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榮 王巍 孫國華
靜脈留置針又稱套管針,作為頭皮針的換代產(chǎn)品,以其操作簡單、套管柔軟、套管在靜脈內(nèi)留置時間長且不易穿破血管等特點,被廣泛應用于臨床。我科自 2002年開始應用靜脈留置,結(jié)果,穿刺失敗、套管針脫落、阻塞以及局部滲漏、腫脹、穿刺部位水泡等問題依然存在。探討并消除小兒靜脈留置針使用中的不良問題,已成為兒科護理實踐工作中的一項重要臨床問題。在臨床使用中積累了一些經(jīng)驗,并將使用中發(fā)生水泡的問題及處理方法如下。
我們應用的對象年齡在 1 d~14歲,置管時間為 1~4 d。穿刺部位:頭部、額部、四肢,水泡好發(fā)部位為四肢,發(fā)生年齡為 1~3歲患兒,表現(xiàn)為在穿刺部位周圍出現(xiàn)大小不等的水泡,面積在固定 3M膠貼內(nèi)。
2.1 使用的 3M貼膜較厚、患兒皮膚細嫩時間久在貼膜內(nèi)不透氣所致。
2.2 膠面遇水或汗液脫離皮膚,使汗液或水進入貼膜內(nèi)時間久浸泡所致。
2.3 護士在固定3M貼膜后,在貼膜外多層纏繞布膠布固定使膜內(nèi)不透氣所致使。
3.1 靜脈留置針的穿刺技術(shù)起初難度較大,無菌要求嚴格。因此,護士應熟練掌握普通靜脈穿刺。在操作前護士心理應保持鎮(zhèn)定,合理選擇粗、直、彈性好的血管,如手背靜脈、橈側(cè)淺靜脈、顳淺靜脈等。避免選擇彎曲、細小的血管。對于粗大充盈的血管,在見回血后應順血管再進入少許,然后再送入套管。送入外套管時動作應緩慢輕柔,以免穿破血管。
3.2 留置針穿刺成功后應合理固定 3M膠貼應均勻粘貼在針翼兩側(cè),肝素帽部位應加強看護,避免撕脫;對于煩躁好動的小兒需加強看護,尤其是在藍光箱中未穿衣服的新生兒,可用紗布將手包裹成拳頭并略加固定,使其不會在哭鬧中抓落留置針;對于油汗較多的小兒,除了多加長膠布固定外,注意觀察穿刺部位的皮膚情況,發(fā)現(xiàn)穿刺部位皮膚發(fā)紅、水泡發(fā)生立即拔掉留置針。
3.3 更換較薄的且黏度好易固定 3M貼膜。
3.4 指導家長對患兒的看護,避免水等其他液體流入穿刺部位。
3.5 固定使用長布膠布改用紙膠布,透氣良好。
3.6 發(fā)生水泡時要及時拔出留置針,暴漏水泡部位,3次/d用強力碘涂抹患處。保持患處皮膚干燥。一般 3~5 d患處皮膚基本愈合。
3.7 必須嚴格執(zhí)行無菌操作原則。穿刺點必須徹底消毒,即使是頭皮靜脈穿刺也必須用強力碘消毒,以保證徹底消毒滅菌。輸入刺激性強的藥物,要注意配伍時的濃度、輸液的速度和溫度,注意穿刺部位的保暖。穿刺時盡量避開關(guān)節(jié),牢固固定,以減少機械刺激。
靜脈留置針可減輕患兒多穿刺的痛苦,保護血管。又可降低護士反復穿刺的心理壓力,提高工作效率,因而在臨床上得到廣泛應用。而以上提到的問題在臨床應用中直接影響靜脈留置針使用的成功率及并發(fā)癥的預防。因此,在靜脈留置針的應用中除了要提高護士的操作水平外,還應加強無菌觀念,加強護士的責任心,培養(yǎng)護士處理問題觀察問題的能力。此外,應向患兒及家長做好解釋和說明,以取得合作,使留置針的使用得到合理的保護。從而進一步提高套管針在留置中的成功率,減少并發(fā)癥的發(fā)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