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智勇
(黑龍江省總工會干部學院 哈爾濱市 150086)
淺析工人階級政黨成熟的主要標志
陶智勇
(黑龍江省總工會干部學院 哈爾濱市 150086)
堅持一個明確的指導思想,堅持一條正確的政治路線,堅持執(zhí)行民主集中制,堅持發(fā)揚黨的優(yōu)良傳統(tǒng),這是一個成熟的、有戰(zhàn)斗力的工人階級政黨的主要標志。
工人階級政黨;成熟;標志
一個工人階級政黨是否有戰(zhàn)斗力,是否成熟,同其它事物一樣,也有其客觀標志,而這種客觀標志是通過黨組織和全體共產黨員的努力才能達到的。概括地說就是:思想上有一個明確的指導思想,政治上有一條正確的政治路線,組織上嚴格執(zhí)行民主集中制和鐵的紀律,作風上繼承發(fā)揚黨的優(yōu)良傳統(tǒng),堅決反對不正之風,懲防腐敗。
鄧小平同志指出:“所謂全黨成熟,首先是在思想上,我們黨有了把馬克思列寧主義同中國革命具體實踐相結合的毛澤東思想,廣大干部和黨員掌握了這個思想?!盵1]中國共產黨是工人階級政黨,從建黨之日起,就以馬克思列寧主義作為指導思想。黨的“七大”確立毛澤東思想為全黨的指導思想,毛澤東思想就是馬列主義的理論與中國革命實踐之統(tǒng)一的思想。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在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實踐中,并在總結我國社會主義勝利和挫折的歷史經驗、借鑒其他社會主義國家興衰成敗歷史經驗的基礎上,逐步形成的鄧小平理論。黨的“十五”大確立鄧小平理論是統(tǒng)一全黨和全國人民的指導思想,是堅持黨的基本路線不動搖的思想武器。在黨的“十七”大報告中,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學發(fā)展觀被稱作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成為全黨率領全國人民進行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的指導思想。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是黨在繼承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的基礎上結合中國實踐的時代特征提出的思想理論。
實踐證明,任何政黨都是在一定的思想理論指導和支配下進行活動,否則就會迷失方向走錯路。中國共產黨之所以在社會主義革命和社會主義建設及改革開放中,帶領全國人民取得一個又一個勝利,就是以先進的思想理論作為指導思想的結果。
黨的政治路線,是黨為實現一定歷史時期的奮斗目標而規(guī)定的總任務、總方針和總政策,是馬列主義普遍真理與中國革命和建設的具體實踐相結合的產物,是黨的綱領的具體體現和實現綱領的保證。黨的政治路線決定著黨的建設方向和內容。工人階級政黨確立和堅持一條馬克思主義政治路線,對于黨的鞏固和發(fā)展、黨的成熟和是否有戰(zhàn)斗力,具有決定作用。
鄧小平同志指出:遵義會議以后,黨內雖然有過錯誤路線,但是毛澤東同志總是用正確的路線去克服錯誤路線。因此,從那以后黨的方針和政策都是正確的。正確路線的方針和政策,變成了群眾的行動,得到了群眾的擁護。經過抗日戰(zhàn)爭時期,黨員從 3萬人發(fā)展到 120萬人,軍隊也從3萬人發(fā)展到 100萬人,解放區(qū)人口達 1億多。如果不是黨的政治路線正確,方針政策正確,這是不可能的。這就是說,作為一個成熟的、有戰(zhàn)斗力的黨,必須具有堅定正確的政治路線。
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后,明確提出了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的構想。黨中央堅持把馬克思列寧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具體實際相結合,逐步形成和發(fā)展了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并在這個理論的指導下,制定了黨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路線,即新時期黨的政治路線。黨在現階段的政治路線,是正在進行的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yè)取得成功的最根本保證,這條政治路線是從我國實際情況出發(fā)的。當前就我黨的狀況看,正確地貫徹執(zhí)行黨的政治路線還有一定差距,主要表現,在有些地方、有些同志理論與實踐脫離,或者只空談所謂理論,很少用他所研究的理論去說明和處理工作中的實際問題??傊?現實中有的黨員對黨中央的政策執(zhí)行得不堅決,以“是否對自己有利”決定取舍。全黨同志必須清醒地認識到,黨的路線方針政策是全國人民的意愿,是實現黨的中心工作的重要保證,每一名共產黨都必須無條件地帶頭執(zhí)行。換個角度說,只有靠廣大黨員帶頭執(zhí)行黨政治路線,才能使黨的路線方針政策落到實處。
黨的民主集中制是達到黨的組織統(tǒng)一和行動一致所必須遵循的根本組織原則和領導制度。十七屆四中全會指出:黨內民主是黨的生命,集中統(tǒng)一是黨的力量保證。一個成熟的工人階級政黨,必須真正地而不是形式地發(fā)揚民主,真正集中全黨的意志而不是憑個人意志,這樣就能有強大的凝聚力,形成真正的領導核心?,F在有些同志對執(zhí)行民主集中制組織原則的認識不全面,認為強調集中會妨礙民主,強調發(fā)揚黨內民主會妨礙實行嚴格的集中。這種認識把二者割裂開來,其結果是不能嚴格執(zhí)行民主集中制。馬克思、恩格斯、列寧以及我們黨的領導人,都十分注意全面認識和處理民主與集中的關系。列寧在確立新型無產階級革命政黨的組織原則時,既強調集中制,也強調注意發(fā)揚黨內民主。他指出:一旦條件具備,就應當把黨的集中制建立在民主制的基礎上。到 1905年 12月,在《黨的改組》的決議中,列寧把民主集中制統(tǒng)一起來,第一次提出了民主集中制的完整的科學概念。中國共產黨對黨的民主集中制的辨證統(tǒng)一關系是這樣概括的:集中表現在它是民主基礎上的集中和集中指導下的民主。毛澤東同志指出:“它是民主的,又是集中的,將民主和集中兩個似乎相沖突的東西,在一定形式上統(tǒng)一起來?!盵2]我黨總的看,是堅持了民主集中制。但是,由于我國封建社會的歷史較長,人民群眾缺乏民主傳統(tǒng),這種封建思想對黨內影響也很大,黨內存在著個人崇拜和家長制作風;另一方面,在“文化大革命”的所謂大民主影響下,產生了嚴重的無政府和無紀律傾向,嚴重破壞了民主集中制組織原則,所以在這方面還存在著許多問題。目前,由于缺乏黨內生活的鍛煉,甚至不懂得黨的基本知識,有的廠長對黨的民主集中制缺乏深刻了解,竟作出撤消黨委書記的決定,有的組建黨委班子,也要采取組閣辦法,副書記由書記提名,報廠長審批等。
因此,認真貫徹和不斷健全民主集中制,使黨內政治生活正常化,是黨的建設必須著重解決的突出問題。
工人階級政黨必須加強黨的紀律。因為黨的紀律是執(zhí)行黨的路線的保證,是維護黨的團結統(tǒng)一的有力武器,是鞏固黨和人民群眾密切聯(lián)系的重要條件。在新的歷史時期,黨的紀律也同樣是保證黨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基本路線的貫徹執(zhí)行,是保證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yè)的順利進行的條件。我們黨的紀律是自覺的紀律,同時也要靠強制性和群眾監(jiān)督來維持的。我們黨的紀律是統(tǒng)一的紀律,對每個黨員都具有嚴格的約束力。“如果我們對領袖宣布一種黨的法規(guī),對黨的‘平民’宣布一種黨的法規(guī),那么我們就根本沒有什么黨,沒有什么黨的紀律。”[3]
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黨中央在加強黨的紀律建設方面作了大量工作。但是在深入改革開放的情況下,一些黨員經受不起嚴峻考驗,黨的紀律觀念淡薄了,甚至嚴重違紀,是應該引起我們嚴重注意的。要使我們黨更加成熟和有戰(zhàn)斗力,必須切實加強黨的紀律教育,提高全黨執(zhí)行黨的紀律的自覺性,嚴格執(zhí)行黨的紀律,維護黨的紀律的嚴肅性。對那些違犯黨的紀律、屢教不改的人要給予必要的紀律處分。特別是對那些違犯黨政治紀律、違背四項基本原則、腐敗蛻變的黨員,要堅決執(zhí)行紀律。
毛澤東同志把黨風概括為三條:第一,這個黨必須是理論同實際相結合的黨;第二,這個黨必須是密切聯(lián)系群眾的黨;第三,這個黨必須是建立在批評與自我批評基礎上的黨。作為一個成熟的黨,必須樹立起正確的黨風,毛澤東同志所倡導的黨的三大作風,應當永遠繼承和發(fā)揚。我們黨的優(yōu)良傳統(tǒng)作風,是我們黨的工人階級先鋒隊性質和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根本宗旨的反映,是黨的辨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世界觀在黨的實踐活動中的具體表現。辨證唯物主義表現在行動上,就是知行統(tǒng)一、實事求是、理論聯(lián)系實際;歷史唯物主義表現在行動上,是相信群眾、依靠群眾、密切聯(lián)系群眾。黨風不端正,究其根源,主要就是沒有切實樹立辨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世界觀的結果。改革開放以后,隨著黨和國家工作中心轉移到經濟建設上來,一些同志傳統(tǒng)作風淡化了,甚至完全丟掉了,許多不正之風和腐敗之風不斷滋生。一些黨員經受不起這樣嚴峻考驗,在資產階級糖彈面前打了敗仗,使腐敗現象不斷蔓延,嚴重地敗壞了黨風。如果我們全黨再不認真對待,必然要失去黨心民心。從這個意義上來說,加強黨風廉政建設,確實關系到黨的生死存亡的大問題。因此說,黨的作風也是衡量黨是否成熟和是否有戰(zhàn)斗力的重要標志之一。
中國共產黨執(zhí)政60年,特別是領導改革開放30年來,始終圍繞黨和國家事業(yè)發(fā)展,把反腐倡廉、拒腐防變作為一項重大政治任務,從關系人心向背和黨的生死存亡的戰(zhàn)略高度加強黨風廉政建設。黨的十七屆四中全會審議通過的《中共中央關于加強和改進新形勢下黨的建設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深刻闡述了加強和改進新形勢下黨的建設的重要性和迫切性?!稕Q定》強調加快推進懲治和預防腐敗體系建設,為加強新形勢下反腐倡廉建設指明了方向?!稕Q定》為維護改革發(fā)展穩(wěn)定大局提供了有力保證,深得人心,增強了各級黨組織、黨員和群眾對端正黨風、懲防腐敗的信心和決心。許多黨員、干部及群眾說,這樣堅持下去,我們的黨是大有希望的。
注釋:
[1]鄧小平文選 (第 1卷).人民出版社, 1994:516-526.
[2]毛澤東選集 (第 3卷).人民出版社, 1991:354.
[3]斯大林全集 (第 11卷).人民出版社, 1995:278.
A Brief D iscussion on theMa in Symbols ofMaturity for the Party ofW orking Class
Zhiyong Tao
(Heilongjiang Cadre College of Federation of Trade Unions)
Adhering to a precise instructionalmentality,adhering to a correct political path,adhering to carrying out the policies of centralis m,adhering to develop the fabulous traditions of out party,are the main symbols of a mature and competitive party ofworking class
the party ofworking class;maturity;symbol
book=1,ebook=19
D20
A
1008-8636(2010)01-0062-03
責任編輯 楊貴敏
2010-01-20
陶智勇(1953-)男,哈爾濱人,黑龍江省總工會干部學院副院長、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