遞,只是說話人個人意志決心的一種體現。比如下面的例子:
(7)きっと合格してやる。/我一定考上。
例(7)中,不表示說話人的恩惠向誰的傳遞,只是表示說話人要把“考上”這個決心顯示給聽話人看的心情。
「益岡隆志」(2001「日本語における授受動詞と恩恵性」『言語』)從說話人與動作主的動作的關聯性的強弱的角度,對「てくれる」句型進行了考察。比如下面的例子:
(8)私が決心を告げると,夫はすぐ賛成してくれた。/我一表明了自己的決心,丈夫就立刻同意了。
(9)太郎は僕にそのソフトの使い方を教えてくれた。/太郎教給了我那個軟件的用法。
上面的兩個例子,由于說話人與動作主的動作(「賛成する」「教える」)有著直接的關系,所以「てくれる」雖然不是絕對不能刪除,但是使用的可能性很大。
再比如下面的例子:
(10)この哲學者の思索の軌跡は,「共同発展」の歴史的意義を深く考えさせてくれる。/這個哲學家的思想讓我們重新思考了“共同發(fā)展”的歷史意義。
(11)よく勉強してくれたので,ごほうびをあげた。/因為你這么好好學習,所以我要獎勵你。
上面這兩個例子,與例(8)例(9)的動詞「賛成する」「教える」相比,「考えさせる」「勉強する」這兩個動作,與說話人之間的關聯性要弱得多。如果把「てくれる」刪除的話,就變成了一種中立的立場,不會對原文有太大的影響。
本文也將參照此觀點對「てやる」句型進行分類。
2.本文的觀點
綜上所述,將本文對于「てやる」句型的分類結果總結如下:
首先,將日語「てやる」句型的整體從“是否有恩惠的傳遞”這個角度分為“恩惠”類與“意志表達”類。
其次,將“恩惠”類從“動作的接受者與動作主所做動作的關聯性強弱”的角度分為“直接關聯”類與“間接關聯”類。
最后,將“直接關聯”類從“是否有物體的移動”這個角度分為“有移動”類與“無移動”類。
接下來,按照以上分類,將例句逐類列舉如下:
第1類——“恩惠”類
第1-1類——“直接關聯”類
(12)意欲的に,子どもがなにかにぶつかり,行動して,その結果がよかったら,ほめてやります。/當孩子以高度的熱情去接觸某事物,開始行動并取得好的結果時,應立即表揚他。
第1-2類——“間接關聯”類
第1-2-1類——“有移動”類
(13)飯を炊くのが面倒なので,てんや物を取られては大変だから,私が御飯を炊いてやり,おかずを拵えてやることもある。/她嫌做飯?zhí)闊?,就要叫外面飯館送來,這樣花錢太多,我便有時也做飯、燒菜。
第1-2-2類——“無移動”類
(14)鍵をあけてやると,冷たい夜風が吹きこむ。息子といっしょに,一種の不幸が飛びこんできたようでもあった。/一開門,吹進一陣寒冷的夜風。一種不祥的預兆好像和兒子一起飄進了屋里。
第2類——“意志表達”類
(15)「それで私,小さい頃から可愛い女の子になってやろうと決心したの」と直子はすすきの稲をくるくると回しながら言った。/“這么著,我從小就決心當一個可愛的女孩兒?!敝弊右贿厑砘匦D著狗尾草穗一邊說。
3.各分類的特點
下面為了進一步使上面的分類客觀具體化,將從不同的角度討論上面的各個分類的特點。
<從動作的接受者與動作主所做動作的關聯性的變化的角度>
從各類的動詞(「ほめる(表揚)」、「(御飯を)炊く(做飯)」、「(鍵を)あける(開門)」、「(自分が)可愛い女の子になる(成為一個可愛的小姑娘)」,也就是從動作主所做動作可以看出,動詞的特點是它與動作的接受者之間的關聯性漸漸減弱,也就是說,動作的接受者漸漸地脫離動詞所涉及的范圍。
首先看“直接關聯”類,比如「ほめる(表揚)」這個詞,它不需要任何媒介,直接與動作的接受者發(fā)生關聯。類似的動詞還有「勵ます(鼓勵)」、「抱きしめる(擁抱)」、「慰める(安慰)」等等。
其次看“間接關聯”類中的“有移動”類,比如「(御飯を)炊く(做飯)」這個詞,它通過“飯”這個具體物體的移動,與動作的接受者發(fā)生了間接的關聯。類似的動詞還有「買う(買)」、「持ってくる(拿來)」、「教える(告訴)」等等。
再來看“間接關聯”類中的“無移動”類,比如「(鍵を)あける(開門)」這個詞,它沒有任何媒介,只是動作的結果與動作的接受者發(fā)生了關聯。類似的動詞還有「掃除する(掃除)」、「ドアを閉める(關門)」、「奔走する(奔走)」等等。
最后看“意志表達”類,比如「(自分が)可愛い女の子になる(成為一個可愛的小姑娘)」這種情況,這時候沒有物體的移動,也沒有恩惠的傳遞,只是說話人單純的一種意志的表達。可以說跟對方沒有任何關系的。類似的情況還有「勉強する(學習)」、「自慢する(驕傲,自夸)」、「自殺する(自殺)」等等。
<從「てやる」句型與動作的接受者之間的格關系的角度>
下面從「てやる」句型與動作的接受者之間的格關系的角度來討論“特意”類的不同特點。
首先,“直接關聯”類中,動作的接受者與「てやる」句型之間由「を」這個格助詞相連接。
其次,“有移動”類中,動作的接受者與「てやる」句型之間由「に」這個格助詞相連接。
最后,“無移動”類中,動作的接受者與「てやる」句型之間不能由「を」或「に」連接,只能由「ために」或「かわりに」相連接。
也就是說,在“特意”類的各個下屬分類中的動作的接受者與「てやる」之間的格關系是不一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