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霞
患者,男,61歲,既往有乙肝,血吸蟲病史 20余年。于2008年 6月 30日在我院行十二指腸惡性腫瘤切除術。2008年 7月 12日化驗肝功:谷丙轉氨酶 47μl,谷酰轉肽酶 60μl,ALT、GGT都升高。于 7月 13日 10:20 Am給予注射用促肝細胞生長素 160 mg(吉林華康藥業(yè)股份有限公司,批號080501),加入 10%葡萄注射液 500ml(湖南科能制藥有限公司,批號A 080402C)靜脈滴注。10:32 Am患者主訴注射的右上肢麻木,有便意,繼之面色蒼白,全身大汗,意識模糊。測量P 79次/min,R 22次/min,BP 62/40mm Hg。更換輸液器及液體,立即肌注腎上腺素 1mg,地塞米松 5mg,持續(xù)低流量吸氧 2 L/m in及心電監(jiān)護。10:38 Am測 P 77次/min,BP 88/59 mm Hg,神志清楚,10:50 Am主訴注射的右上肢麻木減輕,P 70次/minBP 104/72mm Hg。11:30 Am未訴肢體麻木,P 84次/min,BP 106/70mm Hg。2 Pm無不適,停止吸氧,停心電監(jiān)護。于 7月 17日出院,期間未再使用促肝細胞生長素。
促肝細胞生長素能刺激正常肝細胞DNA合成,促進肝細胞再生,能降低ALT,促進病變細胞恢復。本品不良反應少,有時可出現(xiàn)低熱,謹防過敏反應,過敏體質者慎用[1]。詢問患者既往無藥物過敏史,除增用促肝細胞生長素外,其余藥物治療同前幾天。且經抗過敏治療后癥狀緩解,再次使用其他組藥物則未出現(xiàn)反應。過敏反應是一個緊急的可能引起死亡的內科問題,雖然癥狀的發(fā)生可以從數分鐘至幾小時不等,但多數反應都發(fā)生在注射抗原后 5~30m in內[2]。從過敏反應發(fā)生的時間和再次用藥情況可初步判定為促肝細胞生長素過敏所致。
50歲以上年齡段的患者發(fā)生 ADR(藥物不良反應)較多,主要是因為老年患者基礎疾病較多,多系統(tǒng)用藥合用情況普遍,加上機體功能衰退,對藥物的耐受能力減弱[3]。目前有關注射用促肝細胞生長素的不良反應報道較少,臨床上在應用此藥時應引起重視,特別是對老年患者應謹慎使用。對于初次用藥的患者應緩慢靜滴,護士在開始用藥的 5~30min內加強巡視,耐心傾聽患者的主訴,及時發(fā)現(xiàn)病情變化的微小細節(jié)。加強用藥監(jiān)護,采取預防及緊急救助措施,能防范或降低藥品不良反應帶來的嚴重不良后果[4]。
[1] 陳新謙,金有豫.新編藥物學 14版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1997:360.
[2] 劉國杰,陳蘭英.臨床藥物資料手冊 1版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1982:177.
[3] 楊威,吳麗華,黃偉僑,等.我院 228例藥品不良反應報告分析.中國醫(yī)院藥學雜志,2008,28(16):1431-1432.
[4] 廖竹君,吳仕元.右旋糖酐 40注射液致嚴重過敏反應一例.中國醫(yī)院藥學雜志,2008,28(13):1121-1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