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雪梅
放置宮內節(jié)育器(IUD)是一種相對安全、有效、簡便、經濟的可逆節(jié)育方法。我國是使用IUD最多的國家,而置器后的經期延長、陰道出血淋漓不凈也是臨床上遇到的最普通最棘手的問題。為此,本院從 2007年 3月份實施,在育齡婦女中施行一種新型宮內節(jié)育器,即 IN型吉妮 IUD,并同期與扎蘭屯市人民醫(yī)院婦科合作,經臨床觀察,其避孕率高,安全性大,腰痛及出血少,脫落率明顯降低,優(yōu)于現(xiàn)有宮內節(jié)育器V200IUD,現(xiàn)將結果分析如下。
1.1 一般資料 本院與扎蘭屯市人民醫(yī)院婦科 2007年 3月至 2008年 3月對自愿放置宮內節(jié)育器 400例育齡婦進行抽樣隨訪,分為兩組:1組放置吉妮環(huán)者 200例(年齡 22~35歲),其中順產產婦 123例,剖宮產術者 30例,人流產同時放環(huán)者 23例,有帶器脫落史者 24例。2組放置 V 200宮內節(jié)育器 200例(年齡 23~38歲),其中順產者 141例,剖宮產者 22例,人流同時放環(huán)者 36例。術者均于月經干凈 3~7 d,人工流產同時,剖宮產者術后 6個月,順產后 3個月放置,上環(huán)術后給予口服消炎藥 3 d,并交代受術者注意事項及術后 1、3、6、12個月隨診,主要對脫落、出血、疼痛、白帶性狀等采用卡式隨診,必要時進行B超檢查環(huán)位置情況。
1.2 IN型吉妮宮內節(jié)育器 這是一種新型、高效、含銅的IUD,由天津和杰醫(yī)療器械公司生產,是當今唯一無支架的宮內節(jié)育器,由 6個進口高純度銅套組成,每個銅套長 5 mm,直徑 2.2 mm,銅套由聚丙烯手術線串起來,最上面和最下面的銅套均固定在手術線上以防脫落,手術線的一端有一個小孔,在放置時用放置器植入子宮底肌層以固定吉妮,銅套的總面積為 330 mm2。由于吉妮沒有塑料支架,因此具有隨意彎曲性,可適用于任何大小和形態(tài)的子宮放置。
1.3 放置方法 雙合診確定子宮位置,常規(guī)消毒陰道、宮頸,用宮頸鉗夾住宮頸,拉直子宮軸并用專用子宮探針探險查宮腔,然后握住放置器后端從包裝中取出宮內節(jié)育器及放置器以防其向后滑動。調整定位塊到所測得的子宮腔長度的位置時(設定的長度應比測定的子宮腔深度長 0.5 cm),將放置器穿過子宮頸直到放置器頂端接觸到子宮底,輕輕地推進放置插入器達 1 cm,此時插入針和宮內節(jié)育器上的手術線小結插入子宮肌層,手術者能感覺到這一插入過程,然后輕輕從插入槽上松開吉妮的尾絲,取出放置器,再輕拉尾絲以確定于無滑脫,距宮內口 1cm將尾絲剪斷。
1.4 統(tǒng)計學處理 采用 χ2檢驗。
兩組放置宮內節(jié)育器均滿一年,各組隨訪率達 98.3%以上,術時術后無一例穿孔和感染,IN型吉妮 IUD的各種副反應均比V 200IUD有不同程度減少(P<0.01),其避孕率高于V 200 IUD,特別是 V200 IUD出血量多和白帶增多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放置IN型吉妮 IUD因為子宮內膜接觸面積少,故出血量少,大多數(shù)婦女可以忍受;而V 200 IUD因其占子宮腔面積大,機械性壓迫引起子宮內膜和血管內皮細胞損傷,釋放大量前列腺素、纖溶酶源活性因子、激肽等物質,使血管通透性增加,纖溶系統(tǒng)活性增加,導致月經量增多,故出血發(fā)生率比 IN型吉妮環(huán)高。IN吉IUD采用全新固定于宮底肌層的方式,因而脫落率低,經產及未產婦女不管宮頸口松緊程度如何,術時疼痛感輕,大多數(shù)育齡婦女接受率高;而V200 IUD因子宮大小,環(huán)大小不適,特別是多胎產后婦女,宮口松弛,當月經量多時,子宮收縮容易使宮內節(jié)育器脫落,如果環(huán)位置下移,容易帶器妊娠,剖宮產術后因宮口緊,個別緊患者需擴宮上環(huán),增加受術者的疼痛感。
綜上所述,吉妮是一種設計合理、避孕率高、脫落率低、出血少、使用安全的新型宮內節(jié)育器,比V 200 IUD在臨床上應用率高,值得推廣,但吉妮尾絲過長在今后有待進一步改進。
[1] 蔣永廷,何亞丁,何菁,等.兩種IUD用于人工流產術后放置的臨床效果比較.中國計劃生育學雜志,2002,1:75.