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 磊
(陜西能源職業(yè)技術學院,陜西 咸陽712000)
淺析高職英語教育中學生學習興趣和積極性的培養(yǎng)
宋 磊
(陜西能源職業(yè)技術學院,陜西 咸陽712000)
本文通過解析高職英語教育中存在的教學方式問題,分析如何從課堂語言的藝術性、教學內容的實用性以及教學方式的趣味性進行改善,從而提高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和積極性。
高職;英語教育;興趣;積極性
高職教育是我國高等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所培養(yǎng)的學生也是我國技術型人才的生力軍。而高職教育的根本任務是培養(yǎng)學生的技術應用能力,為社會提供高等技術應用型專門人才。因此,也可以把高等職業(yè)技術教育稱之謂技術類教育。在高職教育中,除了培養(yǎng)學生專業(yè)知識和實踐應用能力的同時,英語教育作為一門專業(yè)知識的輔助學科,也是高職教育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但是長期以來,大部分高職學生對英語學習的興趣不夠高,學習效果不理想,而且由于英語教師對學生專業(yè)知識不夠了解,在教育中往往照搬本科教育的理論研究式教學方法,往往無法將英語知識同專業(yè)知識結合起來并且應用到實踐當中,從而扼殺高職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和積極性。因此,在高職教育的教學活動中,英語教學可以從藝術性和實踐性入手,不斷激發(fā)學生對英語的學習興趣,培養(yǎng)學生學習英語的良好動機,端正學生的學習態(tài)度,明確學生的學習目的,同時,教師在教育的過程當中,還要針對高職的特殊性,結合高職教育的特點,即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將英語應用到學生專業(yè)的實踐當中,從而形成一套有高職特色的英語教學方式。
高職院校的大部分學生雖然是通過高考和正規(guī)錄取,但是由于受到地區(qū)教育和家庭教育的限制,整體的英語水平不高,特別是一些來自偏遠地區(qū)的學生,甚至連一些最基礎的英語知識都不了解,僅僅認識個別單詞。而另外一小部分學生是從初中直接升入高職高專院校的五年制學生,英語水平較差。這種情況導致高職院校學生整體的英語水平參差不齊,基礎普遍偏低,具體表現為:英語成績比較差,詞匯量比較小,英語文化背景知識匱乏,應用語言的能力很差,加上他們對英語的重視程度不夠,對英語的學習興趣不夠濃厚,使得高職高專英語課堂的教學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了影響。針對這一現狀,傳統(tǒng)的“填鴨式”教學并不適合高職學生,傳統(tǒng)英語教與學活動的指令性語言在高職的教學中并不能完全發(fā)揮出其應有的效用。因此,在不脫離課堂嚴肅性和紀律性的同時,教師在課堂上可以使用明確、易懂的語言,適當地增加授課語言的藝術性和趣味性,從而提高學生的英語學習興趣。例如,課堂上適時地插入相聲、評書、談話等語言形式,適當地改變授課語速及聲調,如遇到重點知識,則提高聲調,放慢語速,遇到次要的部分,則以幽默的形式帶過,從而以變化多樣的授課方式不斷刺激學生的聽覺和視覺神經,最終,不僅提高學生的聽課興趣,而且也加深了學生對知識的理解。
正如前文所說到的,大部分高職院校的英語教學還是以本科式教育為主,即比較偏重理論教學,強調對知識的死記硬背,甚至一些連英語國家的人都很少用到的詞句,在高職院校的課本上都成為學生著重記憶的知識點,從而造成英語知識與實際應用聯(lián)系不夠緊密,學生所學的知識無法完全應用于實踐當中。因此,教師在課堂上所傳授的知識不能僅僅靠課本來實現,因為課本的編撰為了照顧其本身的連貫性和系統(tǒng)性,往往會忽略掉知識的一些實用性。這樣,高職英語知識的實用性只能通過教師在課堂上延伸課本內容來實現。即教師通過將課本的理論,通過自己的理解,結合實際,最后將易于理解、易于應用的知識傳授給學生,而最終的結果是使學生能夠把這種教師已經轉化的知識直接應用到今后的學習、生活和工作當中。例如,在講解construction這個詞匯的時候,課本中例句往往會涉及該詞匯的一個相關短語under construction的理論知識,即The newairport is still under construction.但實際上,這種句子不夠貼近生活,也不利于學生記憶。教師可以在課堂講解更加實用的與該詞匯相關的知識,如下句:China Const-ruction Bank is one of the fourstate-owned banks.該例句不僅了解到常見的銀行名稱,更能夠提醒學生在日常生活中英語隨處可見隨處可用,而且教師還可以根據學生的具體情況,補充其他國有銀行的名稱。教師通過這種將課本中脫離實用的知識進行轉化,從而提高高職英語課堂教育的效果。此外,教師還可以在課堂中補充一些簡單有趣的短語,如Love me,love my dog.(愛屋及烏),dog days(三伏天),a bad apple(金玉其外,敗絮其中),不僅能夠激發(fā)他們學習英語的積極性,同時也能夠活躍氣氛。這樣,通過對課堂內容的改變和課本知識的轉換,高職英語的教學不再是一種單純的理論教學,而是一種理論和實踐的結合,學生也會對這些更具趣味性、更加實用的知識感興趣,從而提高高職學生學習英語效果。
由于高職院校的學生英語水平普遍偏低,詞匯量較少,語法基礎較差,僅僅改善語言藝術性和教學內容,擴充學生的詞匯量和語法知識是不夠的,因為再實用的理論東西,學生聽多了,也會出現厭煩情緒。因此,為了進一步提高高職英語的教學效果,除了在教學語言和教學內容上作出改變之外,還可以改變教學形式,即在英語課堂為學生創(chuàng)造逼真的、富于交際的語言環(huán)境,同時為學生提供引人入勝的練習形式,特別是針對不同專業(yè)的學生,切實設計適合該專業(yè)學生的英語語言場景,將“教師臺上當演員,學生臺下當觀眾”的傳統(tǒng)課堂教育形式改變成為一些如申請、求職、談判、演講等更具有互動性的、更具趣味性的形式,從而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英語的興趣和主動性。例如,針對國際貿易專業(yè)的學生,教師可以在課堂上將學生分成兩組,分別擔任一筆貿易的雙方代表,讓他們想象實際貿易談判的場景,在教師的引導下,學生用最簡單的英文句子表達自己談判時的想法。由于學生在其專業(yè)課上已經深入了解了貿易談判中的各項內容和技巧,因此,學生會對用英語進行貿易談判這種以后在工作中會用到的方式有濃厚的興趣和強烈的學習欲望,通過這種方式,學生在“玩”的過程中,英語水平會逐漸得到改善和提高。
[1]羅絲.妙語連珠[M].北京:商務印書館,1978.
[2]王虹.談如何提高高職英語課堂教學的趣味性[J].遼寧高職學報,2008,(7).
[3]景秀娟.高職英語課堂教學改革的嘗試[J].科技信息,2008,(20).
G718.5
A
1673-0046(2010)5-002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