涂躍平 諶偉泉 涂華芝
血吸蟲成蟲或蟲卵肉芽腫引起肝、腸系統(tǒng)以外的組織或器官損害稱為血吸蟲異位損害或者異位血吸蟲病,其主要發(fā)生于肺及腦部,其余地方發(fā)生率低下,腮腺多形性腺瘤伴血吸蟲異位更是罕見,現(xiàn)報導一例。
患者男,71歲,因“右下頜包塊五十余年,增大五年”于2010年 9月 24日入我院手術治療(住院號 21075512)。
查體:T36.7℃,P84 bpm,BP120/80 mm Hg,右耳廓下 3 cm處可觸及一大小約 4 cm×3 cm包塊,質(zhì)硬,境界清楚,邊緣粗糙,活動度可,無明顯觸壓痛,無面神經(jīng)麻痹。既往有胸椎結核病史,余未見明顯異常。
B超(首都醫(yī)科大學附屬朝陽醫(yī)院)示:右側腮腺內(nèi)多發(fā)囊實性腫物伴鈣化,性質(zhì)待查。
大體:3cm×2.5 cm,不整形腫物一個,切面灰白、灰黃,質(zhì)硬。
病理結果:①(右)腮腺多形性腺瘤;②(右)腮腺(陳舊性)血吸蟲蟲卵沉積。
Faust(1948)曾統(tǒng)計1889年至 1947年的醫(yī)學文獻報告異位血吸蟲病 86例,其中腦型占 56例(44例為日本血吸蟲)。我國解放后臨床血吸蟲異位報道不少,其中肺部異位相當普遍,據(jù)我國學者統(tǒng)計,肺部異位約占一般血吸蟲患者的 5%,腦部異位占一般血吸蟲患者的 1.7%~4.3%。此外,國內(nèi)外尚見有皮膚、睪丸鞘膜、陰囊、膀胱、子宮頸黏膜、膽囊、心包、心肌、乳房、甲狀腺、眼結膜、腮腺、腎、腰肌等處異位,但均較罕見[1,2]。最近見有脊髓異位的報道[3]。關于血吸蟲蟲卵肉芽腫異位損害,不少學者提出了各種假說,多數(shù)學者認為血吸蟲異位由門脈高壓引起蟲卵進入體循環(huán)。但筆者認為不能很好地解釋蟲卵如何由肝、腸靜脈進入體循環(huán),特別是蟲卵如何通過肺毛細血管網(wǎng)到達其他組織或器官,如果蟲卵是通過肺毛細血管網(wǎng)到達身體其他部位,那么體部異位的患者應該伴有肺部異位,或者多器官異位,此種損害未見報道。本例患者腮腺腫大五十余年,可能為血吸蟲肉芽腫所致,而多形性腺瘤則是腮腺增大的原因,本例患者五十余年沒有門脈高壓體征。因此筆者認為該種異位的發(fā)生可能是童蟲異位寄生成熟,就地產(chǎn)卵,但是送檢組織中未見有血吸蟲成蟲。
腮腺腫瘤大多為單發(fā)、孤立性病變,多形性腺瘤是腮腺最常見的良性腫瘤,少見有混合感染報告[4,5]。本例患者腮腺多形性腺瘤伴血吸蟲病異位更是罕見。
[1] 任紅.血吸蟲的異位損害及異位血吸蟲病.臨床內(nèi)科雜志,2004,8.
[2] 朱華,等.慢性膽囊炎伴慢性血吸蟲病 1例報告.職業(yè)與健康,2007,10.
[3] 張揮明,袁修柏.脊髓血吸蟲病誤診 1例.中國血吸蟲病防治雜志,2007,19(6).
[4] 劉勇.腮腺多形性腺瘤合并囊蟲感染 1例.瀘州醫(yī)學學報,1993,01.
[5] 魏巍,等.雙側腮腺腫瘤不同病理類型 1例報告.口腔外科雜志,2010,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